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張宇
漂流皮艇緩緩駛向對天河的終點,夏畈村的村民們已在修葺一新的服務站點翹首以盼。為游客提供周邊服務帶來的收入,是身居偏遠山區村民們致富的希望。
而在五十公里之外的城關鎮曹家畈村,貧困戶阮功松和他的包保干部袁秋華頂著高溫,正在火龍果大棚里忙進忙出,干得熱火朝天……
紅安曾是國家級首批重點貧困縣、大別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2017年,是紅安96個重點貧困村、37181戶貧困戶、101643名貧困人口整體脫貧的決勝之年。走訪紅安的田間地頭,記者看到了紅安人在從嚴治黨新形勢下,脫貧摘帽的澎湃激情。
決戰脫貧,看的就是這股精氣神!黨建工作激活紅安人跳動著的紅色脈搏,他們的心因此緊緊凝聚在一起,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一路披荊斬棘,勢如破竹。
一位老支書的轉變
“干了這么多年了,我現在什么都不想管了!”
阮祥珍從曹家畈村支部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本來想著享受清閑,沒想到新任書記阮偉找上了門:“現在村里搞精準脫貧,希望您能包保一家貧困戶,為他們脫貧出謀劃策!”
阮祥珍猶豫著:“這答應了可就又要忙活了。”
曹家畈村曾是個有名的窮村。2011年,36歲的阮偉在群眾們的推薦下,放下生意,回到村里接下黨支部書記的擔子,決心帶領鄉親們走出貧困。
“年輕娃”阮偉愛琢磨:“我們村子小,村干部一共才三人,工作怎么開展?”“靠‘義氣不行,還得靠黨性!”從嚴治黨新形勢下,他把黨建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每月的支部主題黨日學習雷打不動。
再一次重溫入黨誓詞后,老支書阮祥珍終于想通了:“我雖然不是支書了,但還是一名有著44年黨齡的老黨員啊,黨員就應該作示范、當表率!”
阮祥珍想盡了辦法,為自己包保的貧困戶一家三口謀到了滿意的工作,讓他們順利脫貧?!八麄儸F在收入比我還高些咧!”阮祥珍笑著說道。在他的帶動下,村里的二十多個黨員也紛紛行動了起來。
黨員示范在前,實現脫貧攻堅有了堅強“后援”。曹家畈村建筑公司、材料供應公司、物業服務公司三家公司相繼掛牌成立,五年來實現產值1300余萬元。2015年末,結合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以貧困戶為社員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迅速成立,流轉土地200余畝,建起了蔬菜大棚、精養魚池、農家菜地,使貧困戶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到了2016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從2011年的46戶銳減到21戶。
自從全面推進基層組織建設“整縣推進”工作以來,紅安真正將黨建工作的觸角延伸至了基層最末梢,為精準扶貧積蓄了內生動力,也讓全員上陣參與扶貧包保有了堅實基礎。紅安縣規定,凡是享受財政供給的國家工作人員都要參與扶貧包保,三年包戶任務一次分解,分年度完成。正是他們,將腳印留在了田間地頭,讓脫貧攻堅向前向深推進。
一次認錢不認人的招標
“我們認錢不認人!”紅安縣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夏畈村會議室,一群人圍坐著,每個人的面前都放著一沓厚薄不一的人民幣。
這是夏畈村2016年村辦旅游服務公司的競標現場,圍坐的全是本村村民,他們正在現金競標村里旅游服務項目的經營權?!敖^不能因為哪個關系硬就讓哪個承包!”夏畈村黨支部書記秦基友說,從嚴治黨已滲入夏畈村的大小事務。
地處“深山老林”的夏畈村,全村62戶人家曾經有43戶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2006年,紅安引進湖北紅平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在夏畈村開發對天河漂流項目。看到了脫貧希望,村支書秦基友帶頭出資5萬元,創辦夏畈村旅游服務公司,開辦餐飲店、澡堂、售貨亭,成立漂流工程組、運輸車隊、看護隊和清潔隊。
可到底澡堂給誰承包,照相業務又給哪個經營?秦基友和村“兩委”班子想出了投標競選的主意。可是這種新鮮的模式推廣起來并不算容易,秦基友反復宣講從嚴治黨新政策,還讓黨員帶頭做示范。秦基友告訴記者:“我們開黨員大會,還會邀請群眾列席,讓他們知道黨員干部在干什么。”很快,大家紛紛響應。
“如今咱們村,有開澡堂的,有照相的,有跑運輸的?!毕念泊甯敝魅伟锷礁吲d地說,“村民人人有事做,貧困戶個個有錢賺,日子過得有滋又有味!”
“確保每個貧困村有1-2個主導產業,每個貧困戶有1-2個增收項目?!逼呃锲烘傸h委組織委員劉波向記者介紹,紅安現在建立健全了產業扶貧政府引導、企業帶動、銀行支持、保險參與、農戶主體的“五位一體”幫扶機制。
目前,紅安已組織248個市場主體帶動18521戶貧困戶增收致富,已簽訂幫扶脫貧協議書436戶,帶動了貧困戶月增收1500元以上。
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近兩個月,夏畈村來了一群人,他們挨家挨戶地敲開貧困戶的門,一邊不厭其煩宣講脫貧攻堅新政策,一邊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他們正是進駐夏畈村的“萬千”工作隊。
計劃摘帽的日期近在咫尺,紅安脫貧攻堅的戰場沒有硝煙,卻早已擂響了戰鼓。
5月15日,紅安全縣各部門、各單位抽調2076名精干人員,組建工作總隊和工作隊兩大專班,全面開展“萬人幫扶,千人駐村”的“萬千活動”,帶動全縣近萬名黨員干部,實行每周“五天四夜”常態化駐村幫扶。
“每天早上六點半,我們都還沒上班,工作隊的干部們就開始工作了?!比顐タ吹搅恕叭f千”工作隊干部們決戰脫貧的精氣神。
送錢送物,不如建一個好支部。在“萬千”活動中,紅安將基層黨建“整縣推進”工作作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基礎性工作,探索建立“黨組織+精準扶貧+黨員群眾”脫貧模式,切實把黨組織打造成為脫貧攻堅的“紅色引擎”。
讓從嚴成為常態、擔當成為習慣,工作隊通過“幫建陣地、幫選帶頭人、幫管黨員隊伍,促村強民富”的“三幫一促”措施,指導督促駐點村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求。
這天,二程鎮靜居庵村的貧困戶周尚華找到了駐該村的扶貧工作隊隊長黃中冉。聽說黃中冉是紅安縣工商局紀委書記,周尚華想向他咨詢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事?!霸瓉硭窍胙s同村的村民一起,建一口魚塘,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秉S中冉看到了紅安貧困戶對共赴致富路的渴望。
在脫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紅安人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抓手,借鑒軍事化作戰理念,層層立軍令狀、掛作戰圖,建立工作、督辦、考核、獎懲四項機制,決戰脫貧攻堅,不勝不休。
從嚴治黨新形勢下,紅色脈搏激發著紅安干部清廉為官、事業有為的精神富礦,也讓紅安黨員們澎湃著干事創業的豪情,他們正帶領著老區人民,奔向脫貧致富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