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香
模擬聯合國 (Model United Nations),簡稱模聯(MUN),是對聯合國大會和其他多邊機構的仿真學術模擬,是為青年人組織的公民教育活動。在活動中,青年學生們通過模仿國際組織的運作方式和議事規則,圍繞重大國際問題召開會議和展開討論。與會者扮演各個國家的外交官,參與到“聯合國會議”當中,親身經歷聯合國會議的流程,通過提交立場文件,闡述觀點和主張、開展政策辯論和磋商、進行投票表決、形成決議文書等,親身感受代表“國家”在聯合國舞臺上縱橫捭闔的巨大魅力。模聯活動集學術性、綜合性、實踐性于一身,帶給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批判性思維的錘練,堅強性格的養成、豐富人脈的建立,是一項極富教育意義的體驗式活動。筆者結合學生參與模聯活動的經歷,發現模擬聯合國活動不僅為青少年學生認知聯合國、拓寬國際視野、感受多邊外交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而且也有利于培養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包括溝通與協調、理解與合作、妥協與讓步等等,學生在參加模聯的活動過程中已經潛移默化地培養與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養。下面,筆者將結合模聯活動的流程來說明。
第一,從學生代表收到會議的第一輪通告起,開始準備會議。這期間,代表一般著手了解會議大體情況,如時間節點、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等;主要用的途徑是網絡。在這一環節學生這就提升了信息素養,即對信息的獲取、加工、利用和創造的能力,提升了利用網絡學習的意識。
第二,組委會發布背景文件與席位分配等詳細信息,此時學生代表對會議的信息也進入了一個深入探究的階段。此時,代表根據已知的世界局勢,確定代表國的國家立場,然后通過閱讀大量書籍、報刊獲取較系統的信息,通過網絡各類搜索引擎、電子文獻等獲取比較零散但具有時效性的信息,將這些信息加以整理,分析,形成自己的信息庫。通常在會議前,會議主席團會設置一些有針對性問題,使代表在此問題上有較明確的切入點。在此環節,我們的學生不僅培養了利用網絡學習的能力,培養了自己利用各種資源進行探究與專研的精神,提升了處理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國家認同意識。學生要更好地代表自己國家的立場發言,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更多的利益就必須真正對本國、本民族具有強烈的情感認同和心理歸屬;對本國當前的社會制度的認可和贊同。這無形中就加強了對自己國家的價值認同與政治認同。
第三,就是會議時間,這是最關鍵也是最考驗代表能力的一個環節。代表們開始與其他國家代表周旋、談判、雙方達成協議,此期間,代表需要運用強大的演說能力、危機應對能力等,在雙方達成條件時,還需運用寫作能力共同撰寫文件,對現有的制度、規則等進行修改。同時,代表們需要明白責任的意義,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引發相應后果,若事情發生了要勇于面對。在此環節,我們的學生不僅要具備辯證思維、戰略思維、全局思維、超前思維和換位思考的能力,還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寬容、互相讓步、互相妥協、合作共贏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抗挫能力。
筆者再細致分析,上升到更高的理論,就會發現“會議時間”這一環節集中體現了政治核心素養中的理性精神和公共素養。理性精神就是人們在實踐活動、認識自我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立、辯證、批評的思維品質和行為特征。學生代表要與其他國家代表周旋、談判就必須不依賴現實權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即獨立人格。雙方經過談判,達成協議,就需要在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場,用他人的視角來思考,用整體的、全局的、發展的觀點來分析和處理問題,即辯證思維;能夠包容共處、相互尊重、開放借鑒,即公共素養。所有這些素養與能力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當然,也有人對模聯活動提出過質疑,認為這不過是小孩子在玩“過家家”。但筆者認為,模聯為我們的學生打開一扇窗子,諸如全球變暖、金融危機、恐怖主義等全球性議題以及饑餓、貧窮、種族歧視等困擾人類千百年的難題,進入他們視野,他們會由此更加關注這個世界,并提出這一代人“讓世界更美好”的主張。通過模擬,使我們的學生感同身受,能夠增強公民意識和擔當,強化責任感和愛國情,激發正能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