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鋒
提高課堂效率是教學的永恒主題。課程改革、考試改革的不斷深入,給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新課題——如何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顯著提高課堂效率。講評課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政治教師要面對而又必須處理好的課型。近年,筆者在開展思想政治講評課教學上做了積極有效的研究和實踐,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性。
一、思想政治講評課的分類和特征
思想政治講評課從形式上可分為習題講評課和試卷講評課,從內容上可分為掌握基礎知識講評課和能力提高講評課。習題講評課主要是指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上對學生學習水平的檢測所進行的講評,這在日常教學中有所滲透。試卷講評課作為政治講評課最主要的形式,是教師必須研究和實踐的課型,它是指學生在接受某種程度的學習,參與相應程度的測試后,教師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學生的測試情況展開的教學活動。單元測試講評課、階段性測試講評課、終結性測試講評課、升學考試模擬測試講評課、知識專題講評課、能力專題講評課等都是政治教師經常開展的試卷講評課類型。
試卷講評課具有下列特征:(1)整體性。試卷講評課的內容是某種學習程度測試內容的講評過程,是對學生進行一次完整系統的檢測過程。(2)效益性。開展試卷講評課就是要解決學生在測試中暴露的問題,使學生通過參與教學后能夠及時查漏補缺,修正失誤,也使學生拓展思維,提高知識遷移能力,為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打下更堅實的基礎。(3)導向性。發揮試卷講評課的導向功能,是政治教師的追求,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
二、實施思想政治講評課的有效策略
以往的試卷講評,大多是教師在前面逐題講解,并報出正確答案,學生只是單純地聽和記,按部就班地依照教師提供的“標準答案”訂正。這種講評充其量只能算是“校對式”講評。結果是學生對錯誤印象不深刻,類似的錯誤日后依舊屢次重犯。有效的試卷講評課,就是通過“分析反思、查漏補缺”總結經驗,通過“理解知識、熟練技能” 鞏固知識,通過“拓寬遷移、揭示規律”提高能力。
1. 通過“分析反思、查漏補缺”總結經驗
一是要做好學生測試情況的分析,找準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做好每次測試的分數統計工作,這是上好思想政治講評課的前提條件,為了追蹤學生掌握每個知識點的進展情況,需作一份詳細的得分統計表是有必要的。統計表可按照試卷結構來進行設計,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進行統計。根據學生的得分統計制定評講的內容和方式,確定教學的重點。
二是要做好學情分析,了解學生對講評課的認識、要求,暴露教學問題,使講評課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了解學生對講評課的認識和要求是上好講評課的重要基礎。一次考試,不僅能檢測出學生學習的成績,還能檢測出老師教學的得失。
2. 通過“理解知識、熟練技能”鞏固知識
試卷講評課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理解知識、熟練技能的目的。首先,教師要分析各個試題考查的目的、所覆蓋的知識點及答題的基本情況,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其次,教師要善于指出試題中所包含的知識內容,以及學生解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典型的錯誤,分析解題錯誤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解題錯誤的措施;最后,幫助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解答較重要的、典型的題目,強化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并從中總結出解題的規律與方法,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通過“揭示規律、拓寬遷移” 提高能力
一是要創設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參與中互動,在體驗中感悟,在訓練中提高。在試卷講評課中,如果通過教師的直觀講評,必然缺乏興趣,教師可以根據試題的難易度分成A、B、C三個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講評,分析得失,由學生相互之間進行點評。二是要落實知識遷移和能力遷移,設計有針對性的補償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學會運用同一知識內容解決不同問題,提高能力。政治講評課缺少學生的解題訓練環節不是有效的課堂,在課堂上有充分的時間,變式,延伸,發散,不僅可以檢測學生是否真正“懂了”“會了”,還可以驗證“取魚之法”是否到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