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街
茶港社區黨支部書記 葉瑋
實行社區治理與創新改革后,茶港社區所有行政事務回收到水果湖街行政事務中心,社區僅提供12項代辦服務及常規性服務。
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社區以黨建為引領,著力打造人文文化與未成年人教育兩大品牌,以每周一至周五的愛心托管服務為基礎,做到天天有主題活動、月月有精品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在職職工走進社區,服務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文體活動。
★ 擴大志愿者服務隊伍。茶港社區重新打造黨群服務中心,在每層樓都引進一個社會組織,為居民提供專業化、標準化、高品質的服務,促進社區和諧發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活躍的居民群從當初的24人發展至今天的1000余人,志愿者隊伍從當初的兩三支發展至如今的10支隊伍。每次活動的策劃、人員統計、場地安排均由志愿者承擔,并由社會組織的專業社工和專職老師提供標準化服務。
★ 充分發揮“三方聯動”優勢。茶港社區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將社區網格員從繁瑣的工作中脫離出來,真正走進網格,了解民情民意,解決實際問題,發掘人力、物力資源,為社區志愿服務輸送資源。
★ 成立大黨委共建社區。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下設任務清單、微心愿認領清單,與各共建單位簽訂共建協議書,號召在職黨員紛紛走進社區,認領微心愿,實現共建任務,他們為社區80余戶困難家庭實現微心愿、對10戶特困家庭進行結對幫扶,讓社區黨建共建之花綻放。
——且聽書記怎么說
武重社區自始至終強化黨建引領,激活紅色細胞發揮作用,充分運用社會組織的力量,為轄區居民提供精準化服務。
★ “1+1+N”的服務模式幫扶全覆蓋。“1+1+N”指通過“1個網格員、1個物業樓棟管家、多個黨員志愿者”定期巡查、互通信息,而建立的一種新型服務制度,是武重社區黨組織聯合高地物業黨支部推出的對轄區內空巢、獨居老人進行幫扶的紅色暖心服務。
目前,水果湖街武重社區實行“1+1+N”服務模式全覆蓋,服務人群已經達到100余人。
★ 與轄區黨支部開展共建。我們成立社會組織臨時黨小組帶領組織成員開展社區服務,如與實驗小學黨組織共建,開展“社校”互動,將學校的課堂開進社區,為孩子們提供綜合素質教育,讓資源共享。與此同時,社會組織資源也進入學校,定期為孩子們提供應試教育以外的課程,受到家長、學校與孩子們的好評。
★ 社會組織精準化服務。我們積極扶持和培育本土社會組織,如藝境兒童工作坊為我社區兒童提供全年的綜合服務項目,其中有繪本插畫、音樂劇、書法、圍棋等培訓班及寒暑假托管班,新竹藝術中心開展了周日英語角、周四合唱團、周二鋼琴秀、半月公益行等活動,光裕傳媒有周六免費影院,武重養老中心每月還有愛老生日會、定期義診、定期義剪、陪伴服務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形成良性社區服務體系。我們形成了“社會組織——社區活動——志愿者——公益活動——公益項目”的服務體系,目前通過專業社工介入的服務項目有“社區公益集市”“你書我畫益同行”“暢想老吾老 草根領袖議事廳”“抱團益路行”等服務項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