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萍
(海門市第二人民醫院十病區,江蘇 南通 226121)
心理護理在糖尿病腎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楊亞萍
(海門市第二人民醫院十病區,江蘇 南通 226121)
目的 觀察心理護理在糖尿病腎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5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n=16)和干預組(n=19)。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干預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可顯著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療效,值得臨床借鑒和深度普及推廣。
糖尿病腎病;心理護理;應用效果
糖尿病(DM)是臨床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血糖異常是患者的主要特征,機體胰島素分泌或作用機制缺陷為其發病機制。隨著近年來糖尿病發病率的逐年升高,其已經被臨床認定為會對人們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世界性問題之一[1]。若不及時進行科學對癥治療,DM會導致機體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腎病就是DM主要并發癥類型,其會導致患者腎功能出現障礙,隨即導致機體出現連鎖性的功能性障礙現象,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相關研究發現[2],糖尿病腎病患者存在較嚴重的不良心理,這是導致該病致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開展糖尿病腎病治療工作時,還必須強化心理護理干預。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35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5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n=16)和干預組(n=19)。對照組男9例,女7例,年齡37~76歲,平均年齡(58.2±5.6)歲;病程4~15年,平均病程(6.9±1.4)年。干預組男11例,女8例,年齡3 8~7 5歲,平均年齡(57.9±5.3)歲;病程4~17年,平均病程(7.0±1.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相同的糖尿病腎病針對性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胰島素注射、血液透析等。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具體為糖尿病腎病病理知識的宣教指導、日常飲食干預、用藥護理、皮膚護理及運動干預、出院健康指導等;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心理護理,具體為:(1)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心理狀況,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需要保持良好的交流溝通,經常與患者進行談話談心,鼓勵其勇敢的將內心訴求和情感表達出來,建立醫患之間的和諧友好關系,邀請治療效果較好的病例現身說教,幫助其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2)支持和鼓勵患者多于其他病友進行病情交流和討論,盡可能消除其自卑心理和無助感,積極引導患者將內心的焦慮、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宣泄出來;(3)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各種疑問,護理人員必須盡快給予詳細、認真的解答,幫助患者消除對病情和臨床治療的疑慮,介紹糖尿病腎病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減輕患者的緊張、恐懼感,促使其可以積極主動的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4)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心理狀況,制定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并適當進行調整,對患者進行寬慰和安撫,使其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平和穩定的心理。
1.3 護理效果評價
顯效:臨床癥狀及病情在護理后得到控制,大部分癥狀基本消失;好轉:病情在護理后明顯減輕,部分癥狀得到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病情與護理前相比均未見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3]。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 20.0對所有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4.7%,對照組護理總有效率為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n(%)]
糖尿病是臨床多發病,其主要表現多多食、多飲、多尿及消瘦的“三多一少”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隨一定的并發癥現象,其中糖尿病腎病(DN)最為常見,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由于DN是一種需要終身治療的持續性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承受病痛的折磨,所以治療過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現憂慮、煩躁、壓抑等不良心理,其會對臨床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產生直接性影響[4].因此,必須全面了解和評估DN患者的心理狀態,與其保持友好的交流溝通,對其各種不良心理和情緒變化進行密切關注,積極引導其合理消除負性心理的影響,使其保持平和的心理狀態,樹立與疾病長期作斗爭的決心,以達到提高DN的治療效果,改善預后的目的[5]。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心理護理可顯著改善DN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療效,值得臨床借鑒和深度普及推廣。
[1] 趙 莉,馬開顏.心理護理在糖尿病腎病患者透析中負性情緒的應用效果[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10):1665-1669.
[2] 金麗萍,卜海華,劉丹穎,等.心理護理在糖尿病腎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療養醫學,2013,14(12):1123-1124.
[3] 寇菊花,蔡 云.心理護理在糖尿病腎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06(2):191.
[4] 邵珠苓.心理護理在糖尿病腎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3):2612.
[5] 張麗輝.心理護理在糖尿病腎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2):223-224.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4.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