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戴旭
傾聽未來戰爭的叩門聲
◎文 戴旭

新形態戰爭對世界格局的重塑已經開始。網絡把世界連接在一起,大國戰略博弈的主要樣式已轉向“信息思想戰”。與此同時,各種極端勢力趁亂而起,“顏色革命”和恐怖主義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新的安全威脅。
傳統軍事概念正在被顛覆,原有信息化的軍事內涵被突破,金屬武器被植入芯片后正全面“心”智化,而非金屬的信仰已在大國或非國家政治力量博弈中,成為戰略性武器。
混合著意識形態沖突、常規軍事力量的“械斗”和各種網絡攻擊構成的“混合戰爭”,彌漫在當代軍事舞臺。急速變化著的戰爭形態,已開始沖擊和超越自海灣戰爭以來相對固化的信息化概念。
全球正迎來第七代戰爭。進入“互聯網+”時代,國際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舊“頁面”被連續刷新,一切都在快速升級、更新之中。網絡技術革命催生了“互聯網+戰爭”。人類戰爭在悄然中已經開始新的全面進化。在人類剛剛進入21世紀時,全球也不過只有3.6億網民,但在今天,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20億。網絡語言、網絡文化、網絡經濟……世界已經在美國之后魚貫進入網絡時代。戰爭這個時代的產物,也必然受其影響。
今天,世界已在一張“網”中,軍事領域的變化已經發生。從以傳感器為核心、以電磁空間為邊界的電子信息戰—可稱之為“電信戰”,到以網絡為核心、以心理空間開辟為特征的網絡心理戰,我們關于戰爭和反戰爭的認知體系,亟須升級換代。
應對未來之戰已經刻不容緩。如果說20世紀航空、航天通道的開辟只是海洋通道的立體延伸,那么,完成于21世紀初的網絡、信息化革命,則是前所未有的全新時代。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只要力所能及,軍隊就應該擁有最精良的裝備。但是,人仍是戰爭的決定因素。這不僅為我軍的歷史所證明—我軍發展壯大主要是依靠堅定的信仰、先進的思想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更為當下的戰爭實踐所證明。
戴旭,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