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青木 陶短房 ●陳一 柳玉鵬

“噩夢般的勝利!”德國《圖片報》25日的這個標題顯示出德國人對此前一天的大選結果的復雜心情。雖然現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基民盟和基社盟)保住了議會第一大黨的位置,使得默克爾能第四次擔任總理,成為繼前總理科爾之后擔任領導人職位時間最長的人之一。但是,基民盟、社民黨等執政聯盟的傳統大黨得票率大幅下滑,右翼選擇黨“意外”成為議會第三大黨,令德國和歐洲媒體感到震驚,認為“德國來到轉折點”。選擇黨領導人高蘭德宣稱,該黨將會“狙擊”默克爾,在議會發起成立委員會調查其當年允許百萬難民進入德國的政策。不過,24日晚和25日,德國柏林、漢堡等地都出現抗議選擇黨進入國會的游行。而選擇黨兩主席之一的佩特里25日突然宣布不加入該黨聯邦議院黨團更是震動德國政壇。英國廣播公司(BBC)稱,盡管德國人對選擇哪個政黨陷入掙扎,但作為領導人的默克爾一直扮演著德國乃至歐洲的“穩定力量”,這恐怕是她獲得最多支持的原因之一。
勝利背后最糟糕的結果
德國《圖片報》25日稱,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以33%的選票保持了聯邦議院第一大黨團的位置。這樣,默克爾預計將成為聯邦德國戰后歷史上第二位連續4屆完成總理任期的人。在此之前,只有“統一總理”科爾曾有過這一壯舉。不過,報道稱,默克爾沒有理由慶祝。勝利的背后是最糟糕的結果。她的政黨的支持率比上一屆足足少了8.5%。這是一場“政治地震”。議會另一大黨社民黨支持率甚至下滑到20%,更創造了二戰后的最差紀錄。而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選擇黨首次進入聯邦議會,并成為第三大黨。引人注意的是,根據民調,有超過100萬支持聯盟黨的選民“倒戈”支持選擇黨。
“德國大選結束后,默克爾抵達聯盟黨總部時,顯得疲憊不堪、沒精打采?!盉BC稱,24日晚在面對等候已久的場內支持者時,默克爾勉強對著媒體鏡頭擠出了一個笑容。臺下的掌聲與歡呼聲也顯得有點虛,因為這場勝利并不符合她與基民盟的預期。此次大選,是基民盟在默克爾領導下12年來成績最差的一次。報道稱,這很可能是她決定向上百萬難民敞開國門的結果。
“我們正處于暴風雨時期,所以我呼吁大家承擔責任?!蹦藸?4日晚發表講話時也充滿了擔憂而非勝選的喜悅。她強調,“德國政府的穩定是最重要的”,她還發誓要建立一個可靠的執政聯盟,因為德國“未來有很多任務要解決”。
盡管默克爾承諾為德國組建一個穩定的政府,但目前德國執政聯盟的伙伴社民黨,已明確表示將不再與聯盟黨組成“大聯合政府”。因此,聯盟黨將不得不與自民黨及綠黨等小黨組建之前從未合作過的聯合政府。德國電視一臺稱,這三黨聯合執政并不容易,三黨對難民政策、減稅乃至于與歐洲進一步整合等問題,主張不盡相同。此外,聯盟黨內的爭端也在加大?;衩撕徒忝命h基社盟之間因為難民及歐盟政策存在極大分歧?;缑酥飨瘽苫糍M爾要求收緊難民政策。這些都意味著聯合政府的未來將“格外脆弱”。報道稱,不同于2013年,默克爾已經不再是“團結德國”的總理。據基民盟內部人士透露,甚至到圣誕節前,聯邦政府可能也很難正式成立。
與基民盟黨部勝選后一片“慘淡歡呼”的景象不同,一直以“反移民”“反歐盟”作為政策目標的選擇黨支持者近兩天來歡呼不絕。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5日稱,德國選擇黨獲勝后,該黨領導人高蘭德向支持者表示,該黨將會“狙擊”默克爾,“奪回我們的國家與人民!”“我們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信守承諾,發起成立一個委員會調查默克爾。”他稱,默克爾2015年讓百萬移民進入德國的決策不合法。該黨另一位候選人威德爾則放言,2021年,選擇黨將誓奪德國聯邦政府主導權。
與此同時,在柏林等城市,這兩天都有許多示威民眾在選擇黨舉行慶典的俱樂部外游行,抗議者高喊“納粹滾蛋”和“整個柏林都痛恨德國選擇黨”等口號。
歐洲的政治地震和穩定力量
