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得君++張濤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20.059
[摘要] 目的 探討保乳手術輔助放療及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療。方法 方便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該院收治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并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給予保乳手術輔助放療治療,對照組改良根治術治療,觀察兩組療效及并發癥。結果 實驗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間、2年復發率、2年生存率分別為(71.27±11.76)min、(45.67±10.34)mL、(10.43±1.45)d、5.3%、96.0%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保乳手術輔助放療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比改良根治術好,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 保乳手術;放療;改良根治術;早期乳腺癌
[中圖分類號] R7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7(b)-0059-03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ssisted by Radiotherap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ZHANG De-jun, ZHANG Tao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Feixian Peoples Hospital,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273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ssisted by radiotherap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1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dopted the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ssisted by radiotherap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mount, length of stay and 2-year recurrence rate and survival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71.27±11.76)min, (45.67±10.34)mL, (10.43±1.45)d,5.3%,96.0%, which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ssisted by radi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ith high safety.
[Key words]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Radiotherapy;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Early breast cancer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廣大女性的身體健康。臨床上治療早期乳腺癌患者常用的方法是改良根治術,近年來隨著醫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臨床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效率越來越高,加之女性對自身體型要求的提高,患者更傾向于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保持自己的身材[1]。臨床實踐發現保乳手術輔助放療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該文方便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該院收治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該院收治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將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年齡24~58歲,平均年齡(35.4±11.1)歲;患者中有44例已婚,31例未婚;病程1~6.5年,平均發病(4.9±0.7)年;患者腫瘤直徑0.83~2.79 cm,平均(1.69±0.07)cm。對照組:患者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6.1±10.3)歲;有47例已婚,28例未婚;病程1~7.1年,平均發病(3.6±0.3)年;患者腫瘤直徑0.84~2.81 cm,平均(1.67±0.06)cm。觀察發現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價值。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改良根治術進行治療,即患者平躺于手術臺并行麻醉,麻醉起效后根據患側乳房的形態大小以及腫瘤所在位置采用橫向或縱向切口[2],將胸大肌和胸小肌全部切除,切除患側乳房,并完全清除患側腋窩的淋巴結,縫合手術切口并加壓包扎。endprint
實驗組患者給予保乳手術輔助放療的治療方法,患者平躺于手術臺并行麻醉,根據腫瘤的位置和乳房的形態大小設置以乳頭為中心的放射狀手術切口,完全清除腫瘤3 cm以外的腺體組織,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行腫瘤切除術;將組織制成冷凍切片后病檢,若檢查結果顯示陽性,則要擴大腫瘤切除范圍,直到檢查結果顯示為陰性[3]。最后完全清除患側腋窩的淋巴結,放置負壓引流管后縫合手術切口并加壓包扎。兩組患者術后均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化療方案,如CAF方案(環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CMF方案(環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隨訪兩組患者術后2年內的生存率和復發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出現的并發癥,隨訪患者術后2年內的復發率和死亡率,同時根據療效評價標準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做好相應的記錄。
1.4 統計方法
數據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實驗組的手術時間較短且患者的手術出血量較少,實驗組患者術后的住院時間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2年內的復發率和死亡率比較
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2年復發率、2年生存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出現情況比較
實驗組在術后有3例患者出現上肢水腫,1例患者出現感染,3例患者出現皮下積液,實驗組術后共有7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出現率為9.3%。對照組術后有5例患者出現上肢水腫,4例患者出現感染,1例患者出現皮下出血,5例患者出現皮下積液,對照組術后共有15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出現率為20.0%。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出現率(9.3%)明顯比對照組(20.0%)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保乳手術輔助放療安全性較高。
2.4 患者乳房外觀比較
經Rose標準評估發現實驗組患者有31例患者為優,23例為良,10例患者為中,11例患者為差;對照組患者有13例患者為優,19例為良,22例患者為中,21例患者為差;實驗組的優良率(72.0%)明顯比對照組(42.7%)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694,P=0.001<0.05)。
3 討論
當今時代,經濟發展迅速且科技水平日趨完善,人們對自己的健康問題更加重視,而遺傳因素、作息習慣帶來的健康隱患卻使得乳腺癌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嚴重威脅著女性的身體健康[4]。
近年來隨著醫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現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引起該病的原因是多種外部因素導致乳腺上皮細胞出現基因突變,成為無限增殖的癌細胞,這些癌細胞會擠壓侵蝕周圍的正常組織,且患者一般出現淋巴結轉移。臨床治療早期乳腺癌常用的方法是改良根治術,但實踐發現患者術后的恢復速度較慢且并發癥較多,治療效果不佳。保乳手術輔助放療是一種治療乳腺癌的新型手術方法,該方法對患者的創傷較小且患者患者患側乳房術后的外觀較好,現已引起臨床的廣泛關注。患者行保乳手術后也會出現并發癥或復發的情況,但趙文生等[5]學者認為引起上述現象的原因是癌細胞切除不徹底,有癌細胞殘留于患者體內。因此臨床醫生在對患者行保乳手術時要垂直切除乳腺組織,將組織制成冷凍切片直至檢查結果顯示陰性,此外必須完全清除患側腋窩的淋巴結,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術后的復發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張鈞[6]認為對患者行保乳手術輔助放療時有以下禁忌證,如患者接受過乳腺放療、患者處于妊娠期以及廣泛切除乳腺組織后病檢結果依然顯示陽性,因此醫生只有詳細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充分掌握該手術方法的禁忌證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治療效果。
該次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優于對照組,且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出現率(9.3%)明顯比對照組(20.0%)低;隨訪發現實驗組患者在2年內僅有4例患者復發,而對照組有9例患者復發,實驗組的復發率(5.3%)明顯低于對照組(12.0%),實驗組的生存率(96.0%)明顯比對照組(86.7%)高。這與熊忠訊等[7]相似研究結果一致,其研究表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3%,2年復發率為4.9%,均與該文研究相似。此外實驗組患者術后乳房外觀的優良率(72.0%)明顯比對照組(42.7%)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符合龔毅紅等[8]研究中73.95%的優良率數據。
綜上所述,保乳手術輔助放療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術后患者的恢復情況較好,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章克毅,張仕義,吳智勇,等.可手術二陰乳腺癌對兩種新輔助化療方案的臨床近期療效比較[J].廣東醫學,2013,34(23):3618.
[2] 熊偉.保留皮膚的乳腺癌根治術后即時背闊肌皮瓣乳房再造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7):56.
[3] 章惠剛,黃平,付美麗,等.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血漿leptin和血清PRL、E2、TSGF檢測的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3,26(6):797.
[4] 殷紅梅,何斌,崔珍,等.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后調強放療與常規放療臨床對照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2):1855.
[5] 趙文生,黃安中,彭上清,等.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1):3005.
[6] 張鈞.保乳手術輔助放療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9):110-111.
[7] 熊忠訊,徐發良,李偉,等.乳腺癌患者胸肌間淋巴結轉移的影響因素及手術清掃[J].中國腫瘤臨床,2014(8):518.
[8] 龔毅紅,張紅燕,謝陽桂,等.健康體檢女性中乳腺癌的早期檢出與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4):618-621.
(收稿日期:2017-04-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