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芊
摘 要:隨著我國舞蹈事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舞蹈訓練的效率要求越來越高,而“核心穩定”理論作為一種舞蹈訓練的重要方法,它主要就是以肌肉發力作為基礎,實現對身體的穩定。核心穩定不僅是激發人體生物力學功能的重要因素,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肌肉發力,減輕關節的負荷,并且對提升舞者身體支配能力和表演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核心穩定”理論對舞蹈訓練的作用進行分析探究,并提出相應的核心肌群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核心穩定”;理論;舞蹈訓練;應用分析探究
中圖分類號:J7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092-02
一、引言
“核心部位”主要就是位于身體上肢和下肢之間的結合部位,實際上也就是髖關節之上,肩關節之下的身體區域,它是屬于人身體的中間環節,是舞蹈訓練過程中所強調的“中斷”,不僅是下肢活動自如的有力保障,同時還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核心穩定”理論的重要意義就是它為身體與上下肢肌肉力量之間的銜接和傳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最大化的實現了上肢和下肢的運動鏈功能,并且還可以讓身體四肢根據最佳的路線加強動作的力度,延長肢體動作的軌跡,讓整體的動作看上去充滿韻味。
二、“核心肌群”的基本概述
“核心肌群”就是指人體核心部位的肌群,其中主要包括腹部、骨盆、背部、髖部等部分的肌群。而核心肌群中髖關節、腰部、骨盆等周圍的肌肉,會在人體的運動過程中起到一種穩定重心、發力、減力、傳到力量的重要作用。同時,這些肌群在人體運動中平衡性的保持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①。
例如,人體背部的豎脊對骨盆和脊柱有著重要的穩定功能,并且通過腹肌和豎脊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給人體在運動和靜止的過程中的多種不同動作技術的順利完成提供有力的保證和支持。學習古典舞蹈和芭蕾舞的人的豎脊肌都較為發達,特別是中背部,這一點可以從他們身體的直立動作結構明顯的看出來。而且保持直立的肌群就是背部的豎脊肌的中間部分,這一部分是舞蹈訓練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肌肉。
三、“核心穩定”理論對舞蹈訓練的作用
(一)“核心穩定”理論有利于對近端固定,提升末端肌肉的動作能力
在旁踢腿動作的舞蹈訓練過程中,舞蹈老師會要求學生通過“腳背帶動”來慢抬旁腿或者是踢旁腿,這些動作的有效進行都需要有核心穩定理論的指導,有效運用核心穩定肌肉,將身體驅趕上的力量快速有效的傳達到身體下肢的末端或者腳尖,將所有相關力量進行集結進而完美、高效的完成舞蹈動作。
(二)“核心穩定”理論為舞蹈技術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舞蹈訓練過程中,舞蹈老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身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每一個身體部位都是環環相扣的,哪怕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舞蹈動作,都需要身體的各個肌群進行共同協作,才可以順利的完成②。任何一個舞蹈動作的完成都不是只單單依靠一種肌群的作用。而且舞蹈技術的高低主要是由參與運動的各種工作肌肉之間的共同協作水平以及對身體重心的整體控制能力決定的。例如,在“探海”動作的訓練中,需要腹部肌肉和背部肌肉進行協同合作才可以完成,它是以背部肌肉作為主要的用力部分,將其看作是控制身體水平位置的重要工作肌群,一旦背部肌肉放松下來,那么身體就會瞬間失去控制,并且向地面倒去;同時,還要緊縮腹部肌肉,這一部分肌肉一旦放松就會出現明顯的塌腰狀況;雙肩要打開并保持下沉,不僅為上肢提供良好的條件,還可以使舞蹈動作大方的舒展,拓展周圍的氣場使其占有更廣闊的空間;此外,下肢動作時腿要向后進行延伸,利用俯式的軀干不斷增大下肢的幅度和高度,而支撐腿部的直立控制可以使得重心向后移動并且穿過腳背,起到穩定整體舞姿的作用③。所以,由此可以說明“探海”這一舞蹈動作的順利完成,是集結了舞者全身的肌肉進行協同合作的重要典范。
(三) “核心穩定”理論可以起到預防損傷的作用
