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贛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 江西贛州 341000
全身麻醉術后患者的復蘇期護理應用效果探究
趙艷
贛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 江西贛州 341000
目的針對全身麻醉術后患者的復蘇期護理的應用展開細致的研究。方法 選擇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進行全身麻醉手術治療的各類患者300例,采用回顧性的研究方法觀察全身麻醉術后復蘇護理的研究對于實施全身麻醉術后患者在復蘇期間存在的風險以及臨床護理經驗,進行全面的記錄。將這三百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0名,對照組患者采取普通護理蘇醒,對于觀察組的患者則進行全面的復蘇護理,幫助患者復蘇。結果 對全身麻醉后患者的復蘇期護理,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患者在全麻手術后的復蘇,觀察組所有患者均恢復清醒,并且身體的各項生命體征都處在較為平穩的狀態,當把患者送回病房之后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和治療;而對照組的患者雖然全部蘇醒,但是蘇醒所用時間較長,并且患者的并發癥較多。結論 對全身麻醉術后患者的復蘇,采用科學有效的護理時保障整個全麻手術取得既定的手術效果的關鍵,所以需要針對全身麻醉術后的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促進患者的后續恢復。
全身麻醉;復蘇期;應用效果;護理;研究
在進行臨床手術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就是其中重要的準備工作之一,在術前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后,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暫時的抑制,讓患者保存意識的同時,失去痛覺,有效降低患者的反射活動,肌肉處于放松狀態,保障患者配合治療效果。對患者實行全身麻醉是一個可恢復過程,一般當麻醉藥物的藥效失去之后患者會漸漸清醒。如術后沒有對患者進行積極合理的護理幫助,會影響患者蘇醒時間,嚴重的會使患者留下后遺癥。本次研究選取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各類在手術前實施全麻的患者300例,將這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0例,采取不同的復蘇期的護理,觀察護理對于患者復蘇的影響,具體的研究內容匯報如下。
選取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300例,其中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140例,年齡10-79歲,平均年齡為(45±3.25)其中進行內科手術的患者182例,外科手術患者118例,在手術前選擇全身麻醉的手術治療,全麻方式的選擇,吸入式全麻105例,靜脈全麻85例,基礎麻醉65例,復合麻醉5例。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各1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麻醉方試以及手術類型上無統計學差異,即P<0.05.
對于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復蘇期護理,讓患者自然蘇醒;對于觀察組患者需要進行全面的復蘇期的護理,結合以往的護理經驗以及不同疾病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患者的差異性并且對于患者在手術后的復蘇期內存在的諸多護理反面的風險進行全面的預測和總結,然后對于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手術后的復蘇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首先在患者進行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復蘇宣教,在手術之后對患者進行清痰護理、霧化處理、氧氣更換護理,基礎護理及結合患者實際進行對癥護理,并且對于每一例患者所采用的護理方法進行詳細的記錄,觀察護理的臨床效果,并且需要做好相應的記錄,并且結合記錄情況進行及時的總結。
針對觀察指標的選擇,首先需要觀察每一個患者的基礎生命體征,包括患者的呼吸狀況,血壓值、心率、體溫以及患者的意識狀態等。對于患者的呼吸狀況是實行全身麻醉手術后需要觀察的重要指標,根據術后患者的呼吸狀況、呼吸的頻率、呼吸的深淺及呼吸的節奏等觀察患者的術后情況。[1]此外,針對一些麻醉藥物的藥效還沒有完全消退的患者需要幫助幫助建立起自主呼吸,并且在整個過程中都需要做好防護工作;對于患者的血壓狀況進行明確的觀察,觀察麻醉后患者的血壓的具體變化情況,由于不同患者在進行手術過程中所產生的出血狀況不同,有些患者出血明顯,所以導致其血壓值有明顯的下降,所以需要重點觀察患者的血壓狀況,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征是否正常。在對患者的心率狀況進行監測的時候需要結合患者的鎮痛,給氧狀況,對一些心動過緩的患者需要重視患者的體溫調節,做好患者的意識狀態的檢測和中心靜脈壓的檢測。[2]
在患者進行全身麻醉持續的過程中對照組和觀察組都有有部分患者出現了輕度的異常狀況,其中觀察組患者出現低血壓2例,高血壓3例,心律失常患者4例,低氧血癥患者2例,患者蘇醒平均用時0.46h。觀察組患者出現低血壓6例,高血壓8例,心律失常8例,低氧血癥4例,患者蘇醒平均用時1.17h。本院的00例患者在進行全身麻醉后的復蘇護理后患者的生命體征都保持在較為平穩的狀態,這300例患者均沒有出現不良的并發癥。具體指標對比如表1所示。

組別 低血壓 高血壓 心律失常低氧血癥并發癥發生率蘇醒時間觀察組 2 3 4 2 7.3 0.46對照組 6 8 8 4 17.3 1.17
針對實施全身麻醉的患者實施復蘇期的護理其實是幫助患者進行更好的復蘇,最大限度的減少復蘇期并發癥的出現,讓患者更加安全的度過復蘇期,并且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對于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觀察,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體征都在正常的范圍之內。在進行復蘇期的護理過程中需要安排好護理工作,交接工作需要連續有效,這樣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體征都在正常的范圍之內。在使用呼吸機幫助患者進行輔助呼吸的時候需要對于患者進行給氧或者導管呼吸。在對患者的口腔,氣管以及鼻腔內的分泌物進行清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動作,需要輕柔的進行操作,防止誤傷患者的呼吸道,如果動作僵硬很容易將雜物殘留在患者的氣管內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嚴重的出現患者窒息,還可能導致患者的喉部出現關節脫位或牙齒松動,影響患者的正常呼吸,所以需要盡可能的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順暢,這樣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耗氧量,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前需要使用肌松劑讓肌肉處于松弛的狀態,有助于操作。[3]由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是麻醉的狀態,情緒較容易控制,但是一旦患者恢復意識就容易影響情緒,所以醫護人員需要緊密觀察患者的情緒,需要不斷撫慰患者。
結合本次研究選擇的我院300例接受全麻手術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患者的自身差異性,總結出了幾點關于全麻復蘇護理的風險。首先,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檢測,由于術后患者仍然處在昏迷狀態,所以患者的血壓值一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復蘇護理的時候一定要重視血壓的檢測;[4]其次是做好出血護理,由于患者在復蘇期完全沒有自我意識,對于自身的傷口狀況不知情,所以一旦忽視了傷口的處理或對傷口的處理不恰當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出血的狀況,結合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采取的復蘇護理需要對癥護理,這樣才會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對一些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前使用全身麻醉能夠幫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減少患者的痛苦,促進手術過程的順利實施,但是在患者術后的復蘇過程中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所以有必要結合患者的實際采取有針對性的復蘇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護理工作,幫助患者更好的蘇醒,最大限度的減少復蘇過程并發癥的出現。
[1]邱翠銀.復蘇期護理在全身麻醉術后患者中的引用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11,16(48):2256.
[2]李舒岑.全身麻醉水后患者復蘇期潛在護理風險雞應對措施分析[J].吉林醫學展,2013,15(28)378-380.
[3]袁玲.手術復蘇期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0,27(2):56-58.
[4]羅申輝.手術麻醉器行心肺復蘇的護理[J].當代護士,2012,18(34):256.
R473.5
A
1672-5018(2017)03-1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