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丹 蔡武德(云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縣級中學高三物理分層作業模式設計與實踐
呂 丹 蔡武德
(云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高三物理分層作業模式進行了探討.結果表明,結合實際的分層作業模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調動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并且對學生物理成績的進一步提升有很好的作用.
高三物理 分層作業 設計
學生經過高一、高二兩年的物理學習,物理的基礎水平、學習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課堂知識需求層次分化明顯[1].作為縣級中學物理教師,如何立足學校特點、學生學情,依據學生現有物理基礎水平進行分層作業模式研究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只有結合實際的分層作業模式才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引導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解答力所能及的習題,促使學生的物理成績都得到提高,從而達到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水平和質量的目的.
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個人意愿,將全班學生由高到低分成A,B,C3個層次.A層學生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有一定的學習方法,應注重培養其思維發散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B層學生有一定基礎但不扎實,接受能力稍弱,欠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時稍有困難,綜合能力較弱,應注重培養其掌握基礎知識、運用基礎知識解題的能力.C層學生基礎較差,課堂上幾乎不能跟上教師授課進度,完全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基礎知識、基本概念易混淆,應注重培養其理解基礎知識的能力,多鼓勵他們,以便建立學習的自信心[2].
根據學生的分層情況,可將作業也進行3個層次的分層:A層作業,主要針對A層學生,題目類型廣泛且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能激發學生的思考與想象力,做一些綜合型練習,在深化所學知識基礎上將基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通過這類練習可以檢查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及靈活運用的能力,使得A層學生在“吃飽”的基礎上增加學習興趣.B層作業,主要針對B層學生,提升基礎的同時將重點放在綜合知識的理解與簡單運用上, 做一些加強型練習,在基礎知識過關的基礎上能做一些簡單的綜合題,通過這類練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并鞏固基礎知識,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C層作業,主要針對C層學生,重點放在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鞏固與運用,做一些基礎型練習,在鞏固基礎的同時能做一些簡單的運用,通過這類練習使得C層學生能夠理解所學知識,增強其學習物理的信心.
2.1對學生進行分層的具體做法
首先教師要對班級內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能力和物理基礎存在的差異有全面的了解,才可以保證教師制定出來的分層作業符合學生學習的實情,才能達到提高學習效率,減負增效的效果.對學生分層的依據為:讓全體學生參加至少3次基礎考核測試,若正確率達到70%及其以上則測試過關.基礎考核測試未過關的學生分為C層學生,基礎考核測試過關的學生進入至少兩次運用考核測試,若正確率達到60%及其以上則測試過關,運用考核測試未過關的學生分為B層學生,運用考核測試過關的學生分為A層學生.
2.2對作業進行分層的具體做法
在作業類型層次化方面,將物理作業設計成“A層(綜合型作業)”“B層(加強型作業)”“C層(基礎型作業)”3個類型,分別針對A,B,C3層學生.在作業講解層次化方面,采取上一層學生對下一層學生進行分析指導,教師對仍存在的問題和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集中講解.在學生成績評價層次化方面,是將學生平時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和考試成績三者有機結合起來進行評價.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作業上同樣有著不同的要求,表現在練習作業的數量與難度上.對A層學生則不限數量、放開難度,重點放在方法與思維靈活性的培養上;對B層學生調節數量、把握難度,重點放在“雙基”和能力訓練上;對C層學生限制數量、控制難度,重點放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層次上.
學生在完成自己規定題目的情況下,鼓勵他們選做其他組的題目,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各層次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始終處于樂學、樂思的狀態之中,也體現出下有底、上無頂的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的教學原則.
2.3對作業講解進行分層的具體做法
從作業的完成情況可以反饋出學生學習薄弱點,所以對作業的講解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步驟.在A層學生作業問題的反饋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相互探討,并適當進行點撥;而對于B層學生作業問題的反饋,則可以讓B層作業全部解答正確的學生嘗試解答A層的作業來提高自己,對解答出錯的學生,則鼓勵B層全部解答正確的學生對其進行輔導,還不能理解的問題則由教師進行點撥,幫助學生解疑釋惑,再進行變式訓練.在C層學生作業的反饋情況下,仍然由B層學生先給予一些指導,同時教師要與這些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及時肯定作業中的進步,并將仍存在的問題和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集中個別輔導,直至讓學生正確掌握運用[3].
2.4對學生成績評價進行分層的具體做法
最終學生的成績評價是將學生平時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和考試成績三者有機結合起來進行評價.
分層評價學生平時課堂表現,將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也分為A,B,C3個層次,A層以基礎為主,B層以提高為主,C層以綜合為主,相應層次的學生答對自己所在層次的問題給予加分,如若答對上一層次的問題則給予雙倍加分.
分層評價學生完成作業情況,就是對不同層次學生作業的評價不按一個標準,將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及所用時間的評價標準也分成3個層次,對C層的學生評價標準適當松些,對B層的學生評價標準適當嚴些,對A層的學生評價標準較為嚴格[2].
分層評價學生考試成績,不能用一個分數線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對A,B,C層學生給予不同的分數線,學生在自己層次分數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要給予鼓勵,有學習困難就要給予幫助.
學生成績評價方法如下:
將3項成績合并后,確定獲得最終成績的標準分數線,將學生學業情況分成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類[4].根據學生學業情況和所在層次的基本情況進行對比,適當進行層次調整.對于不能通過本層次認定考核的學生,教師根據其學業情況分析出學生的問題所在,與學生本人一起分析討論以后,給予他們一些解決問題的意見,督促其按質按量完成學習任務,如若學生仍然不能通過本層次認定考核,應調整降層,在自己層次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進入更高層次學習,以獲得更好的發展;在自己層次有所進步又還未達到進入高層次學習的學生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鼓勵他們再接再厲.讓學生借助分層作業看到自己的優勢、劣勢,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進步,逐步走向成功.
總之,高中物理實行分層次作業設計,是踐行新課改精神的重要體現,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針對有些學生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現狀,通過實施分層次作業設計,能夠兼顧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幫助他們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引導學生合理選擇作業,既能讓他們通過練習適合自己的作業來更好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又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建立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向著更高的學習目標努力.
1 章強,龐惠華.高三物理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中學物理,2014,32(11): 23~24
2 鐘永輝.淺談物理分層作業的探索.讀寫算,2015(23):
107 3 黃國保.正視學生差異設計分層作業.中學教學參考,2015(8):30 4 郭綠環.高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讀寫算(教學方法研究),2015(32):67~69
DesignandPracticeonStratificationSchoolAssignmentModeofThirdGradePhysicsinSeniorMiddleSchoolofCounty
Lv Dan Cai Wude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mode of high school physic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id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ctual stratified operation mode can 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hysics,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do their homework, and have a good effect on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performance.
high school physics; hierarchical operation; design
2017-03-30)
呂丹(1988- ),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物理).
蔡武德(1966- ),男,教授,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