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嫻
(平南縣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貴港 537307)
觀察心理護理在治療產后抑郁的臨床療效
何玉嫻
(平南縣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貴港 537307)
目的 對心理護理對治療產后抑郁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住院治療的產后抑郁癥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心理護理,觀察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護理后,兩組患者抑郁評分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雌二醇、孕酮水平軍交對照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產后抑郁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治療,能夠取得理想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緒,同時可促進體內血漿雌二醇、孕酮水平提高,值得推廣。
產后抑郁患者;心理護理;臨床效果
臨床上,產后抑郁癥屬于常見病,其是指女性分娩后體內性激素、心理變化等因素引發的身體、心理等變化,常以產后1周內首次發病為典型癥狀,造成患者表現出抑郁、悲傷等,嚴重時可幻覺、自殺等精神紊亂[1]。由于此疾病通常均得不到及時的診治,因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尤為重要。本文對我院64例產后抑郁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住院治療的產后抑郁癥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為(29.3±4.9)歲;平均患病時間(1.5±0.5)個月;平均產次(1.3±0.3)次。對照組平均年齡(28.7±4.7)歲;平均患病時間(1.3±0.4)個月;平均產次(1.5±0.4)次。所有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2]:①和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中有關產后抑郁癥診斷相符合;②均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知情同意。排除標準[3]:①患有腦、肝、腎等實質性器官功能障礙者;②吸毒、成癮藥物依賴者;③既往史存在精神病且服用抗鎮靜藥物者;④近期接受過其他抗抑郁藥物治療。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患者病情進行觀察、評估,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護理,通過心理學知識、社會學知識等方式為其講解致病因素,以便減輕負性情緒。同時指導家屬多陪伴患者,適當給予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以提高患者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另外,為其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減少刺激,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促進疾病恢復。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心理護理,內容如下:① 心理療法,采用輕柔的語言、溫和的態度與患者主動交流,通過傾聽、詢問、鼓勵、疏導等方式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促進患者積極配合的主動性。另結合患者家庭多方面的情況實施互動模式,指導家屬給予適當鼓勵和安慰,使其感到來自家庭的溫暖,進而增強信心。并教會家屬在日常生活中多傾聽患者內心想法,盡量滿足其需求,以便消除其苦悶心境和感受到在家人們心中的位置;②認知療法,在產前或產后教會患者掌握自我調節的護理方式,時刻保持愉悅的心情。在家庭成員的幫助下采取支持性語言來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營造良好生活氛圍,避免患者出現消極心態;③音樂療法,結合患者喜好播放舒緩音樂,以調節情緒,減少抑郁,5~10次/d,40 min/次;④放松訓練,在音樂療法的前提下,引導患者做放松鍛煉,如漸進性肌肉放松法,指導患者吸氣時握緊拳頭5 s,當吐氣時緩慢松開15 s,使其感受到緊張、放松,還可對前臂、上臂、肩部、胸部、大腿、腳等多個部位肌肉進行練習。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抑郁情況;觀察兩組血漿雌二醇、孕酮水平變化情況。
根據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對患者抑郁慶魁昂進行評判,內容包括10項,每項分為4項評分,0~3分,當得分≥13分為產后抑郁癥[4]。
叮囑患者空腹狀態下采集5~10 mL靜脈血,離心取上層血清置于-70℃冰箱內保存,待測結果,采用放射免疫法對患者雌二醇、孕酮水平進行檢測,嚴格遵守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兩組抑郁情況
護理后,兩組抑郁癥狀均有所降低,但觀察組最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抑郁情況s,分)

表1 對比兩組抑郁情況s,分)
組別EPDS評分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n=32)14.47±0.3110.95±2.81對照組(n=32)14.57±0.2513.01±2.51 t 1.4203.093 P 0.1600.003
2.2 觀察兩組血漿雌二醇、孕酮水平變化情況
兩組雌二醇、孕酮水平均得到改善,觀察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產科臨床上,產后抑郁屬于常見病,其患病率在近些年逐漸升高,以高知識分子尤為突出,嚴重影響患者心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患者體內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原因是由于妊娠期時期胎盤分泌大量雌二醇、孕酮等激素進入母體血液而引起,并在分娩后降至基礎水平,而這種低性激素狀態易引起神經遞質分泌,加上雌激素受體分布交廣,造成除了下丘腦、垂體以外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影響。另外,雌激素水平下降過快而誘發腦內多巴胺-D的產生,最終導致多巴胺-D受體超敏狀態及其MRNA轉運蛋白含量增加,從而造成患者發生抑郁情緒、行為變化而出現心境障礙。本研究結果得出,兩組分娩后體內雌二醇、孕酮水平均降低,其可能是誘發產后抑郁的致病因素,因而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以便提高產后抑郁的診斷和治療。研究結果證實,通過心理護理干預后,患者雌二醇、孕酮水平均得到升高。
表2 對比兩組抑郁情況(s,分)

表2 對比兩組抑郁情況(s,分)
組別 雌二醇(nmol/L)孕酮水平(nmol/L)觀察組(n=32)護理前28.70±5.652.13±0.57護理后51.73±8.032.79±0.81 t 13.2693.770 P 0.0000.000對照組(n=32)護理前30.63±5.952.01±0.43護理后40.20±6.952.40±0.65 t 5.9172.831 P 0.0000.006兩組護理后t6.1422.124 P 0.0000.038
隨著當前心理學的不斷發展,使得心理護理干預治療逐漸成為臨床上一種新型治療手段。據相關研究報道,心理護理干預在產后抑郁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效果顯著。同時當前醫學領域提出,人是由生物、心理、社會構成的有機體,其中生物、心理、社會三者間存有相互聯系、影響的關系。因而,在產后抑郁患者的臨床癥治療中實施及時、有效、合理的心理護理是關鍵所在。心理護理中的認知療法,可以提高產婦對分娩的認識,進而在分娩后可以自護樹立信心,便于產婦以健康的思想育兒;支持性心理療法,通過鼓勵、支持、安慰等方法幫助患者減少患者負性情緒和不良心里,進而以樂觀的心靈面對未來的生活。本研究結果發現,護理后,觀察組抑郁癥狀有所減輕,且EPDS評分下降,并且體內雌二醇升高,說明心理護理對產后抑郁患者起到肯定治療的積極作用。在心理護理實施后,可以促進患者心理水平提高,增強信心,消除負性情緒,積極的主動配合治療,從而改善了患者抑郁情緒。另外,此方法的實施還有助于患者在日常甚或中逐漸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進行鍛煉的情況下調節體內機體內分泌功能而維持雌激素、孕酮正常水平,使得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總之,對產后抑郁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以取得顯著地臨床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1] 孫寶琳.對產后抑郁癥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8):72-73.
[2] 原 鴻,董秋愛,阮麗美.40例產后抑郁患者心理護理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6):258-259.
[3] 羅 芳.心理護理對產后抑郁癥的干預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11):141-142.
[4] 都 生.心理治療對產后抑郁癥干預效果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4):249-249.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14.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