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鞏鞏++龔華夏
“你們黨員天天學習,學出什么東西來了?”
“扶貧是政府的事,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做,我們能起什么作用?”
面對老百姓的疑惑,江陵縣熊河鎮黨委意識到,以學習為主要手段、缺乏針對性和實踐性的教育管理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組織生活的單一化、模式化正在消磨農村黨員和群眾的積極性。由政府主導的精準扶貧工作正面臨著唱“獨角戲”的窘境,扶貧措施不多、力度不強、效果不明顯,成為制約工作開展的“王屋山”。
愚公移山怎么移,能否把“兩學一做”和精準扶貧有機結合,既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又充分發動集體智慧和集體力量解決精準扶貧的實際問題,熊河鎮黨委經過反復醞釀,決定開展“黨建+扶貧,共圓微心愿”主題活動。
一對一結對 專業問題專人辦
熊河鎮發動全鎮32名機關干部、18家鎮直單位、1個社區、1個漁場、15位村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共241名黨員干部與504戶貧困戶、1516人結成幫扶對子,實現幫扶結對全覆蓋。為使幫扶落實地、產實效,熊河鎮依據分類互補原則,有針對性地分配幫扶對子。身患重病需常年吃藥的,與鎮衛生院結對;缺少技術求教無門的,由鎮農技站包保;留守兒童無人看護的,請小學、中學幫扶……
原南橋村孔震東因車禍左臂致殘,喪失勞動能力,妻子在家務農,兩人還有一個正在上學的女兒,家徒四壁。熊河郵政分局為其制定了四條幫扶方案:一是協助孔震東申請危房改造資金;二是協助他參加縣里的扶貧勞動就業培訓,幫助他在縣內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三是協助孔震東女兒申請國家助學金;四是給他們送一桶農藥,解決種地缺農藥問題。
孔震東激動地表示,這些都是幫助他和家庭走出困境的實事,看到郵政分局的同志們能從他的家庭實際出發,積極想辦法,他感覺生活又有了希望。
心與心牽手 微心愿凝聚大愛
“黨建+扶貧,共圓微心愿”主題活動共搜集到貧困戶“微心愿”361個,已經實現305個,正在辦理的有56個,涉及金額14余萬元,受到廣大群眾交口稱贊:“政府辦了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大好事。”
原三江村曹正文和老伴年逾七十,喪失勞動能力,長子身故,次子已過而立還未成家,獨自在外打工。老倆口家里的煤氣罐很早就沒有了煤氣,但家里沒有勞動力,送煤氣罐的師傅又沒有上門,只能燒柴火灶做飯。永興中學幫扶小隊給他們送去滿滿一罐煤氣后,老倆口笑得合不攏嘴,直夸:“你們給老百姓辦了實事,你們就是我們心里的好黨員。”
黨建+扶貧 雙推進獲得雙贏
抓黨員教育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文件里、書本上、會議中,更重要的是發動黨員參與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調動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強化身份意識和責任意識。
財政所的鐘世名為幫扶對象完成“微心愿”的那天下著大雨,他笑著說:“雖然身上冷,但我的心里是火熱的,我現在的心情就跟入黨宣誓那天一模一樣。”
“黨建+扶貧”雙推進,不僅讓工作取得了進展,獲得了雙贏,也讓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熊彭村彭桂蘭的奶奶抓著大學生村官、黨支部副書記孔雷的手,久久不肯松開。她流著淚說:“我信了一輩子共產黨,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