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梅
(淄博市淄川區羅村衛生院,山東 淄博 255100)
靜脈輸液護理安全管理探討
劉 梅
(淄博市淄川區羅村衛生院,山東 淄博 255100)
目的 探討靜脈輸液護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進行靜脈輸液管理的患者8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護理安全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護理差錯發生率和投訴率明顯要比對照組低,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和護理質量評分明顯要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進行靜脈輸液的護理過程中,運用有效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護理差錯率和投訴率,促進輸液護理安全性的顯著提高,進而有助于護理風險的降低,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靜脈輸液;護理安全;管理探討
靜脈輸液主要是直接通過患者的靜脈將大量無菌的溶液或者藥物注入體內,安全管理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學的管理,能夠針對患者的各種不安全因素提供安全、可靠且及時有效的控制。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靜脈輸液護理安全管理方法,選取了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進行靜脈輸液管理的患者,共80例,以其作為分析對象,全部患者給予安全管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進行靜脈輸液管理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根據入院時的編號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觀察組年齡35~59歲,平均年齡(45±2.5)歲;對照組年齡40~60歲,平均年齡(51±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和檢測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相關拔針與穿刺的護理,嚴格的遵循醫生的囑托進行用藥。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護理安全管理,針對輸液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事件,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查閱和以往經驗的結合,根據實際情況將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下來[1]。
(1)護理安全管理小組的組建:由經驗豐富和知識專業的護理人員組成小組,上崗前均經過嚴格的培訓,對靜脈輸液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和護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都有十分的了解,對待工作具有非常高的積極性和依從性。
(2)穿刺之前,護理人員應該與患者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進而將患者情緒上的緊張慢慢的消除,還可以給予適當的語言鼓勵。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將各種風險以及該病的相關知識等都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詳細的講解,使他們能夠熟悉患者的病情,能夠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3)穿刺成功以后,將輸液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詳細的告知患者,如大幅度的肢體運動應該盡量的避免、強化對輸液管的保護避免出現擠壓的情況、患者在如廁時應該需要家屬或者護士的陪伴[2]。
(4)在輸液過程中對穿刺的部位和輸液管的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檢測,及時處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異常情況,如回血、過快或者過慢的滴速,主動詢問患者不適的情況,患者的需求應該盡量得到滿足。同時,對患者在輸液過程中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觀察,如面色、脈搏以及呼吸等,如有發現異常則應該馬上停止用藥并將情況如實告訴醫生。妥善做好各種應急準備,以便于及時控制和處理患者的病情,在此基礎上促進護理風險事故的有效降低。
(5)最好輸液環境的凈化和消毒工作,確保輸液能夠在一個清潔和無污染的環境中進行,以此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環境因素所導致的輸液污染,相關護理人員在配藥輸液的過程中需要佩戴口罩,室內人員的流動要盡量避免,對床鋪地面進行及時的清掃,被服要經常更換。同時,患者不要帶著液體在公共場所活動,如室外和衛生間等,液體要盡可能的避免陽光進行直接照射,針對那些需要避光的則應該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予以保護;針對輸液中所消耗的相關器材,醫院必須使用那些經過嚴格檢測和國家統一標準文號的輸液器具,在使用完一次性輸液用品以后需要對其進行統一的回收和毀型處理,尤其是那些疑似傳染病或者是傳染病人是接觸過或者使用過的輸液用品,需要就地進行消毒滅菌和焚燒處理。
(6)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就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服務意識培養和良好溝通和交流的培訓,從而有助于護理人員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在此基礎上建立良好和諧的醫患關系。強化對相關護理人員的安全管理,使其能夠充分的掌握法律法規方面的重要知識,鼓勵和提倡護理人員能夠將業余時間好好的利用起來,通過進修或者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增加自身在護理知識方面的專業素養以及實際護理操作水平的顯著提高。
1.3 評價指標
統計患者的護理差錯和投訴的次數,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和護理質量評分進行客觀、公正的比較[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件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差錯發生率和投訴率
觀察組的護理差錯發生率和投訴率明顯要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和護理質量評分
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和護理質量評分明顯要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差錯發生率和投訴率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和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和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s)
組別n滿意度評分(分)護理質量評分(分)觀察組4099.2±7.898.5±5.8對照組4095.6±5.390.2±6.7 t-2.25855.5411 P -<0.05<0.05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提高了對于健康知識的認識,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劇,進行靜脈輸液的患者越來越多,為此,強化對輸液的安全管理至關重要。當下,醫療環境相對比較健全,相關護理人員必須嚴格的按照各項操作規程和查對制度,能夠熟練的掌握相關的護理對策,以此來為輸液安全和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重要的保障。護理安全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在現階段的臨床護理當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護理人員能夠在目前確定下來的各種風險治療行為的基礎上制定有效的干預護理干預措施,從而將最大限度的降低護理風險。靜脈輸液作為一種創傷性的治療方法,在臨床上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是護患糾紛發生最多的環節,其具有給藥迅速和起效快等方面的優點,但是患者在用藥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經常會出現一系列的不良事件,如管道的堵塞、皮下血腫以及針頭的脫落等,如果不強化安全管理,則極有可能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經濟損失,更有甚者還會導致醫療糾紛,為此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相應的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至關重要,除了能夠為安全治療提供重要的保障以外,還能夠促進護理滿意度以及效果的顯著提升[4]。經過本次研究,觀察組的護理差錯發生率和投訴率明顯要比對照組低,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和護理質量評分明顯要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進行靜脈輸液的護理過程中,運用有效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護理差錯率和投訴率,促進輸液護理安全性的顯著提高,進而有助于護理風險的降低,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 馬敬華,崔玉慶,王晶晶. 護理安全管理降低靜脈輸液風險的效果觀察[J].護理管理雜志,2014,12(04):286-287.
[2] 翟 琳,劉玲玲.淺談護理安全管理對降低靜脈輸液風險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7(08):164-165.
[3] 趙 婷.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與效果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2(26):4019-4020.
[4] 李 鳳.門診靜脈輸液護理的安全問題和應對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5,38(26):178-180.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14.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