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成
摘 要:文化禮堂是傳承民族血脈的場所,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家園。農村文化禮堂的建成,給從事文化的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展示文藝才華的平臺,也給群文工作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文化禮堂;地氣人氣正氣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252-01
一、前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傳統文化工作。把建設農村文化禮堂看成是一項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近幾年來,浙江省委、省政府遵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關心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為人民群眾的精神享受提供場地,經費和節目的指示”提出了建設農村文化禮堂的決策、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省各地掀起了一股建設農村文化禮堂的熱潮。一個個農村文化禮堂在全省各地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成為浙江大地的一個亮點、山區農村的一朵鮮花。
農村文化禮堂的建成,給從事文化的工作的同志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文藝才華的平臺,給群眾文化工作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因此,從事群眾文化工作的同志,應該怎樣通過文化禮堂,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藝節目,是擺出群文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通過一切手段方法,讓農民在文化禮堂中樂起來,讓農民的精神生活實起來,讓農村文化禮堂不斷鞏固、發展、壯大,名副其實。
二、鞏固和發展文化禮堂的措施
怎么樣才能讓文化禮堂得到鞏固,發展,怎樣使文化禮堂的文化活動豐實多彩,有聲有色,我們通過對部分農村文化禮堂的調研,認為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農村文化禮堂要接地氣,才能有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他還反復強調:”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都有一個根和魂的問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根深葉茂,因此,文化禮堂就有一個護根找魂任務。安護根招魂,就要接地氣。這種地氣就是根魂的所在,在淳安縣葉家村文化禮堂文脈不斷,挖掘傳統文化很管用。一方面,注重葉家歷史文化挖掘。葉家村文化底蘊深厚,地方文化名揚梓里,葉氏宗祠傳承七百多年,依然保留著明代的古建風范。為緬懷先祖、激勵后人并傳承互相協作的精神,把宗祠打造成了葉氏文化鄉愁特色記憶館,館內懸掛著莊嚴威武的葉氏族人太公畫像,葉氏源流文化,民間戲曲文化,葉氏農耕文化,通過深入農戶的收集,各種文化傳承均以實物展示,而展覽的所有物品皆為廣大村民自愿奉獻展示,其中不乏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的作品,充分體現葉家村廣大村民的奉獻精神和凝聚力。
(二)農村文化禮堂要聚人氣,才能有朝氣
怎樣使農村文化禮堂聚人氣?這是擺在群文工作者面前的一項新內容,要做文化禮堂聚人氣,首先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為人民群眾的精神享受提供場地,經費和節目的指示。群文工作者只有不斷的為人民群眾的精神提供場地,經費和節目,特別是節目,才能使文化禮堂聚人氣,有朝氣。文化禮堂要聚人氣,就必須要活動,沒有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就不能聚人氣。在這一方面,淳安縣界首鄉鰲山村文化禮堂融合民居民宿旅游觀光,著力打造休閑娛樂型文化禮堂,打響文化禮堂的旅游品牌。他們把文化禮堂辦成了魚文化博覽館,讓外來游客來到鰲山以后都要到魚博物館去看一看,體驗一下這里的魚文化。同時,他們還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多的特點,定期和不定期邀請鄰近各村文藝骨干來本村舉辦文藝演出。做到月月有活動,次次出新招,讓文化禮堂的各項活動有新鮮感,成就感。讓整個鰲山天天處在節日的氣氛之中。使文化禮堂名聲在外,迎悅遠來,使鰲山村村小人不少,人氣越來旺。由于文化禮堂聚了人氣,讓鰲山村這個秀麗的小山村,更加顯得有朝氣。
(三)農村文化禮堂要揚正氣,才能樹好風氣
怎樣才能讓農村文化禮堂不斷弘揚正氣?這是群文工作者面臨的又一課題。
首先,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在為人民群眾的精神享受提供場地、經費和節目的時候要圍繞弘揚正能量,弘揚正氣。要緊扣時代旋律,摸準時代脈搏,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這一主題,只有這樣才能讓文化禮堂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界首鄉嚴家村文化禮堂,就是一個很好的典型。嚴家村文化禮堂是淳安縣一家杭州市四星級文化禮堂。幾年來,他們圍繞魚字做文章,創造了風情漁村,和樂嚴家,把文化禮堂打造創造成為千島湖第一漁村。在文化禮堂內整合了千島湖的百漁圖。在著力打造漁文化禮堂的同時,融合了孝文化禮堂,因為孝文化是農村先進傳統文化的核心所在。他們以文化禮堂為中心,開展評選孝心好兒女活動,和諧好鄰居活動,把文化禮堂辦成和諧社會,和諧家庭的核心場地。在此同時,有部分文化禮堂正把本村近年來為黨為國家為農村作出貢獻的功臣名流,用圖片和文字在文化禮堂中作一展示。在文化禮堂中設置功臣欄,人才欄,壽星榜,孝心榜。同時把本村的先進事跡。致富能手編寫成文藝節目進行表演、宣傳、讓人們一起走進文化禮堂就有一種榮譽感,自豪感、成績感、正氣感。由于文化禮堂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促進了社會風氣的轉變。
三、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文化禮堂應該接地氣才能有詳氣、聚人氣才能有朝氣,揚正氣才能有禮會的好風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