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書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也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圖書館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殿堂,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在閱讀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還要鼓勵學生去圖書館擴大閱讀量,補充大量的英語課外知識。只有在閱讀實踐中多積累經驗,多掌握閱讀技巧,才能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圖書館 資源 英語閱讀 提高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到的,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一步步提高。研究表明,廣泛的大量閱讀有助于提高英語水平。每天都閱讀的人英語學習的進步速度要快于那些不閱讀的人。充分利用圖書資源,不僅能夠讓學生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彌補課本知識的不足,還可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1.利用圖書館資源讓英語閱讀課豐富起來
英語閱讀材料體裁廣泛,多種多樣,學生的閱讀水平也參差不齊,圖書館的資源豐富,所以教師可以給學生確定精讀和泛讀的內容,并且根據每篇文章的題材不同而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對于那些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閱讀一篇文章或就像陷入了一片沼澤,束手無策。要達到理解的境地,首先要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幫助他們產生閱讀的欲望。教師可以合理的利用標題和涉及的圖片讓學生學會對文章的類型和主要思想進行有邏輯的推測,鼓勵他們進行粗略的閱讀,并去驗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標題一般就是課文主題的反應,對標題進行分析,往往能預測課文的內容,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傾向。對于閱讀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建議讓學生自主選書,自主學習,首先讓學生分清閱讀材料的體裁,了解不同體裁的結構特征,然后帶著問題去閱讀。另外,在幫助學生分析文章的時候,對于精彩的細節、有趣的社會現象,要像講故事一樣呈現在學生面前,還要求學生把精彩的細節背誦并以默寫的方式記錄下來,通過這種方式,許多學生就會產生想讀、愿意讀、盼望讀一些東西的心理。
2.大量閱讀能擴大學生的視野,掌握更多的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
想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首先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量,學生才能建立起語感。單靠課本提供的閱讀材料,是遠遠不足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圖書館就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英文閱讀書籍。
現在很多學生書讀的太少,知識面狹窄,缺少豐富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素質,所以常常不能正確理解某些英文單詞和句子。中西方在文化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差異,這些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干擾了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生要想掌握和運用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賴以生存的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實踐表明,對閱讀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得越多,閱讀理解的準確率就會越高;反之,則越低。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走進圖書館,并給學生布置搜集了解關于英美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去圖書館查閱相關的背景文化。背景文化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學習英語,而且還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我相信學生們如果了解了豐富多彩的課外知識,也會使我們的閱讀教學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3.經常開展讀書活動,吸引學生閱讀的興趣
圖書館可以經常開展一些主題鮮明、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比如通過閱讀知識競賽、小故事活動、演講活動、讀書報告會、閱讀筆記交流等形式。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去想、去做,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表現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動中不斷積累成功的體驗,激勵自己不斷努力,從而更加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此外,通過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會使我們的學校充滿濃濃的學習氛圍,這種環境氛圍很容易吸引學生,并能使他們感受到讀書是一種快樂而又有意義的生活,促使他們經常自覺地到圖書館里去進行閱讀,讓學生在享受美文的同時培養閱讀能力,提高讀書效率。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生讀書活動,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愉悅,而且會使他們終生受益。師生除了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借閱圖書鞏固課內知識,彌補課內所學之不足外,還可以在班級設立“英語圖書角”,各班定期輪流交換圖書,擴大學生讀書面,同時還方便學生閱讀。學生平時也需要進行大量的閱讀和背誦訓練。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的發音得到練習,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他們的英語語感。另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還要求學生把背誦的精彩的課文片段以默寫的方式記錄下來,通過類似的訓練使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也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4. 利用圖書館平臺,擴大學生英語詞匯量
想提高英語閱讀,詞匯是基礎,多讀是關鍵。 詞匯量的多少與閱讀能力高低成正比,如果學生的閱讀材料中有大量的生詞存在,那么學生們普遍會感到緊張,甚至恐懼害怕,從而影響他們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學生會因此享受不到閱讀英語的樂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通過圖書館提供的分級讀物來解決這個難題。比如可以先找一本比自己現在的水平低一個級別的讀物來讀,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贏得自信,而且閱讀的過程會很享受。經過一段時間積累后可以換成同級別的讀物,最后到再換到更高一級的讀物,這樣循序漸進閱讀下去就可以慢慢的閱讀難度比較大的文章了,而且幾乎不用去查太多字典,如果讀物配有碟片,還可以讀完了再聽,這樣效果更好。
另外,教師除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所學教材中的基本詞匯外,還要適當加以補充拓展,培養擴大學生的詞匯積累能力。在閱讀時應把精神集中在那些有助于理解文章內容的基本詞匯、句式上,而沒必要過分專注于那些與文章意義聯系不大、不常見的詞匯。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主動去尋找線索,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時那些看上去似乎很陌生,很困難的詞匯經過適當的分析,在某種線索的啟發下可以憑直覺猜出其意義。
為了學生的未來、國家的未來,學校要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作用, 充分利用圖書館豐富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開展廣泛的閱讀,幫助學生快樂的閱讀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林筱泓. 淺談學生交往能力的培養[J].教育評論,2009(1)
[2]藩曉湘. 高校英語學生自主學習必要性和可行性[J].西安外語學院學報,2003(3).
作者簡介:
孫慧敏(1982年-)女,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漢口學院圖書館,黨員,大學本科,初級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