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
摘 要:煤炭作為社會生活及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推動其可持續發展,減少浪費問題已經逐漸成為主流趨勢。但是在實際生產階段,卻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問題,特別是井下機電設備,其運行指標將直接對煤礦安全生產產生較大影響,這是因為機電設備長期處于惡劣環境下高強度運行,一旦作用優勢的發揮受到直接限制,井下安全指數就會不斷下降。
關鍵詞:井下機電設備;煤礦安全生產;影響作用
中圖分類號:TD6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8-0188-02
采取積極有效的機電設備保護策略度對其運行能效進行合理控制,對于提高煤礦生產效率,促使其生產環境更加安全、可靠來說具有積極作用,這在一方面能夠為后續生產工作的高效推進夯實基礎,更能促使煤礦生產始終處于安全環境下,減少隱患問題的發生。因此,從井下機電設備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影響入手進行分析及探究,就能進一步明確提高安全生產能效的有效策略。
1 井下機電設備對煤礦安全的主要影響
在經濟技術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相對的其生產實力也應當隨之不斷增加,這對于企業發展來說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能效,就需要結合時代發展潮流,轉變生產觀念,并將機械設備應用到生產流程中,這相對帶動了我國生產企業的機械化水平。但是由于煤礦生產本身較為復雜,涵蓋項目較多,并且環境較為惡劣,這就使得井下機電設備管理難度不斷增加,但是一旦忽略該問題,也將直接導致機電設備的故障問題頻繁發生,這不僅會導致生產流程的順利推進受到直接阻礙,更會為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較大威脅。
1.1 井下機電設備管理制度不規范的影響
現階段煤礦生產規模普遍較大,這就需要應用不同類型的機電設備,在配合作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應當嚴格按照相應規范制度,對自身工作及管理行為進行科學約束,只有這樣以機電設備為基準的生產環境才能更加安全可靠。但是從當前形勢來看,煤礦生產指標與預期目標難以相符,并且缺少積極有效的規范性,尤其是在實際生產階段,規章制度的約束效用并不能充分發揮,這是因為上至管理層下至工作人員,都不能從思想上認定機電設備規范管理的重要性,一旦缺少管理機作依托,煤礦機電生產就會長期處于較為松散的狀態下,安全隱患也會相對存在。例如在井下生產中壓縮機的應用頻率普遍較高,如果缺少規范制度對其應用結構進行優化及調整,就會直接導致井下空氣有害指數不斷上升甚至達到超標等嚴重,這將為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直接損害。
1.2 井下機電設備缺少科學管理的影響
部分煤礦在對井下機電設備進行管理時明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特點,在將其與工作人員的管理機制有機結合的過程中,綜合管理能效普遍偏低,這就使得人員與設備的管理難以協調,尤其是在礦井入口這一關鍵位置點上,機電設備的入場出場都缺少與生產需求相契合的質量控制,還有部分煤礦會將生產廠家及規格等不明確的設備應用到生產階段,尤其是對設備進行私自改裝等,都將為井下生產帶來安全問題,不僅井下生產環境會更加惡劣,更會導致生產指標的嚴重下降。現階段部分煤礦缺少對機電設備的科學管理最為顯著的表現就是,機電設備管理仍舊以人工記賬為主體形式,這不僅會導致機電設備的運行環境得不到良好監控,缺少互聯網作依托,更會造成管理能效相對下降,這將為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帶來較多不利影響,而安全隱患的長期存在也將對煤礦高效生產產生阻滯性作用。
1.3 井下機電設備管理資金投入不足的影響
煤礦開采在我國并不是新興產業,其發展及建設已經了較為漫長的一段時期,但是部分企業由于本身缺少機電管理的重要性認識,這就使得機電設備在長期維持高強度作業時,得不到良好的維護及保養,這將直接導致設備出現損傷及故障問題。還有部分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管理較為粗放,在生產階段忽略機電設備的實際使用壽命,這就使得設備應用年限超出標準范疇,導致該種不良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礦企業往往會將側重點放在主體運營上,這就使得機電設備管理投入比重相對下降。如果在煤礦開采階段應用已經超過使用壽命的機電設備,并缺少對設備的實時檢修,一旦內部存在故障,就不能在第一時間對其作出處理,這必然為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帶來安全隱患,即使生產階段在短時間內不會出現異常,但是在生產強度不斷增加時,隱患范圍就會不斷拓展。
2 井下機電設備保護措施
2.1 以過流保護為依托
電路的短路和過載容易引起電火災的發生,這時就需要過流保護。過載保護是指電動機的運行電流或電氣設備工作電流人于其額定電流,但超過額定電流的倍數小些。引起電動機或電氣設備過載的原因很多,如負載突然增加,斷相運行以及電網電壓降低等。若電動機或電氣設備長期過載運行,其繞組或電氣設備的溫升超過允許值,使絕緣老化損壞。延時環節由時間繼電器構成,過載時電流繼電器動作,其觸點接通時間繼電器線圈,經延時后時間繼電器觸點動作,使執行機構動作,切斷主回路電源,同時發出過載信號。
2.2 以漏電保護為依托
井下機電設備在實際運行階段對絕緣安全的要求普遍較高,一旦缺少精準控制,后續生產流程中將出現不同程度的安全問題,這是因為機電設備的絕緣性本身具有一定標準,如果低于這一主體能效,工作人員在接觸機電設備時,就會受到電擊,嚴重的會直接造成人員傷亡。實際上漏電不僅會對機電設備造成損傷,導致其正常運行狀態難以維持,影響井下生產能效,其對工作人員的身體所造成的威脅更是相當嚴重的,在這一過程中還可能出現爆炸等惡劣問題。因此,機電設備保護的重中之重就是進一步強化漏電保護能效,可以根據機電設備的相關指標,在供電系統中增加相應保護裝置,填補相應空白,促使電阻與電容能量達到安全狀態。
3 井下機電設備管理的優化對策
3.1 給予機電設備投入以足夠的重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