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萍
摘要:指出了多數縣區一直沿用節能灶芯為農戶改造“傳統灶”,以達到節柴的目的,但這種灶芯還有一些弊端。從培養人才、投入資金、加強政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因地制宜推廣新型節能灶芯灶具的建議,以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關鍵詞:節能灶;縣區;發展
中圖分類號:S21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6013902
1現階段推廣節能灶芯的效能弊端分析
在廣大山區和農村地區,現階段使用的灶具主要為土磚結構筑造的“傳統灶”,針對傳統灶型的弊端,多數縣區推廣使用“二次回風灶芯”和“半氣化灶芯”,旨在農戶現有灶臺基礎上,嵌入改良灶芯,對爐膛的結構部分進行技術改造,使熱轉換率大于30%。下面重點分析“傳統灶”、“二次回風灶芯”和“半氣化爐灶芯”的效能弊端。
1.1傳統灶的地位及弊端
農村家庭一般用的是土磚結構的大中型煮食傳統灶,這種灶體積龐大、結構簡單,不能充分利用燃料時產生的熱能,效率低、煙塵大,既不節能又不衛生。但砌筑灶在山區、農村仍沿用舊式灶炕,燒掉了大量的農作物秸稈、薪柴和煤炭,吞噬著有限的林木資源,造成了資源的破壞,生態環境的惡化,燃燒中排放的煙塵等有害氣體更是危害著人類健康。
1.2“二次回風灶芯”、“半氣化爐灶”的局限性
“二次回風灶芯”采用鐵鑄馬蹄形狀,從而改善了灶膛的通風供氧條件,燃氣停留的時間延長,且點火容易,升溫速度快,消煙除塵效果明顯。燃料來源廣泛,可使用木柴、農作物秸稈、煤炭等,且享受國家補助,價格便宜,受到了廣大農戶的青睞和普遍歡迎。弊端:燃燒所需的空氣大部分由爐條和灶門進入,供給的空氣既不穩定,也顯不足;有馬蹄形回風道,但爐膛相對小,可燃氣體在灶內停留的時間不長,致使不能完全燃燒;預熱氣化與燃燒同時進行,爐內溫度很高,柴的氣化迅速。
“半氣化灶芯”是根據燃料燃燒過程中的熱量分布,被加熱物體吸熱進行二次利用設計的。基本達到了節能的3個條件:一是能將燃料充分燃燒,使燃料中的化學能比較完全地轉化為熱能;二是傳熱保溫效果好,使有效利用的熱值較大,散熱的熱值較小;三是余熱能較好利用,盡可能減少排煙余熱和其他熱損失,也是能夠節能的重要原因。即充分利用煙道余熱,又減少排放熱量,半氣化爐芯在灶內燃燒時,火力從回風孔旋回時,加大了爐火對鍋底的加熱面積,達到省燃料和加熱迅速的目的,調節風門可控制火力大小,而且衛生、方便、安全。 弊端:燃燒木柴能達到最佳節柴效果,燒秸稈、樹枝、樹葉、竹竿、稻草、植物枝干等則易形成過多殘灰,因爐膛空間狹小,易堵塞回風孔,影響燃燒效果。
2推廣新型節能灶芯、爐具的重要意義
2.1積極響應國家“生態發展”戰略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國家能源局共同發布《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源合作愿景與行動》。該行動計劃高度重視能源發展中的環境保護問題,積極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嚴格控制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各國能源綠色高效發展,加強各國能源產能合作。面對國際國內對環境質量的重視與合作,我們責無旁貸,應竭力做好當前當地節能推廣工作。
隨著第十一屆中國節能爐具博覽會的圓滿閉幕,推廣高效低排放產品,發展綠色潔凈能源,實現城鄉農村節能減排的呼聲得到了國際同行及社會各界的認可。爐灶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在清潔用能、打響藍天保衛戰的大形勢下,一場全國范圍內的大氣污染治理已經開始。
2.2促進群眾生活方式不斷文明進步
“要讓農村成為引人入勝的天地、農業成為令人向往的產業、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從政策來看,其主旨都是為了提升廣大農村地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而爐具作為地道的農民生產、農民銷售、農民使用的三農產品,事關農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廣大農村地區大力推廣節能環保爐具、灶芯,不但能夠把農民從煙熏火燎中解放出來,還能夠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減少污染氣體排放,改善村容村貌。
