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紅云
摘 要:口語一直是困擾小學英語教師的頭等難題,很多學生發音不標準、節奏劃分有誤、語音語調不規范。想要轉變教學的不利局面,教師需要從加強朗讀訓練入手。探析了朗讀訓練的重要意義、小學英語課堂加強朗讀訓練的方法,期望能為諸位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小學英語;人教版;朗讀訓練;模仿朗讀
不少教師認為朗讀對于英語教學沒有多大的實用意義,學生隨便讀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在這方面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這種教學誤區如果不及時,將是對學生英語素養發展的一次戕害。朗讀是英語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師應當正確認識朗讀教學的重要意義,改進小學英語教學,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穩步提高。
一、朗讀訓練的重要意義
首先,加強朗讀訓練有助于鍛煉學生有意注意能力。英語閱讀涉及大量英文字母,學生閱讀過程中經常出現跳讀、漏讀、錯讀、串讀的問題。朗讀時,學生需要用眼睛看、用手指、用耳朵聽、用嘴巴讀,久而久之,有意注意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增強。
其次,加強朗讀訓練有助于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新課改相當關注學生英語說話能力的培養。想要破除“啞巴英語”教學局面,加強朗讀訓練是重要突破口之一。學生進行朗讀時,要進行大量重音、停頓、連續、升調、降調方面的練習,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語感變好了,表達也就不成問題了。
二、小學英語課堂加強朗讀訓練的方法
加強朗讀訓練對于增強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開展朗讀訓練。具體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正確范讀,有效感染學生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自己應當具備流利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用純正優美的英語有效感染學生。教師要為學生進行正確的范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傾聽,注意教師朗讀時的口型變化,然后進行模仿朗讀;其次,對于低年級段學生,可以要求他們一邊聽教師朗讀,一邊用手指著課本,以防學生跟不上教師的進度;最后,經常為學生播放錄音磁帶或者原音錄像,因為相比較于教師的朗讀,磁帶和錄像里面的語音語調更加純正,對于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二)傳授方法,規范朗讀過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朗讀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朗讀的方法,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符號幫助學生區分重讀、連讀、升調和降調,又或是利用斜杠劃分長句子節奏,避免出現停頓不正確的問題。
例如: “There are some special days in April.”這個句子,我用斜桿劃分成“There are/some special days/in April.”學生朗讀時就不會鬧出讀破句子的笑話了。
(三)創新形式,激發朗讀興趣
1.分角色朗讀
新修訂版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增添了大量對話內容,在對這些對話形式的文章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五年級上冊“When is Easter”單元“Lets talk”環節對話教學中,我要求學生與同桌合作,輪流扮演張鵬、Jones的角色。通過這種分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朗讀訓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高了,訓練效果非常好。
2.競賽讀
雖然小學生年紀小,但是他們好動好表現,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教師可以經常組織“英語朗讀之星”競賽活動,以個人比、小組比、男女比的方式進行朗讀訓練。學生的好勝心一旦被激起,他們投入朗讀訓練的熱情也會高漲起來,這對于增強朗讀教學效果大有裨益。“When is Easter”單元“Lets talk”環節對話朗讀中,我請學生兩人一組報名參賽,與其他小組比一比,看誰朗讀得最好、發音最標準。果不其然,學生一個個摩拳擦掌,認真投入了練習。
朗讀訓練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分角色讀、競賽讀之外,還有個人讀、集體讀、輪流讀、表演讀等不同形式。由于篇幅有限,不再一一進行贅述。開展朗讀訓練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某一種訓練形式。
三、關于朗讀訓練的建議
第一,“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英語教師一定要有效利用好晨讀時間,培養學生大聲朗讀的良好習慣。不少人認為晨讀是語文老師的事情,跟英語老師無關。這實則極大浪費了朗讀訓練的時間,小學英語教師要注意這個問題。
第二,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朗讀訓練之外,教師還要進行課外朗讀指導。例如觀看英文動畫、開展英文朗誦、講解英文故事,都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加強小學英語朗讀訓練是一項復雜又艱巨的任務,教師必須持之以恒開展朗讀訓練,鍛煉學生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才能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建英.小學英語朗讀訓練的教學思考[J].教育科研論壇,2008,6(11):123-124.
[2]張玉琴.有意栽花,靜待花開—淺談小學英語朗讀訓練[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8(9):70-71.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