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欣玲,于 芝,劉一玉
(煙臺毓璜頂醫院,山東 煙臺 264000)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分析
尉欣玲,于 芝,劉一玉
(煙臺毓璜頂醫院,山東 煙臺 264000)
目的 分析臨床護理路徑用于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指導下的護理,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Hp轉陰率為92.86%、90.48%,對照組分別為71.43%、57.14%;觀察組疼痛緩解、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用于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護理中能夠提高護理效果,值得推廣。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臨床護理路徑;護理
十二指腸潰瘍屬于消化系統的一類疾病,患者會有上腹脹、泛酸、惡心等癥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穿孔以及出血。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是十二指腸潰瘍的一類并發癥,具有非常大的危險[1]。為了保證患者預后,在實施臨床治療同時,必須配合有效護理,本研究具體分析臨床護理路徑用于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觀察組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齡(38.2±6.3)歲;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齡(38.5±6.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是配合治療進行的一些護理措施及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觀察組則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具體如下。
1.2.1 入院時。護理人員要熱情的接待患者,對患者的生活情況以及病史進行初步了解,清楚患者的不良生活史。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入院宣教,介紹探視制度以及其他一些相關情況。指導患者正確禁食,開通靜脈通路。
1.2.2 入院后第1天。進行各項常規檢查包括潛血試驗、血常規、大便常規、尿常規等。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還包括表情、意識等,將出血的顏色、量以及性狀記錄下來。協助患者進行凝血功能、肝腎功能、血型、電解質的檢查,叮囑患者在輸血前先實施交叉配血試驗。對患者大便的量、顏色以及性狀進行觀察,對24 h出入量進行詳細記錄。
1.2.3 入院第2天。對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開展有關疾病和治療的宣教,增加患者的了解,使患者明白治療的重要性,緩解焦慮情緒,主動配合治療。
1.2.4 入院第3~7天。做好患者的飲食指導,盡量食用流質或者半流質易消化食物,禁止食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或者生冷刺激性強的食物。進食后對患者黑便以及嘔血的次數以及具體性質進行觀察。指導患者保持適當運動,以幫助機體免疫力提升。對患者病情狀況密切觀察,用藥前講解藥物的作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1.2.5 出院前一天。協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對患者進行出院后的指導,叮囑患者保持合理飲食及適當運動,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避免疾病復發。
1.3 評價指標
護理效果:治愈:出血消失,潰瘍面完全愈合;有效:出血基本消失,潰瘍面縮小超過50%;無效:仍有明顯出血,潰瘍面縮小不足50%。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比較兩組患者疼痛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Hp轉陰率。
1.4 統計學方法
經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效果
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2.8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n(%)]
2.2 指標情況
觀察組各項指標結果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情況比較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這一疾病具有非常高的復發率,因此護理的重點在于如何有效預防再出血[2]。本研究應用的臨床護理路徑實際是將患者視為護理的中心,按照患者具體臨床需求完成護理方案的制訂,方案中的全部內容都有臨床緊密聯系,對護理操作的每個緩解進行了規范,使患者在住院期間可以依據標準化流程享受到最優質的護理服務[3]。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幫助患者形成健康生活習慣,對患者開展疾病相關知識宣教,能夠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主動配合治療,從而保證治療效果,減少疾病復發[4]。
本研究對兩組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分別實施常規護理、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護理效果,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2.8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3%;觀察組Hp轉陰率為90.48%,明顯高于對照組57.14%;觀察組疼痛緩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結果對比情況可知,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可以對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癥狀進行有效控制,幫助患者更迅速緩解疼痛,從而也能夠縮短住院時間。護理效果的提升也能夠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從而幫助護理人員和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用于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護理中能夠更有效改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更快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1] 徐扣萍.臨床護理路徑在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8):232.
[2] 黃丹妮,姜芳芳.護理干預對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6):3226-3227.
[3] 吳艷君,劉 猛,趙建東,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十二指腸潰瘍并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蛇志,2015,27(4):399-400.
[4] 施玉蘭.臨床護理路徑在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32):4606-4607.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4.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