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能小區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小區模式,因為智能小區與普通的小區相比,不僅具有智能性、節能性,重要的是更具人文關懷,但是在智能小區建設施工中,需要注意很多,比如室外弱電布線的問題,因為智能小區無論是智能系統,還是地下管道都非常多,而且它們還分屬于不同專業與領域,所以管理部門也不同,因此要布線時應該與各個管理部門做好溝通。本文主要介紹了智能小區室外弱電布線的特點,進而探討了其布線技術,希望能夠為弱電布線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智能小區;弱電布線;技術;特點
室外弱電布線是智能小區建設施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更好的發揮智能小區的智能,因此在其弱電布線時要更加的認真仔細,尤其要事先查看原有地下管道的情況,以免在布線時出現差錯,損壞地下管道的線路。
1 智能小區室外弱電布線特點
智能小區是小區建設的未來發展趨勢,因其具有節能性、智能性、環保性受到了很多人士的歡迎,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些優勢,使得智能小區的室外弱電布線有別于其他的普通建筑小區,那么,具體有哪些特點呢?筆者總結如下:
1.1 系統多、線纜類型多
在室外弱電方面,這是智能小區有別于普遍小區的主要特點,通常情況下,智能小區的弱電系統主要由3個大系統以及10多個小系統組成,其中這些小系統集中在物業管理中心,以該中心為出發點向智能小區中的各個小區建筑敷設線纜,因此智能小區中的線纜類型非常多,在這些線纜中,通信銅芯線纜的外徑最大大,其余的線纜外徑相對來說都比較小,通常在20mm左右。
1.2 地下管道多
智能小區敷設管道的地域相對來說比較狹小,管道網類型卻很多,除了地下給水管、消防水管之外,還有污水管等,有時在布線時,根據小區特點還要考慮煤道管等,這些管道都是由不同部門進行管理,其專業領域也不同,因此對于智能小區來說,在弱電布線時應該與各個管道管理部門做好協調,相互溝通,避免在布線時破壞原有管道。一般情況下,在敷設時,要使用相同的管道系統,這樣既方便后續管理,又能提高敷設效率,避免因為管道系統的不同而出現很多問題。
2 智能小區室外弱電布線的總體規劃
無論是規模大的智能小區,還是規模小的智能小區,在弱電布線之前做好總體規劃,其設計方案一定要詳細具體,要讓施工人員完全的理解設計意圖,這樣才能保證布線準確無誤。其規劃步驟如下:
2.1 確定物業管理中心機房的位置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智能小區中的各個智能系統都集中在物業管理中心機房,之后再由此向各個建筑敷設,所以其整體規劃的第一步是確定管理中心機房的具體位置,如果選擇的位置合適,不僅可以減少弱電布線的時間,最重要的是能夠更好的集中管理,通常情況下,其位置選擇在距離各個建筑都比較近的地方,比如智能小區中心,當然如果智能小區無論是地上,還是地下通路條件都非常好,那么也可以將機房設置在主干道上,在弱電布線時,其敷設方向最小要有兩個,這樣就能夠降低因為出線方向不多,而使弱電管道都集中在一個方向的概率。在確定機房位置時,除了要考慮到與各個建筑物之間的距離,還要考慮與管理中心辦事處的距離,這樣便于對機房進行管理,一旦機房出現問題,也能夠及時的解決;機房應該與小區第一期工程一起施工,一起投入使用,這樣才能盡早的收回建筑成本。
2.2 交接配線區
如果智能小區的建筑面積很大,可以將整個智能小區分為幾大塊,這樣施工時便于管理,不會出現太大的誤差,劃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按照主干道 進行劃分,也可以按照智能小區功能進行劃分,一般我們將其稱作組團。組團可大可小,組團的劃分為交接配電息息相關,它是將交接配線區進行有效劃分的基礎,通常情況下,一個組團就可以看作是一個交接配線區。如果組團面積很大,也可以將其分為多個交接配線區,其劃分原則如下:
交接配線區規劃的一般原則:一個交接配線區內的住戶數量以500戶以內為宜;同一交接配線區內的住宅建筑應在同一組團內、各建筑相鄰且同期施工,同期竣工;交接配線的基本功能是:連接由物業管理中心機房引來為本配線區服務的干線線纜。經配線問內配線設備對線纜的配線及對弱電信號的處理分配,再分送到配線區內各建筑棟號。
3 常用的幾種線纜敷設方式
智能小區常用的弱電線纜布線方式有:人(手)孔管道方式、鎧裝電纜直埋敷設方式、利用地下室設置的電纜橋架敷設方式、墻壁電纜方式、穿管敷設方式等。
3.1 人(手)孔管道方式
以人(手)孔管道方式敷設弱電線纜是最常用及最主要的敷設方式。目前,能提供給智能小區埋地敷設弱電線纜的保護管,有以6孔管塊為基數的混凝土管、金屬材料管、塑料材質的雙壁波紋管、復合發泡管及實壁管等。雖然混凝土管材價格最低,但由于受到一個管孔穿一根電纜的原則性限制,針對智能小區線纜種類多、數量大及小外徑線纜占多數的特點,往往在小區弱電線纜干線上使用受到限制,即使是在內徑為90ram的水泥管孔內套上3根塑料子管,從造價上及增加敷設線纜數量上看均改善不大。另外,對地下水位高的地區也不適合使用混凝土管塊。
3.2 鎧裝電纜直埋方式
用鎧裝電纜直埋方式布線主要用于同路徑敷設的電纜根數少的部位,如具有高電平的廣播線路,為美化環境平時用于背景音樂播放及應對應急事件而設置的園區廣播系統。該系統往往是100V或120V定壓傳輸系統,高電位對其他弱電線纜具有很強的干擾,不能與其他弱電線纜在同管道系統敷設,即使是采用屏蔽電纜也應避免。背景音樂的揚聲器布放位置除在道路兩側外,還布置在景點、草坪、花園等地,這些位置也適合鎧裝電纜直埋敷設。
智能小區室外弱電布線應從總體規劃開始,在設計中是通過從工程方案設計階段和初步設計階段出發,直接以園區弱電布線的總體設計為平臺,選擇好物業管理中心電機分配房,從規劃交接配電線路分析,合理選擇手控管道方式,電纜直埋敷設方式和利用地下室設置的電纜橋架敷設方式等布線方式,綜合處理好小區各個環節的旌工設計,保證智能小區功能的發揮。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知智能小區在建設施工時,有很多施工重點與難點,室外弱電布線就是其中之一,在弱電布線時,首先要確定物業管理中心機房的位置,該位置要有物理管理處近一些,方便管理與維修。本文是筆者多年的室外弱電布線經驗的總結,希望為智能小區建設發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陳耀輝.談談智能小區室外弱電工程的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5).
[2]劉光輝.淺談居住住宅區弱電工程規劃設計[J].知識經濟,2011(15).
[3]李小萍.淺析智能小區室外弱電工程的幾個問題[J].甘肅冶金,2010(01).
[4]李鵬.淺談智能小區寬帶接入技術及其發展趨勢[A].海南省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C].2007.
作者簡介:劉躍昆,身份證號:230403198906300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