陳曉楠
摘要:指出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自然環境資源的快速消耗,我國的自然環境也日漸惡劣。目前甘肅是我國沙漠化較為嚴重的省份,特別是武威地區。針對武威地區的荒漠化情況進行了分析,結合在防風治沙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提出了詳細的解決荒漠化的辦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荒漠化;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6013202
1引言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資源的支撐,造成自然資源的快速消耗,形成嚴重的生態問題,比如土地荒漠化,為了加快我國的經濟發展,遏制生態環境的繼續惡化,應該努力改善土地荒漠化地區的環境,增加資金投入,并且從生態學的角度研究有效的解決辦法,改善土地荒漠化的情況,創建生態防風治沙措施,促進武威地區的生態發展[1]。
2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包含兩種,一種是自然原因,另一種是人為原因,在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我國的土地荒漠化發展迅速,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的健康,降低了人們的生活品質,限制了經濟發展。
2.1荒漠化發展的自然因素
2.1.1沙源充足
土地沙漠化的物質基礎是充足的沙源,從地質角度出發,大沙漠地區均埋藏了古風成沙,比如毛烏素沙漠,古風成沙的地質環境中,第四季氣候的震蕩變化中非沙漠進行了多次的轉變,使沙漠為土地荒漠化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2.1.2氣候條件
氣候條件涉及的范圍較廣,能夠影響全球的氣候。在20世紀末期美國的氣象專家已經進行全球化氣溫變暖的研究,隨著氣候變暖,溫度變高,造成武威地區的水分蒸發速度較快,導致土地荒漠化發展速度較快[2]。同時土地荒漠化發展也讓全球氣溫不斷提高,比如幾年來的氣溫轉暖就與土地荒漠化發展有直接關系。隨著氣候的變化使干旱地區更加缺水,荒漠化情況更加嚴峻。我國的武威地區在春冬季節沙塵暴格外頻繁,使空氣質量嚴重降低,也與當地氣候干旱有一定關系。據研究當沙風的速度大于5 m/s時,該地區的平均風速則會在2.9m/s,最大的風速能夠達到31 m/s,其大風天數則為38 d左右,這種天氣條件為荒漠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自然環境。
2.2荒漠化的人為因素
2.2.1過度開墾
隨著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促使土地被大量開發,所以人口的增長是土地荒漠化的根本因素。目前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由于人口增長問題,促使荒地地區的破耕面積不斷多大,造成每年1 hm2水土流失的數量高達120~150 t,直接導致了土地沙漠化情況嚴重的現象。
2.2.2毀林櫵采、亂挖中藥材
引起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毀林焦采和亂挖中藥材。以毛烏素沙漠來舉例,在沙漠之中本來生有很多植物,但是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促使人們更加看重經濟利益,在夏、秋兩季中大量挖掘甘草,導致沙漠中的固定沙丘松動;柴達木盆地原本有200多萬hm2的固沙植被,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于過度櫵采,導致固沙植被總面積下降30%[3]。
2.2.3不合理灌溉方式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有不合理的灌溉,在耕地的過程中造成生鹽漬化,使土地鹽堿化發展嚴重,喪失了耕種價值,造成荒漠化現象。比如甘肅地區的景電提灌工程、在灌區下游位置就形成了嚴重的鹽漬化現象,河北省干旱地區、半干旱地區、亞濕潤地區等都出現了大量的鹽漬化現象,均是由灌溉方式不科學的原因造成的,使這些地區的土地荒漠化情況嚴重,造成嚴重的土地流失,影響我國的生態環境。
3防治荒漠化發展的措施
隨著土地荒漠化情況的日益嚴重,國家提高了對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視[4]。從“三北”防護林工程、平原綠化工程、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工程、黃河中游防護林體系工程等重點生態工程項目擴大,我國不斷增加土地荒漠化治理的力度,加快了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速度,并且有效阻止了局部區域荒漠化的發展。目前,我國在荒漠化治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其中生物防治技術和工程機械防治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通過固阻結合、以固為主、加強生物防治的方針,有效提高了土地荒漠化的改造進程。
3.1工程機械治沙辦法
工程治沙辦法是依據物理治沙的原理,主要采用非生物材料進行防風治沙工作。這種方法適用于嚴重缺水的地區,并且無法進行淡水灌溉的地區。如果在沙害嚴重但是可以進行生物治沙的半干旱地區,會作為輔助方式使用。工程機械防沙的缺點在于防治時間較短,并且沒有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主要是措施比如阻沙柵欄、草方格沙障等。
3.1.1草方格沙障
草方格沙障設施主要位于包蘭鐵路的沙坡頭段,采用的是目前我國的最成功的工程防沙模式之一,將風沙固定的辦法。由于沙坡頭地區年降水量僅為185.5 mm,無法進行生物防風治沙工作,所以在鐵路沿線建立寬為500 m、長約16 km的固沙區,采用草方格沙障的形式,單個方格面積在1 m3,因為該地區降水較少,所以草方格沙障需要每3~5年更換一次,使用草方格沙障固定住流沙能夠有效減少水土流失情況,快速改善生態環境。
3.1.2阻沙柵欄
阻沙柵欄主要適用于流沙較強地區,在這種地區,人們無法進行有效的生產,所以造成這類地區的經濟條件極差,嚴重的限制這類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了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應該采用阻沙柵欄的方式,沿著垂直風向建立遮攔,所采用的均是小直徑的枝條等,通過使用阻沙柵欄,能夠有效阻止風沙,固沙效果較為明顯,目前也有地區采用石頭堆砌而成其斷面一般為直角梯形,依靠山坡的迎風面垂直與地面,堤高在1.5 m,堤上寬度在30~50 cm之間,下部寬度為70~100 cm,使用這種辦法能夠永久性的阻隔風沙,配合生物治沙的辦法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5]。
3.2生物治沙法
生物治沙是目前最有效和環保的方法,能夠從根本上改善土地荒漠化情況,面對不同的氣候條件應該種植不同種類的植物,比如在干旱的情況下應該種植錦雞兒、小畫眉草、沙冬青、白沙蒿草等等。在半干旱地區可以種植多花亞菊、旱柳、藏沙蒿、砂生槐灌木、側柏、高山松等等,其具有耐寒性,能夠在較為貧瘠的土地生長,并且在沙地上能夠生長成林,有效起到防沙效果。
4結語
通過科學的方法能夠改善土地荒漠化的情況,加強自然生態的保護,采取綠色環保生活,使用清潔能源,改善人們的生活習慣,能夠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姚明學. 荒漠化地區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討[J]. 水能經濟, 2016(12):290.
[2]屠志方, 李夢先, 孫濤. 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及分析[J]. 林業資源管理, 2016(1):1~5.
[3]席琳. 荒漠化地區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討[J]. 治黃科技信息, 2015(4):2~4.
[4]汪海蓉. 青海高寒區土地荒漠化及防治對策探討[J]. 現代園藝, 2016(10).
[5]鄭洪生, 畢廣有. “中國北方林業和荒漠化防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七屆中國北方?。▍^)林業科研院(所)學術研討會”在甘肅武威召開[J]. 防護林科技, 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