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冀渝
摘 要:在現代多元開放的社會,社區共同體的利益和價值日益多元化,加上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壓力大等原因,使居民對社區缺乏歸屬感,社區意識觀念也比較淡薄。社區文化建設能夠為社區居民“詩意地棲居”創造必要的環境條件,營造一種家園意識,形成特有的本社區風格的文化,讓居民形成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成為和諧社會的基礎,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社區文化建設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234-01
一、社區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社區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得到大力推進,作為其服務網絡末端的社區文化室,在設施齊備和功能完善方面都得到突破性的改善,實現免費開放,服務內容涵蓋群眾文化活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書報閱覽、知識講座、電影放映等,深受地區群眾歡迎。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社區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經濟社會發展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和物質生活改善后人民群眾對文化工作的新期待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1.經費投入不足且不均衡。社區文化室后續運行管理保障經費短缺,未能有效解決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與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之間的矛盾,社區文化建設發展不均衡。
2.人才隊伍相對較為薄弱。社區文化專業人才缺乏,基層文化工作隊伍普遍業務技能不夠高,缺乏應有的專業水平和管理經驗,且人員流動性大,延續性不強。
3.設施設備作用發揮欠佳。部分社區存在重建設、輕使用管理的問題,發揮文化設施的作用不夠充分。
4.居民認同感有待提高。社區居民缺乏對社區文化的正確認識,認為社區文化建設僅指社區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僅限于跳壩壩舞、搞合唱比賽等,不能滿足社區成員對文化的不同需求。
三、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建議
1.加快社區文化陣地建設。社區公共文化標準化建設最重要的突破表現在資源的整合上,表現在有效物理空間的拓展上,表現在城市文脈的傳承保護上。在社區標準化建設中,我們注重做好二個結合:一是與“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有效結合。二是與社會資源有機結合。整合社區社會單位資源共建共享,與社區內的單位、企業等加強聯系,大力開發和利用他們的存量資源,形成合力,實現共駐共建。積極推進標準化社區文化室建設,規范管理社區圖書室,完善設施設備及功能配套,將圖書“一卡通”建設延伸到社區,實現區域全覆蓋;將文化室、圖書室推廣覆蓋到轄區企事業單位,建立醫院圖書室、企業文化室等,激活基層文化陣地神經末梢。此外,針對部分社區圖書室、電子閱覽室空置現象,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搞好資源整合,打好“組合拳”,通過活動、培訓、比賽等形式增強吸引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綜合利用率。
2.加強社區文化隊伍建設。一是健全人才隊伍。社區文化建設要加快發展必須要有一大批經過專業化訓練的、素質高、責任心和事業心強、能適應社區文化發展和文化需要的人才隊伍。建議完善社區文化人才引進政策,每個社區固定招募1名專職文化干部,專門對社區圖書室、社區文化室等進行管理,繼續鼓勵具有專業特長的大學生進社區。二是加大培訓力度。文化部門深入開展培訓,加大對現有社區文化工作者的培訓和再教育,加大文藝骨干、文化志愿者發掘、培養,大力培養和發展民間文化隊伍。三是優化人才環境。制定完善文化人才政策,在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的同時,更要注意招錄適合基層實際需求的文化人才,開辟文化專業人才綠色通道,吸引具有相應專業或經歷的人才投身社區文化建設。
3.豐富文化服務內容。一是健全活動機制。出臺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服務標準,有效指導免費開放和流動服務。二是舉辦經常性文化活動。結合中心工作和傳統節假日,充分發揮轄區文藝演出團隊的帶頭作用,堅持自娛自樂與專場演出相結合、大型重點活動與經常性活動相結合,力求經常性自娛自樂活動聚集人氣、大型重點主題活動彰顯特色,實現點上出彩、面上開花。三是集中交流匯演活動。通過社區文化節、街鎮文藝調演等大型文化活動,加強文化交流,搭建基層文化展示平臺,為群眾開展廣場文化活動提供交流展示的機會。對極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優先安排和推薦到同級或上級舉辦的大型活動中展演、比賽。定期舉辦各類廣場文藝活動大賽,引領群眾廣泛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培養群眾的文化自覺和自信。四是增強文化服務供給能力。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大力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文化演出服務,做好送文化進社區工作,讓群眾能就近享受文化大餐。五是做好數字文化進社區工作。將數字文化館、圖書館延伸至社區,實現資源共享,方便群眾前來學習娛樂。
4.建立常態穩定機制。一是建立健全資金運行管理機制。可制定文化事業專項資金項目申報管理辦法,采取活動申報、項目補助等以獎代補的方式,整合上級補助資金,務求補助資金發揮實效。二是加大基層文化投入力度。各鎮街加大本級財政性資金投入力度,在現有鎮街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免費開放補助的基礎上,配套設立公共文化設施管理運行專項經費,將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管理運行經費固定納入鎮街級財政預算,暢通經費投入渠道。三是加大融資力度。出臺優惠政策和扶持辦法,引入民間資金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政府購買、企業服務、廣大群眾享受的方式,解決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相對不足的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