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迪+白楊靈子+劉菲+趙文華
摘 要:本文緊扣“魯班文化”主題,設計民俗文化廣場。整個方案設計靈感來源于魯班文化中的木鳶造型,廣場的整體布局比較集中,幾個分散的小空間圍繞著整個廣場中心。本次方案設計的建筑既保留了魯西南建設的傳統,又融入了現代的美感,建筑外形融入當地的文化背景,加入魯班元素,古樸厚重中透著現代的美感,建筑與文化的融合成為本方案的另一個亮點。方案中還有夜景照明設計,主要以暖色光為主,體現溫暖和諧的夜景效果,廣場中的景觀燈全部采用聲光控,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的節能措施,健康環保。
關鍵詞:魯班;文化;廣場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172-01
魯班被稱為中國土木工匠的鼻祖,滕州的居民也從小在魯班文化的熏陶下長大,它已經成為滕州的文化代表。當前景觀設計中需要體現出文化設計理念,最優的表現方法之一是把文化符號帶入人們的生活中。廣場景觀的設計對滕州這個歷史文化名城來說意義非凡,但近幾年居民對魯班文化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所以我們必須注重這個問題,增強匠人精神的傳播。
一、設計理念與原則
整個方案的設計理念為“魯班文化”,用簡潔的設計語言來體現有機、生態的文化廣場設計,將北界河區域改造成一個以魯班文化為主題的民俗文化廣場。文化廣場的整個規劃布局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幾個分散的小空間圍繞著一個中心廣場,入口寬敞,通向中心廣場。中心廣場的設計與規劃是本次設計中的重點與亮點,魯班文化符號融入其中,如魯班鎖形狀的夜景鋪裝,卯榫結構的廊架等。文化展館的造型是簡潔的方盒式,魯班鎖和磨盤的形狀穿插其中,屋頂可上人,設計為屋頂花園。將魯班文化與當地民俗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廣場,讓游客有一種全新的體驗,在體驗中尋找樂趣。還為其設計了整套的照明方案,即使在黑夜也有景可賞,每當夜幕降臨時,整個環境好比是天空這塊黑暗的幕布上描繪出的一幅水墨山水畫。
本方案設計原則一,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這是設計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生態也有屬于它的法則與屬性;設計原則二,將當地民俗、濕地現狀與魯班文化相結合,把魯班文化的符號融入到文化廣場中,讓游客在游玩廣場的感觸中找尋當年魯班的遺跡。任何設計如果背后沒有渾厚的文化底蘊相支撐的話,那也是索然無味的,想做一個好的設計首先做到的是充分了解當地的文化,并把之融入到設計中。
二、整體規劃分析
方案設計靈感來自于魯班文化中的木鳶,整個方案呈現出一個木鳶的形狀。在整個設計區域范圍內規劃有廣場休閑區、磨盤體驗區、夜景體驗區、親水平臺區、拓展訓練區。分為靜、動兩部分,進入生態園首先感到的是和諧靜謐的氣氛,而隨著深入進去便會感到活躍的氣氛,讓人有一種循序漸進的感覺。
另外,對道路進行了重新規劃,根據園林規劃設計的思路,從使用功能上出發,依據地形、地貌、功能分區,并且綜合了廣場管理的需要,統一規劃,園路的布局要既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環境,也不要影響景觀的和諧美。
此區域中樹木茂密,所以應有合理的綠化規劃,規劃時考慮到不影響區域功能需求出發,并綜合植物造景、景觀布局等要求來進行合理的規劃。廣場平地及山坡綠化都是采用的多年生花卉和樹木,一級道路、二級道路周圍綠化則采用觀葉樹為主。總之,整個設計中植物布局既能使農作物與綠化植物的協調統一,又能盡最大的能力保證四季長春。
建筑設計的點睛之筆在于魯班鎖的形狀和磨盤形狀的穿插,本次設計的建筑是魯班文化展館,結合魯西南建筑風格又加入了魯班文化元素,形成新的建筑形態。建筑布局采用了城市的建筑布局,整個設計符合整個人體工學,也能夠被人們所接受。但是在采用城市布局的基礎上也沒有忘記當地的魯班特色,加入了一定的魯班文化符號。建筑采用平屋頂設計,設計為屋頂花園,外形上融入了當地的本質,古樸厚重,又加入了設計的主題魯班元素,在原有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風格。整個建筑外形是米白色的,加入裝飾符號,古樸中透著現代美。
三、夜景照明設計
一個相對完美的景觀設計是離不開美麗的夜景的,我們要兼顧景觀亮化和照明的用途,可在方案中設置投光燈、景觀燈、太陽能地燈、太陽能草坪燈等。考慮到夜晚觀景效果而設計了夜景照明,主要以暖色光為主,體現山、水、景和諧的效果。為了節約能源,廣場庭院中的景觀燈都是采用聲控燈,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的節能措施。除此之外,還特別注意了光污染問題,亮的夜景不一定是好的設計方案,不是去用燈光來創造景觀的。整個方案在滿足功能性照明的基礎上還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即使在黑夜也有景可賞,每當夜幕降臨時,整個環境好比是在天空這塊黑暗的幕布上描繪出的一幅水墨山水畫。
四、結語
魯班文化是歷史沉淀后的積累,將魯班文化符號與廣場設計相結合,地域與文化對景觀也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缺少文化的設計是空洞的,建筑景觀也要與當地民俗文化、環境相結合,這樣我們的設計才會更具有親和力,更融入周圍環境。
參考文獻:
[1](英)雷恩,孔海燕,袁小環(譯).園林燈光[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2]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3]程大錦.建筑:形式、空間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
[4]王崇杰.魯班文化研究論叢[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