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德 李茹新(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 北京 100012)
初中物理教師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
李進德 李茹新
(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 北京 100012)
從初中物理教師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如何切實有效地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
初高中物理 教學銜接 策略 方法
相信每一位教過高中物理的教師都遇到過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學生初中物理學得很好,輕輕松松就能考90分以上,可到了高中再怎么努力成績也不是很理想,高中物理難教難學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xiàn)狀呢?通過多年在完全中學的教學實踐,筆者覺得難點在于初高中物理教學沒有銜接好,對學生來說,初高中知識和能力要求的跨度太大,一下子沒能適應高中的教材,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還是習慣初中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在解決高中比較抽象的問題時,就會遇到障礙,導致他們逐漸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結果造成了成績不理想.因此,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教師一定要從以下兩點解決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問題.
無論是初中階段還是高中階段教學內(nèi)容都主要分為“力”“熱”“光”“電磁”四大部分.只是初中物理單一、形象、靜態(tài),知識比較淺顯,重在定性研究,直觀性強;而高中物理比較復雜、抽象、動態(tài),要在初中的定性分析基礎上,用定量的方法進行分析,推理和論證.初高中物理的差異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初高中物理的差異進行對比[1]
從表1不難看出,初高中物理不管是從知識上,還是從問題的處理方法上,以及對學生的要求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又決定了高中物理教學有別于初中物理教學.從教師角度來看,高中物理教師對學生初中學習的情況以及初中課程缺乏了解[2],初中教師又缺乏必要的知識連接,就會造成初高中銜接的困難,充分認識這些差異是展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前提基礎和必要條件.
通過上面的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初中的學習和高中不一樣.初中更多的是對實驗現(xiàn)象直觀感受,但是邏輯思維的訓練相對較少,考試又要求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初中學的知識少,初中一個星期學的內(nèi)容,高中一兩天就學完了.筆者認為要做好初高中物理銜接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對初中教學進行適當?shù)馗倪M.
2.1物理知識與內(nèi)容的改進
通過研究目前國內(nèi)現(xiàn)行的物理教材,筆者發(fā)現(xiàn),不管是初中、高中或是大學,在知識內(nèi)容的編排上都是“螺旋式上升”的,也就是說各階段的教材都包含著相同模塊的內(nèi)容,在初中階段就學習的力熱聲光電的內(nèi)容,等到步入高中之后繼續(xù)更深入的學習,步入大學之后在高中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深入地學習.這種知識與難度“螺旋式上升”的特點,為我們做好初高中物理銜接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作為初中物理教師,不僅要熟悉初中的教材,還應了解高中的教材,適當?shù)貙W有余力的學生進行知識上的加深擴寬,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現(xiàn)學優(yōu)生“吃不飽”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還可以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初中知識的擴充在2016年的北京中考考試說明中就有所體現(xiàn),說明里新加入了v=λf的關系式,這使得學生對于電磁波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全面.北京中考物理的科普閱讀題也體現(xiàn)了知識的擴充,其文章內(nèi)容不局限于課本,有時候還會涉及一些高中的內(nèi)容,但考查的知識點還是初中所學.初中教師如果在日常的教學中,逐漸滲透一些高中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也有利于學生開發(fā)思維.
在學習完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之后,筆者給學生增加了這樣的內(nèi)容:
實驗室中所使用的雙量程電壓表是由小量程電流表改裝而成,將電壓表拆開觀察內(nèi)部線路如圖1所示,畫出等效電路圖如圖2所示,圖中G是電流表,其滿偏電流(即小量程電流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Ig=1 mA,Rg=100 Ω,請你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阻分壓的規(guī)律計算R1和R2的阻值.

