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程歡
南充市中心醫院 四川南充 637000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彭程歡
南充市中心醫院 四川南充 637000
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模式下的手術室護理質量,探討其應用對于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12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人性化護理模式)和對照組(常規護理模式)各56例,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室護理效果。結果:與護理前相比,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得以顯著改善,其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降低(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相對更低,而患者對于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和舒適度相對更高,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模式下的手術室護理質量得以顯著提升,有助于提升手術治療效果和促進患者的良好恢復。
人性化護理;手術室護理;應用
手術是臨床治療的有效手段,但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在臨床疾病的手術治療當中,其治療效果不僅取決于高超的手術技術,更需要為患者提供細致、周到的護理服務。加強手術室護理,充分考慮患者的實際需求,給予其更多的關懷,讓患者在圍術期獲得舒適的體驗,更好的維護其身心狀態,進而保障手術治療的效果[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2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人性化護理模式下的手術室護理質量,分析臨床手術治療效果及患者預后所受到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2015年8 月~2017年2月期間,112例患者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對其展開分組對照研究。在 56例觀察組患者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最高齡75歲,最低齡24歲,平均年齡(41.7 ±5.8)歲;其中結腸手術12例,膽囊手術16例,脊柱手術9例,子宮手術14例以及其他類型手術5例。在56例對照組患者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最高齡76歲,最低齡22歲,平均年齡(42.8±5.5)歲;其中結腸手術11例,膽囊手術16例,脊柱手術8例,子宮手術15例以及其他類型手術6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手術室護理,以體征和病情監測為主,對癥予以處理。而觀察組接受人性化護理,人性化護理模式下的手術室護理內容如下:
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態,問詢患者的感受。考慮到患者對于手術的顧慮,需要結合成功治療病例,向其介紹手術治療方法和步驟,告知其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護理人員需要從細節入手,每一個護理環節都需要做到規范、嚴格,使患者能夠放心。
②舒適護理:加強手術室環境管理,在保證清潔衛生的前提下,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注意保暖。選擇合適的體位,既要方便實施手術,同時確保患者的舒適度。在麻醉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交流,聽取患者的主訴,了解患者的感受,鼓勵和安慰患者,輕撫患者的身體,分散其注意力,進而緩解其不適感,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另外,心理護理則是提高患者心理上的舒適度。
③術后護理:患者術后仍需要持續進行心理護理和舒適護理,保持良好的心態,能夠加快其手術創面的愈合,促進其良好恢復。加強對患者的疼痛護理,并予以緩解疼痛的相關指導,通過分散和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減輕患者的痛苦。另外。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家屬進行相應的指導,明確術后恢復過程中的飲食、用藥、休息體位等注意事項,并掌握一定的護理技巧,加強對患者的監督,觀察其恢復情況,并及時向護理人員反饋。
以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應用(± s)和(%)進行計量和計數,由t值和χ2檢驗,P<0.05代表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1.79%<8.92%)相對更低,而患者對于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94.64%>82.14%)和舒適度(96.43%>80.36%)相對更高,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室護理效果對照[n(%)]
與護理前相比,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得以顯著改善,其 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降低(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39.14±2.73)分<(50.22±3.96)分]、SDS評分[(40.21±2.85)分<(51.64±4.12)分]相對更低,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s)
注:護理前后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SAS評分 SDS評分觀察組(n=56) 護理后 39.14±2.73*# 40.21±2.85*#護理前 59.42±4.15 58.85±4.36護理前 58.64±4.28 59.52±4.33對照組(n=56) 護理后 50.22±3.96*# 51.64±4.12*#
手術是一種有創性的治療手段,其治療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這使得部分患者對手術治療產生一定的顧慮,影響其對于手術治療的配合和依從,而負面情緒對于臨床手術效果極其術后恢復均存在著負面的影響[2]。而手術本身對于專業化和技術性的要求很高,需要細致、全面的護理工作予以輔助,全面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的健康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著重改善其心理狀態,提高其身心的舒適度,為其提供良好的診療環境,使患者放心和滿意,消除其心中的顧慮,進而增強對于治療和康復的信心[3]。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工作當中,堅持人性化護理理念,構建更加科學、系統的護理模式,為患者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降低手術風險,讓患者的身心均能夠獲得舒適的醫療體驗,加速其康復進程。
[1]劉寶.人性化護理干預模式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8):240-241.
[2]蔣蓉春,黃浩,周曉麗.人性化護理在手術病人中的效果分析[J].西部醫學,2013,25(03):466-467.
[3]褚林芳.淺談人性化管理在基層醫院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9):94-95.
R473.5
A
1672-5018(2017)03-1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