“核心穩定”理論可以為主動肌在發力過程中建立一個有力的支點,增強各種肌肉之間的共同協作,讓舞蹈者全身各個部位的肌肉力量都可以進行有序的參與舞蹈動作,這不僅可以提高舞蹈動作中的發力水平,同時又可以減輕關節的負荷,有效提升預防損傷的作用④。例如,舞蹈中的沉肩動作。如果肩胛部位的固定效果不好,它會連接著上肢的所有動作,在舞蹈表演中給觀眾帶來一種“短胳膊”、“縮脖子”的印象。
同時,盆骨部位的有效固定也可以為下肢動作提供一個良好的施展平臺。在舞蹈的基礎訓練課程中,舞蹈老師經常會強調盆骨與打腿之間要斷開,其目的主要就是為將盆骨進行固定,讓下肢動作可以自如、靈活的流動,不斷的加大動作幅度、延伸動作路線。但是,如果盆骨位置固定的效果不好,那么就會連接下肢所有動作,給觀眾一種“短一截”、“拖泥帶水”的感覺⑤。
四、核心肌群的訓練
核心穩定力量與傳統的背腹肌訓練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性,核心穩定力量的舞蹈訓練主要關系著骨盆部位和整個身體的肌肉,尤其注重那些深層部位的小肌肉層,由于他們大部分都屬于單關節肌,主要就是起到固定周圍脊椎的功能,其在舞蹈訓練的手段和方法上,就是在徒手墊上進行練習,在進一步的還可以通過不穩定環境下進行練習,讓多種不同的小肌肉群,尤其是關節周圍那些輔助肌進行舞蹈訓練,有效提升舞蹈學習者在舞蹈表演中控制重心、穩定關節的能力⑥。在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如果舞蹈學生在表現中存在一定的問題,老師要充分結合他們表演特征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有效糾正舞蹈學生的舞蹈動作,提高他們的表演技能。從動力學的層面上分析,核心部位可以起到固定和傳導力的重要作用,如果核心部位的肌群力量較為薄弱,也就說明它周圍的背腰腹肌力量相對較差,這對舞蹈運作環節間的傳導會因為身體本身存在的薄弱現象而轉移方向,使力受到一定的分解,這時身體在中樞神經的具體指導下,就會產生一定的補償功能,進而形成錯誤的舞蹈動作,這是舞蹈者軀體缺乏穩定性和協調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像在舞蹈動作中出現身體搖晃的現象,這通常是因為腹背部位深層肌肉力量相對較差導致的。
所以,會在舞蹈動作的結構上、使用方法和使用順序上得不到有效的發揮,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使其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使得肌肉力量變得不均衡或者是肌肉發生變形等,嚴重的會因為核心的不穩定形成一定的傷害。因此,要想進行科學合理的舞蹈訓練,首先就要先保證脊椎部位的穩定性,之后在進行一系列肢體動作的訓練,不斷完善舞蹈動作⑦。如果缺少核心力量,會直接影響舞蹈姿勢的標準性,這不僅會影響力量的傳遞效果,同時還會很容易產生傷害。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核心肌肉力量的有效訓練也是矯正姿勢不平衡現象以及預防損傷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五、結語
總而言之,“核心穩定”理論作為一種舞蹈訓練的重要方法,其核心力量的訓練是當前舞蹈訓練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提升舞蹈者身體各項素質的前提。相對于舞蹈者來說,核心力量的訓練主要就是為了穩定骨盆、脊柱和肩帶,使其身體保持正確的姿態,有效提升自身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防止舞蹈動作中出現損傷情況,進而有效促進舞蹈者表演水平的提升。
注釋:
①高云.“核心穩定”理論在舞蹈訓練中的應用[J].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03).
②馮百躍.論舞蹈訓練方法[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6(03).
③溫柔.科學理論方法的融入與舞蹈訓練體系的拓展——關于舞蹈輔助訓練的探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5(06).
④馮百躍.舞蹈訓練方法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5(03).
⑤馮百躍.論舞蹈訓練中經驗與理性認識觀[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5(01).
⑥魏小芳,劉勰,姜宏斌.核心力量訓練的理論探析——科學訓練方法新視域[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08).
⑦唐曉娜,孫力.普拉提半球訓練對舞蹈控制和旋轉能力的鍛煉[J].大連大學學報,2014(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