圖1 電壓表內(nèi)部線路

圖2 電壓表內(nèi)部等效電路圖
本題是一道以高中知識為背景的電表改裝試題,具體解法在此不過多贅述,通過這樣的題目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經(jīng)常使用的電壓表了解得更加清晰,還在解題的過程中加深了對串聯(lián)電路電阻分壓規(guī)律的理解,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適當?shù)卦谡n堂進行一些有目的性的補充、拓展和訓練.比如在初二講“光的折射規(guī)律”一節(jié)時,在得到折射定律之后,知道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初中知識其實講到這里就可以了,但我們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由于光路是可逆的,當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時,入射角和折射角又有怎樣的變化呢?學生就會得出此時入射角小于折射角,那么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時,折射光線就會消失,只有反射光線.由此問題可以設計出科普閱讀題,并把全反射的知識講給學生,拓寬學生知識面,為高中學習做好鋪墊[3].
再比如,初三在講“電壓”這一節(jié)時,以往的教學都是以“水壓”作為類比進行課堂引入,這種引入方法,有研究指出:“把水壓和電壓對比來講,容易使學生誤認為電壓在本質上也是一種力”,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電壓的物理意義[4].2013年人教版教材中的處理方法不是做類比,而是通過水果電池直接給出“電壓”這個術語,更沒有給出電壓的概念.在這一點上,由首都師范大學物理系邢紅軍教授所編寫《初中物理高端備課》一書中,電壓一節(jié)提出了新的課堂引入,給了筆者很大啟發(fā),書中也進行了類比,如圖3所示,以“地勢”引入,建立“電勢”的概念,從而進一步說明電勢之差,即電勢差,又稱做“電壓”,詳細的教學內(nèi)容本文不做過多闡釋.“電勢”的概念是在高中提出的,高中在講“電勢”之前先學了“電場”,但是在初中以“地勢”作為類比,也很容易讓學生接受,當學生理解了“電勢”“電勢差”的概念之后,就會更加清楚明白初中教材中的家庭電路、跨步電壓等問題.

圖3 以地勢類比電勢
筆者也總結了一些關于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知識與內(nèi)容的擴展,如表2所示.

表2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知識與內(nèi)容的擴展
在此環(huán)節(jié)需要廣大教師注意兩個問題:一是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也就是要考慮維果斯基提到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這些內(nèi)容適當?shù)亍⒆匀坏厝谌胝n堂中,切忌生硬灌輸;另一方面是哪些內(nèi)容可以講,哪些內(nèi)容不能講,具體怎么講,這些問題在課前一定要想清楚,因為一旦講錯,講得不準確就將會對學生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產(chǎn)生“前攝抑制”.初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初高中課程標準,對這些內(nèi)容做適當處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高中的學習做好鋪墊.
2.2物理思想方法的建立
學習物理不光是學習物理學科的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物理思想,如猜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圖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極限法、類比法、等效替代法等[5].初中物理知識更多具有表象性,對理解和分析思維要求較低,因此在初中階段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物理思想的培養(yǎng),在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滲透各種研究方法,這種訓練是潛移默化的,體現(xiàn)在一點一滴.
質點在物理學中是很重要的概念,是經(jīng)典的理想化模型,在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節(jié)就學習了質點,但筆者在講完這部分知識之后,學生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很難建立理想模型,用質點去分析問題,還是習慣初中給出具象物體去分析,有些初中生在解決問題,做受力分析的時候還要畫出物體.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質點的概念雖然抽象,但對于初中生來說,很容易接受,而且并不影響整個初中的物理教學,所以完全可以把這部分知識下放到初中,結合實際的物理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做好初高中的過渡.
當然只有經(jīng)常熏陶,學生才能有所感悟,領略物理和諧美的所在.比如再講多種方法測電阻的這節(jié)課中,不光有電流表等效替代法還有電壓表等效替代,不光有單安法還有單伏法,不光有雙安法還有雙伏法,這正是物理學科的對稱性所在.
2.3物理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對學生物理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很多初中的學生都喜歡死記硬背和刷題,很少有學生樂意去關心物理規(guī)律的來龍去脈,去想物理概念的內(nèi)涵,去經(jīng)常做總結建立合理的知識系統(tǒng),這些都是需要我們?nèi)フ_引導的.只有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把物理學好.舉個例子,筆者發(fā)現(xiàn)初中生往往對教材各章的主線不清,或是知識不能系統(tǒng)化,于是布置了“寫章末總結”的作業(yè),考慮到初中學生能力有限,為了給他們提供一些思路,就給他們提供了以前高中學生做過的優(yōu)秀總結.學生受到啟發(fā)之后,上交的作品是非常精彩的.這樣的活動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對學生把握知識結構,內(nèi)化所學知識都很有幫助,升入高中所學的內(nèi)容會更多更深,這種習慣對學好高中物理幫助是很大的.
總之,初高中物理銜接這一過程不可避免.作為新的物理教師,要從多方面去思考造成銜接困難的原因,然后用科學有效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相信經(jīng)過師生的共同努力,高中物理教學一定會順利度過銜接期,讓學生對物理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可以學好物理,從而熱愛物理,努力學好物理.
1 熊春.造成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高門檻的原因初探.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02):116
2 劉定謀.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初探.才智,2014(24):146
3 許安濤.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障礙與對策.教學與管理,2009(33):105~106
4 邢紅軍.初中物理高端備課.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36
5 劉學元.初中物理教學如何為高中物理教學進行鋪墊.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S2):41~42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