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龍++林晶晶++肖晗+++張景陽
:抓黨建是最大的政績。請問在縣級層面,您認為應該重點抓什么、怎么抓?
余學武:怎么抓黨建,黨章有規定,黨規黨紀很明確,從中央,到省委、市委,也有頂層設計和安排部署。因此,作為”一線指揮部“,縣委工作的關鍵在于不折不扣地落實落地。
:那么,紅安是如何結合地方實際的?
余學武:說到底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尋找黨建工作的突破口。在2014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中,紅安就開展了深入調查研究,以圖找到我們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這一過程中,我們收集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怨所恨,梳理出了1萬多條問題,歸結出11個大類。當時反映的這些問題,包括對群眾冷漠、大吃大喝、吃拿卡要等。同時,堅持大課題、小切口,以這些具體問題為切入點,又站在全局的高度,我們設計了一套在縣級層面如何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工作體系。之后,紅安召開了萬人動員大會,參會人員是各級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出臺了《中共紅安縣委關于新形勢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若干意見》,被媒體譽為全國縣級史上最嚴的“從嚴治黨令”,會議明確了縣委從書記到常委,以及各部門、各單位黨委(黨組)書記和班子成員的責任與任務。比如,組織部門重點是加強干部的教育管理考核,紀委著重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扭轉各種不良風氣。
:這一全面從嚴治黨的工作體系,具體是哪些舉措?
余學武:具體說,就是 “從一到十”工作體系,比如有一個“四零要求”,公款送禮“零支出”,村級招待“零費用”,公職人員服務群眾“零障礙”,執行禁令“零容忍”;“五大教育”:忠誠教育、敬畏教育、使命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十個一律:明確十個方面失責、違紀問題,一律從嚴從快處理。縣委旗幟鮮明,態度堅決,毫不含糊,對違紀行為堅持“零容忍”。我們堅持每日巡查、每日通報、每日曝光,對巡查發現的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并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僅2015年,開展作風巡查393次,發送短信11萬余條,通報106個單位,處理處分55人。
:我們看到,紅安的許多措施都是首創,比如村級招待“零費用”、黨員干部中餐不飲酒等等,出臺之時,社會上很關注,議論也較多。請問,是什么原因促使紅安敢于出頭?
余學武:這源于紅安精神的基因傳承,敢打第一槍,善打第一槍。當然呢,這個“敢”與“善”,首先建立在黨的總體政策原則之上,然后源于省委、市委要求紅安縣爭當全面從嚴治黨示范縣,起示范引領作用,第三是我們結合實際情況,凡事講究實事求是,不怕爭議,敢拼敢試。
以我們出臺的精準扶貧醫療扶助“4321”模式為例:核心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貧困戶住院費報銷從60%提高到90%;二是貧困戶當年自費部分超過5000元政府兜底;三是所有的手續不要群眾跑,均由政府機構幫辦。當時,縣 “四大家”在開會時也有爭議,出臺后有一些人質疑,政府能不能兜底,資金會不會透支?
這一政策是基于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困難。經過精準調研,我們發現,貧困戶中61%的人口,69%的戶數都是因病致貧。61%人口中的30%,可經治療恢復勞動能力,從而成為家庭脫貧的中堅。其實,他們中的許多家庭,不僅是經濟貧困,更重要的是精神負擔重。健康,是他們脫貧致富的希望。同時,按這一政策執行,政府投入僅僅增加2000多萬元,而且在每年縣級財政5-7億元的扶貧整合資金中所占份額并不大。
另外,有人異議,這個政策會不會導致老百姓一病就住院,小病大治,過度醫療呢?首先,紅安出臺了科學配套的相關制度。其次,困難群眾不會如此,即使是政府兜底,住院期間的護理、吃住等等,也是要花錢的。
: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目前效果如何?
余學武:通過兩年多的實踐,黨員干部在思想作風、干事創業上實現了“四個轉變”,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態:一是紀律規矩意識更強了。原先紅安基層群眾曾這樣形容鄉鎮干部“走讀”之風。“政府關了門,干部回了城,群眾要辦事,鎮里不見人”,如今,上班遲到早退、脫崗串崗、中餐飲酒、抹牌賭博、鄉鎮干部“走讀”等現象基本消失。二是干事創業激情更高了。通過考核激勵和督查問責,干部精氣神更足了,更能打硬仗了。三是經濟發展環境更優了。群眾最明顯的感受是行政服務大廳的辦事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以前好幾天才能辦好的事情,現在基本上一天就能辦好。干部風氣的改善,也帶動社會風氣的改變,促進了社會和諧。“不散煙,字照簽;不吃飯,事能辦;不托人,能辦成”,這句順口溜在紅安群眾口中廣為流傳。四是黨群干群感情更深了。舉個例, 2013至2016年,紅安進行了5次拆遷工作,五大戰役拆了7000多戶,沒有一個集體上訪,沒有一個越級上訪。不依靠黨組織、黨員干部帶頭干,沒有魚水情深的干群關系,這一成績是不可能取得的。
: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呢?
余學武:習近平總書記講,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黨建不強就沒有戰斗力,發展不好就沒有說服力。抓黨建與抓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正向相關、相輔相成,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不是“要么要么”的關系,而是“既要又要”的關系。我們提出抓黨建、嚴紀律、促發展、惠民生,就是把抓黨建與抓發展統一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與規律同行,與機遇牽手,與時間賽跑,與困難拼搏,讓黨建和發展相輔相成、互促共進。近5年,紅安縣域經濟考核連年爭先進位,2016年在第三類縣市區保持第一方陣,黨政領導班子目標責任考核連續兩年位居黃岡市(10個縣市區)第一名。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當前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進程中,是否遇到新的問題和困難?
余學武:是的。我們的總體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如何解決好干部不敢擔當的問題?今年我們探索重大項目容缺預審和容錯糾錯、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為敢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負責的干部負責。新形勢下到底怎么檢驗一個干部是不是擔當,我們結合實際,提出了“五在”標準,比如在經過深入調研、民主決策,但仍然存在風險、需要決策拍板的時候,敢于講“出了問題我負責”;在面對歪風邪氣時,敢于大喝一聲,旗幟鮮明亮劍;在急難險重、突發事件出現時,敢于挺身而出,大喊一聲“同志們,跟我上”;在利益誘惑、付出與報酬不對等時,堅守“當官就莫想發財、發財就莫要當官”的公權公用原則;在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身心疲憊時,提醒自己“怕苦莫當官、當官莫怕苦”。我相信,有著紅安精神的傳承,我們一定能夠保持紅安永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