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芹
摘 要:對于小學數學而言,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需要讓學生掌握多種運算方式,不斷在數學核心素養下培養自己獨立的運算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著眼于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需要使學生能夠在數學思維的影響下不斷提高自己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數學運算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就在于如何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并且以此來尋求合理的、方便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此將針對教師如何聚焦數學核心素養來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關鍵詞:數學素養;運算能力;多元運算
數學中運算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夠不斷培養起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運算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是重要的,這是他們鍛煉自己數學思維、培養自己數學素養的最為基礎的一個步驟,只有走好這一步,才能讓小學生將自己的數學運算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只有靈活掌握了數學運算能力,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樹立起自己良好的數學素養。
一、創設生活情境,培養運算技能
在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時候,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能夠了解數學運算的樂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夠有更強的代入感,并且在創設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感受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魅力所在。例如教師在進行“混合運算”的教學時,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購物情境,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面對生活中的運算問題該如何解決。情境是這樣的:老師為了獎勵進步學生特意去文具店買一點文具來獎勵學生,買了10支2.5元一支的中性筆,8本4元一本的筆記本,請同學們幫老師計算一下需要付所少錢。在這種情境下,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運算的情境中,在這種具有生活氣息的情境中,學生的運算潛能能夠被很好地激發出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數學課堂中高效地培養起自己的運算技能。
二、利用多元運算,增強數學素養
所謂的數學核心素養就是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多元化的思維去解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活躍自己的思維,使自己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起自己對于數學問題的敏感程度,尤其是對于正處在學習基礎階段的小學生而言這種數學素養尤為重要。對于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不斷運用新的思維模式去思考,不斷尋求新的運算方式解決問題,只有多元化的運算方式才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才能夠不斷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教師在進行相同數字加法的時候,可以引入乘法運算,讓學生能夠在鞏固加法運算的時候,掌握乘法的運用法則,讓學生能夠利用多元化的運算方式進行運算,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夠不斷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在多元化的運算方式中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而言,運算能力的培養更是他們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讓學生進行運算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另辟蹊徑,讓學生學會轉化固定思維,轉化自己的運算模式,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掌握多元化的運算方式,不斷增強自己的數學素養。
三、結合生活實際,解決現實問題
數學運算始終貫穿于我們日常生活的始終,如何利用數學運算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也是我們掌握數學運算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運算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實際中利用課堂中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結束課堂教學內容的時候,可以隨手給學生布置一個時間作業,就是要求學生在課后利用課堂中的運算知識解決一個實際問題。這種實踐類作業的布置不僅能夠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還能夠檢驗學生對于運算知識的掌握狀況,這樣雙管齊下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生活與數學運算息息相關,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于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這樣講數學運算與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不僅有利于深化學生對于運算知識的理解,更能夠使學生對于運算過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的核心素養就是能夠將所學充分地應用到生活實踐當中,對于數學運算當然也是如此,知識只有運用到生活中才能夠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運算能力提升的過程中,要盡量將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總之,運算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重要,而且數學運算是貫穿整個數學思維始末的。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運算能力更是在日后更深層次學習的基礎。聚焦數學核心素養來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的關鍵,就是教會學生正確運用數學思維以及相關公式以及法則進行數學運算,這種利用規則意識來解決數學運算問題正是數學素養的核心所在,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有關的數學運算知識,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參考文獻:
[1]唐楠.淺談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質疑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2):11.
[2]周浩.培養數學反思能力提高學生核心素養[J].江蘇教育研究,2016(28):76-79.
編輯 趙 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