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迪+姜群群+高鵬+李雁杰
摘 要:波普藝術既是一種美術思潮與文化熱潮,又是一種設計對象與設計媒介。在藝術創作上,波普藝術是波普藝術家將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實物作為設計對象,進行整合處理,賦予它們新的藝術價值并傳達給受眾一種新的視覺享受的一種大眾化和普及化的藝術形式。波普藝術用其明艷和重復的形式為導視系統所引用,繼而會不斷出現以波普藝術為引導的新的藝術形式。
關鍵詞:波普藝術;導視;設施;材料
中圖分類號:TU-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275-01
一、波普藝術元素在導視系統中的表現
導視系統設計是一個多方面交叉的領域,在進行圖形、文字、色彩等視覺傳達設計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其他因素。過分強調圖形的藝術性只會降低識別性,從而降低導視系統的實用性;色彩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如今,不少優秀的導視系統把箭頭的設計作為最重要的部分,使得導向牌既有強烈的導向性,又富有創意性質。而波普藝術又會在這種強調的情況下進行深化,使其更豐富、更能起到導視系統的作用。
二、對高校導視系統的理解
導視系統的高校空間,是承載高校這一行政概念的場地,通俗地講,即大學校園。整體導向系統要遵循該校校園設計形象及設計標準,設計人流導向系統、車流導向系統,兩者要共同構建大學校園公共信息標識的導向系統。在設計校園導視系統的同時要延續整體校園規劃設計理念,加入校園的歷史文化,也要與校園景觀設計的風格相統一、協調。
三、高校導視系統設計現狀及應用波普藝術必要性
1.高校導視系統設計現狀缺:(1)乏指向性與明確性。高校校園因學生人數眾多,其空間和占地面積比一些公共場合更廣闊。龐大的校園,面積如學海,校園有教學樓、行政樓、圖書館、體育場等學習和工作場所,甚至一個學校劃為東西南北區。校園導視系統應根據具體的學校優勢定位為出發點,在基于校園本身特點的情況下進行展開,所有的標識造型、材質的運用都應該進行充分的研究,根據造型以及整體的景觀設計材料的要求,進行材料選用;(2)缺失連續性、目的性。通過對某些高校校園導視系統的考察,發現某些導視標識是時斷時續的不連貫狀態,即使是連續的,也是不明確的連續,在諾大的空間里,不管是采取哪種交通方式,參與者都很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目的地 ,導視系統基本處于癱瘓狀態,失去了導視系統應有的引導和導向的作用。
2.波普藝術引用于高校導師系統中的必要性。對于本校學生也許已經習慣,但是對于初到校的人,如果沒有導視標識,是很難找到目的地。校園導視系統是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校園文化的外部表現形式,一套完成獨特的導視系統將會大大提升校園管理效率和辦事效率,導視系統的明確性、流暢性將使整個高校環境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四、學校導視系統設計應用意義
1.功能性:引導校園線路與格局,信息表現的準確性。筆者認為導視系統在校園里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從空間、區位上表現校園信息,促進溝通。最大程度的滿足功能性需求,把一個學校的信息和空間布局清晰明確的展現出來。因此這種隱藏在更深層面上的形態肯定得通過一定的表現手法進行表現,而校園導視系統能使它更好的、更有效果的融入校園的這一整體大環境中去。
2.美觀性:校園形象的體現與塑造。校園導視系統是校園形象的直接表達,同企業視覺識別系統一樣,同樣也能增加高校之間的競爭優勢,因此,塑造完美的形象價值更為重要。導視系統所表現的形象是基于校園導視系統功能屬性之上的,它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在管理、溝通、交流等層面上的能力和方式,它通過視覺和造型等表現形式,將校園文化進行了綜合再現。
3.文化性:詮釋現代化校園的文化氣質和人文氛圍。校園導視系統不僅要滿足功能和美觀需求,也要體現其一定的文化氣質,因學校的特殊性,貫穿校園文化的氣質比較重要,這就要求校園導視系統與校園辦學宗旨和崇尚學術間交流的實態融為一體,在迎合校園文化與氣質的同時,它與現代化校園的發展屬性相適應,通過現代的表現手法和視覺空間構成對整體的校園進行表現與詮釋 ,在體現校園文化屬性的同時,通過形象的造型設計與應用從視覺上創造一定的想象空間。
五、高校導視系統與波普藝術的關系
每個波普藝術家都有各自的樣式,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波普藝術的理念和方法,從而使得這些藝術門類有著波普的"性格"。根據具體的高校實際情況,從波普藝術中汲取適合高校環境的理論知識、表現手法、材料運用。由于高校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學生的適應能力以及快捷的反應能力都可以完美的與波普藝術相融合。
導視系統的最根本作用是溝通與指引,貼切高校,在一定層面上它具備了更多的文化屬性與內涵。希望導視系統在校園內的運用能極大的展現自身的功能,更好發揮其自身作用。不管是波普藝術還是其他藝術形式,都是可以在導視系統中出現的。藝術在不斷影響其他領域,又不斷地通過別的領域的發展,進行螺旋式的改變,同一件事情,做出不同的藝術效果,藝術來自于生活,輔之以生活存在,改變生活,也影響生活。
參考文獻:
[1]肖勇.導視系統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