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宜倫+姜峰
【摘 要】 隨著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發展的主要要素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那么,如何把握這時代的機遇,這是擺在每一位圖書館管理人員面前的課題。本文主要對知識經濟條件下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淺析了知識經濟條件下對圖書館發展方向的思考,提出我國應當加強圖書館人才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用創新的理念去推動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知識經濟 圖書館 新興管理
圖書館作為我國國民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提高全國國民素質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國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基層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社會發展的趨勢明確現代圖書館發展的方向,使基層圖書館更好的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
一、圖書館組織結構的發展方向
當前我國的圖書館發展起源于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式管理模式,建國以后又轉而學習蘇聯模式,圖書館的發展歷程充滿了時代的特色。截止到今天,我國的圖書館管理模式也漸漸自成體系,有了自己比較完整的一套系統,即大致可分為集中制與分散型兩大模式,國內的圖書館大多采用這兩種模式,或者兩種模式的結合體。我國圖書館的組織結構大致可分為公共圖書館,教育系統圖書館及科研系統圖書館三個大類,三個大類依照同一套管理模式運作,其服務對象均局限于各自的系統內部,也就是各個分系統彼此之間缺乏交流與聯系,無法彼此協調,這就造成各自的資源不具備流通性,無法達到相互彌補各自缺點的目的,這樣就對各自的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社會與廣大受眾對知識的渴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井噴態勢,知識爆炸,信息爆炸無時不在刺激著大眾的眼球與神經。這些需求對知識與信息提出強烈的交流共享意愿,然而我國現行的圖書館運行機制與這一主流意識明顯出現了背離,甚至是阻礙了圖書館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加強各類圖書館之間的合作交流,實現信息與知識的自由共享,各類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成為了當前圖書館發展的首要問題。
圖書館行業只有改變原有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模式,進行自我更新,主動接納對圖書館行業擁有極大助力的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進行全方位的系統內部業務重組,將原來那種悠閑而又略有些拖沓的工作更正過來,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使之與時代接軌。這樣才能讓圖書館行業找到適合自身生存及發展的道路。圖書館應當作為社會知識與信息的配置主體,因而圖書館組織機構就必須得創新,使自身進化成為學習型組織,跟上時代的步伐,成為引領社會知識信息的橋頭堡。圖書館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建成完備的數字圖書館,而要建設比較規范的數字圖書館,僅靠原來的圖書館設備與人員是遠遠完不成任務的。要建成數字圖書館不僅需要信息技術的軟件支持,另外網絡電信的硬件支持同樣必不可少,因此圖書館還需要網絡電信部門以及數據庫產業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作。
二、圖書館的新興管理模式
我國原有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是由行政指令指導圖書館運行,圖書館由于其直接領導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各類圖書館之間為平行關系,互不隸屬,圖書館行業是由政府全額撥款的公益性行業。圖書館關鍵在于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在不久的將來,圖書館之間將是激烈的競爭關系,而掌握了信息與知識的人就成為了各大圖書館必須要爭取的重要資源。圖書館管理要注重以人為本,要堅決取締以往那種刻板,生硬的管理模式,充分考慮從業人員的需求及愿望,努力營造一種自由,開放的工作氛圍,并且充分激發從業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出每一位從業人員的潛能,尊重他們的勞動及創造。同時應注重對從業人員的再教育工作,讓他們得到更新自身知識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接觸到圖書館行業的最新前沿科技知識,,讓他們能夠自發投入到圖書館管理行業中來,成為以后圖書館管理工作的中流砥柱。
三、圖書館管理政策的規范化
我國自建國以來正式出臺的圖書館管理政策不多見,這就使得圖書館管理變得有些單薄。圖書館管理行業在發展過程就在所難免受到了政策方面的制約。因此為了彌補政策依據的不足,圖書館管理行業就必須得加強行政手段,并依照現行制定出近四十個相關標準,對現行的圖書館管理工作進行對照執行,并且積極與相關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將執行情況及時與管理部門交流使之能夠充分掌握這些標準的執行情況,這以后的修正與補充提供充足的實踐依據。
四、圖書館社會職能的研究
以國內外的文獻資料記載,圖書館主要具有四項社會職能,首先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其次是開展社會教育;第三是傳遞科學情報;最后是開發智力資源。這四項社會職能精確地歸納了圖書館的功能與存在價值。在這個充斥著信息爆炸,知識爆炸的時代,圖書館如何保證自身的社會價值不失,不被其他行業所取代,就必須得研究新的時代中如何強化上述四項社會職能,使之與新時代協調接軌。網絡時代不是圖書館行業的終結,相反它是圖書館行業一個新興的增長點,它為圖書館行業的大力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需求與助力。
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及管理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的。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的大力發展催生出了全新的數字圖書館,而為了適應這種全新的圖書館體系,舊有的管理模式必將被全新而又科學的管理模式所取代。而可以預見今后的圖書館將會向著聯合一體化,網絡化,個性化方向發展,甚至在家里就能將分散于世界各大圖書館中的文獻全部收集一體,這將極大提高文獻資料的資源利用率,同時也方便了使用者,極大節約了其查詢資料的時間。總之今后的圖書館將會成為人們網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 知識經濟環境下大學圖書館的職能轉變,楊海燕,《圖書與情報》,2010
[2] 知識經濟視野下高校圖書館服務職能的演進,詹玉蘭、胡紅兵,《現代情報》 ,2013
[3] 知識經濟環境下圖書館的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研究,劉宇清、徐寶祥,《情報科學》,2006
作者簡介:劉宜倫(1991.1-),女,山西長治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圖書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