2016年紅塔區能源站結合精準扶貧工作,開展“送米送面不如送灶具、改灶芯”、“送節能環保爐具就是送溫暖”活動,為扶貧村贈送節能環保爐具和免費改灶,契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得到了村民的廣泛好評。
3多措并舉,因地制宜推廣新型節能灶芯、爐具
3.1培養專業人才,立足農村,立足灶臺
一號文件提出鼓勵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培育一批專業人才,扶持一批鄉村工匠。在農村,充滿煙火氣息的灶臺是農民的生存之本,沿襲至今,卻少有人用科學方式來論證砌筑模式與環保節能的關系。所以,爐具行業一直秉承的“工匠精神”具有時代意義,如今雖然工業化、“互聯網+”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藝人”的內涵和精神卻不會變,順應時代發展,堅持“匠人、匠心”理念,對灶臺、灶芯精益求精的追求,對燃燒技術不知疲倦的鉆研,建立精細化生產模式,用智慧和勤勞為用戶帶去節能、環保、高效、使用便捷、性價比高的產品,為廣大農村帶去清潔和溫暖,時代、社會需要這樣的人才。
3.2投入必要的資金,引進精優產品
由于手工筑灶技術的停滯,一直沿用過去的舊式灶體結構,僅在外觀上做了美化,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節能、高熱效的癥結。唯有認真研究灶膛構造與有氧燃燒、美觀實用的科學結合,實現真正的創新、突破固有模式,熱效率﹥30%,升溫段和蒸發段供熱強度原則上應分別在2 kW和3.5 kW以上,方能體現節能改灶的初衷,不能為完成任務而改灶。政府應注重與行業協會專家、爐具企業溝通、交流,及時掌握最新爐灶資訊,行業動態;關注、參觀一年一度的爐博會,它是“行業風向標,市場晴雨表”。為此,爭取項目資金,加大補貼,借鑒并引進精品,吸收國際國內先進技術、經驗,結合本地區實際,因地制宜,做出老百姓津津樂道的好灶。
3.3能源部門與企業形成合作機制
縣區能源站多年為農戶服務接觸中,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知道農戶對灶芯的需求及喜好,應結合當地實際,甄別高效低排放產品,逐步淘汰低效高污染產品,合作企業致力研發創新和試點應用,引進先進生產方式,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樹立“綠色生產、質量一流、經營守信、服務保證”的行業發展理念,不斷生產適銷對路的節能爐具灶芯,且經濟實惠,符合國家標準、操作性強、適用范圍廣、安全可靠。能源站積極推廣,引導當地農村能源健康持續發展,把產品做好做精,以提高灶芯、灶具的熱效率,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改善和提高空氣質量為宗旨,推動爐灶的技術進步,實現美化農村環境,最終實現綠水藍天的美麗鄉村夢。
4結語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差距日愈縮小,潔凈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宜居環境的創建,高品質生活質量的追求,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為子孫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間,從居家生活做起。
參考文獻:
[1]王豫林,肖邦忠,李立,等.生物質氣化節能灶在燃煤型氟中毒病區推廣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0(6).
[2]黃仕瓊.“低碳生活圈”令人期待[N].南昌日報,2015-11-06(003).
[3]石沅軍,梁書元.柴煤兩用節能組合灶[J].可再生能源,1991(6).
[4]李東林,田源.中國鄉鎮企業技術市場[J].節能與環保,1994(7).
[5]陳江.節省燃氣近一半 新型節能灶頭火火的賣[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0(3).
[6]李晶瑩,于洪艷.新型多功能節能灶的設計[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院,2010(4).
[7]曹慧,高宗祺,韓雨,等.村鎮建筑吸風節能灶技術研究[J].建設科技,201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