“早晨一醒來就遇到歐洲的政治地震?!庇睹咳锗]報》稱,對于德國的鐵娘子默克爾來說,這場選舉實際上是一場政治地震。對于一個已執政12年的領導人來說,獲得的選票只勉強達到全國選民的1/3,這很難說是對她的響亮的支持。現在,她的未來以及德國的穩定當然都讓人產生了疑問。報道引述歐洲歷史學家的話稱,自二戰以來,這還是右翼民族主義政黨首次在德國議會中贏得大量議席。投給選擇黨的德國選民中有近1/4對現狀不滿。到底哪兒出了問題?有兩件事搞砸了這次選舉:大量的移民和民眾收入增長停滯。報道稱,很多德國人覺得自己被繁榮的國家“拋在了后面”。盡管德國對外貿易出口仍在增長,但在歐元弱勢和工資增長停滯的影響下,對融合那么多新來者所帶來的巨大成本的不滿也在上升。
《愛爾蘭時報》稱,雖然選舉結果使默克爾政府得以延續下去,但德國政治已出現關鍵變化。默克爾成為了選舉的勝利者,保證了自己的第四個任期。對于德國的第一位女總理以及來自德國東部的第一位總理而言,這顯然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作為歐洲不可或缺的領導人,她的成功也被廣泛地歡呼為這樣一個信號:主張進步的中間路線、拒絕迎合民粹主義的分裂口號的候選人仍然有巨大的支持率。但對默克爾來說,勝利被復雜的選后政治格局所稀釋了,這將對她的領導力構成嚴峻考驗。
“對默克爾政策的懲罰”,德國新聞電視臺25日稱,德國選擇黨成立才4年,其宗旨是反對歐元、反對移民和難民。而選擇黨的崛起,與默克爾政府的政策息息相關。選擇黨第一次民調支持率大漲是在歐元區危機時。德國不斷向希臘等國援助,導致民眾不滿。第二次支持率大漲則是難民危機,默克爾敞開邊界,歡迎難民進入,引發民眾反對潮。未來,歐盟的改革也將牽動德國民眾對默克爾的態度。這成為新政府不可預測的問題。
“西方世界的頭號聲音”?
“最近我們在英國、法國、美國看到了相當多的戲劇性選舉。與那些選舉相比,這次德國大選在國際媒體上產生的頭條新聞很少,但它對世界同樣重要?!泵绹芯€電視新聞網(CNN)在題為“為什么德國大選對世界很重要”的文章中稱,對美國來說,德國是美國最堅強的盟友之一,但默克爾不是特朗普的粉絲,而是他的主要挑戰者。因此選舉后的美德關系仍會很緊張。對歐洲來說,德國就像校園里的大個子。它是歐盟最大和最強的經濟體。與法國一起,作為歐盟政策的驅動因素和脫歐談判中的強大參與者被廣為人知。
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稱,如果默克爾干完第四個任期,那么她將領導歐洲最強大的經濟體長達16年,使她成為自前總理科爾以來歐洲大國執政最久的人。她已經同3位美國總統、4位法國總統、4位英國首相、6位意大利總理和7位日本首相共事過。她帶領歐洲應對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反對俄總統普京吞并克里米亞,拒絕關閉德國邊界,主張接收難民。報道稱,默克爾的主張可能已成為西方世界的頭號聲音。
“德國應盡快組建一個強大的聯合政府,以幫助塑造歐盟的未來?!睔W盟委員會主席容克25日與默克爾通電話時這樣表示。容克的發言人稱,容克與默克爾通電話時向她祝賀“歷史性勝利”,容克稱:“鑒于全球面臨的重要挑戰,歐洲現在需要一個強大的德國政府,這是一個能夠積極塑造我們大陸未來的國家?!?/p>
不過,在歐洲,也有聲音擔憂,德國選舉結果可能斷送歐洲的未來。路透社25日稱,在1949年以來自己政黨最差選舉結果的打擊下以及面臨著國內更加難以控制的政治格局,默克爾可能被迫放慢自己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道重塑歐洲的計劃。報道稱,在接下來的4年里,默克爾將不得不應對選擇黨所代表的一股更具對抗性的反對勢力。報道引述德國馬歇爾基金會柏林辦公室負責人布洛克霍夫的話稱:“歐元區改革可能是新一屆政府面臨的最重要的政策議題。”馬克龍競選法國總統時承諾“重振”歐洲,這與德國的主張相吻合。但隨著選擇黨在議會中大力反對,更加深度融合的歐洲一體化進程前景對于默克爾的新聯合政府來說,看起來更加具有挑戰性。
25日,德國選擇黨主席之一佩特里突然宣布不加入該黨聯邦議院黨團,震驚政界?!暗聡暋狈Q,佩特里不但是德國選擇黨的兩位主席之一,也一直被視為該黨內部溫和派的標志性人物,與高蘭德等極右派存在觀點不一致?,F在,選擇黨剛“勝選”便內訌,也使得德國政壇未來形勢更加復雜?!?/p>
環球時報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