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6年隨著營改增的完成,地方稅體系中的矛盾更加突出,主體稅種缺失,地方財力減少,以致地方政府無法充分實現其職能,進而阻礙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完善地方稅體系迫在眉睫,而對于地方稅主體稅種的選擇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了地方稅主體稅種選擇的前提之下對地方稅主體稅種的選擇給出了一定的建議,以期促進我國稅制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 房地產稅 上海 可行性
一、我國地方稅主體稅種選擇的前提條件
1.完善和健全我國稅收法律體系
當前我國大部分的稅收相關法規都不是用法律確定下來的,缺乏法律依據,影響執行效率。所以,在選擇地方稅主體稅種之前,首要任務就是讓我國稅收法律體系更加明確、有系統性。
2.簡化政府層級
我國現在的政府級次存在中央、省(自治區)、市(地)、縣、鄉五檔,但是稅種數量相對偏小,若要將其合理劃分給各級政府使其充分實現職能是不可能達到的。解決這一問題有兩個辦法:一是開征更多的稅種;二是簡化政府級次。開征更多的稅種不符合我國減稅降負的政策,還會引起群眾的不滿,所以行不通;而簡化政府級次不僅符合我國簡政放權的大政方針,還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二、省級地方稅主體稅種的選擇——消費稅
2015年國內消費稅收入總額為10542.16億元,與地方稅收收入相比約是7.8:1,若將征稅范圍放大,并將其全部劃給地方,一定能夠滿足地方的財力需求。并且,消費稅還具備許多地方稅主體稅種的特征。
第一,符合補償原則。對木制一次性筷子、鞭炮焰火等征消費稅是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而環境的污染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根據財力與事權相適應的原則,消費稅應由地方政府負責征收管理。第二,由地方負責更加便捷有效。不同地區群眾消費喜好各有不同,地方政府知曉更細化一些。第三,課征消費稅和地方獲益息息相關,由地方負責可提高其征管興趣和效率。
三、市(縣)級地方稅主體稅種的選擇——房產稅或資源稅
市縣眾多,且各有特色是中國的情況。綜合來看,東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房地產業發達,稅源較充足,所以,應將現行房產稅與其他相關稅種統一為房地產稅,慢慢培養成該地區的主體稅種;而西部地區經濟水平還比較低,不能這樣做,但其土地富饒,物產豐盈,可培養資源稅為主體稅種。
1.房地產稅可行性分析
二零一五年,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以及契稅這五個稅收入總額為14020.88億元,占我國地方稅收收入的比重達到22.375%。而在中東部地區,這個數據更可觀,并且,房地產稅還具備許多地方稅主體稅種的特性。
首先,稅基非常固定。房產和土地都屬不動產,不易挪動,地域性強,因此各個區域間很難出現惡意稅收競爭。第二,收入平穩可持續,對經濟反應適度。房屋、土地是房地產稅的課征基礎,來源有保障,今后房地產業會更發達,與之有關的稅收收入也更有保障。社會對住房的需求不會有太大改變,所以,房地產稅的收入也不會有較大的波動,符合對經濟有適度彈性的特點。第三,滿足受益原則。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和保持社會環境的穩定為市縣級政府的根本任務,而房產和土地的稅收正是它們的資金來源,和當地群眾利益聯系頗深,具備顯著的區域收益性。第四,能夠體現效率原則。房地產稅征稅對象多且分散,受戶型、占地面積等影響,每一處房產的價值也不同,需要實地測查,由地方政府征管,成本更低,更方便,可提高征管效率。
2.資源稅的可行性分析
2015年,我國西部地區石油、天然氣、煤炭、錳礦分別為133921.9萬噸、35033.8億立方米、600.5億噸、8694萬噸,分別占全國的38.31%、67.45%、24.61%、31.47%;森林蓄積量為707936.59萬立方米,占全國的46.77%;土地總面積約為397853.6千公頃,占全國總面積的58.16%。所以,對西部地區的資源征稅,稅基寬闊,可保障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并且,資源稅還具備許多地方稅主體稅種的特征。
第一,稅基較穩定。對挖掘自然資源這一做法征稅,眾所周知,資源就在一個位置,自然而然地挖掘資源也就在那個位置,即稅基難以轉移,就難以發生惡意稅收競爭。第二,收入穩定可靠,對經濟有適度彈性。對于西部地區,資源豐富,稅基穩定,與流轉稅和所得稅的稅基相比,自然資源價值更穩定,能夠保障稅收收入。且社會對資源的需求是持久的,受經濟波動的影響較小,彈性適度。第三,符合受益原則。一個地區的政府通過對資源征稅,不但能夠有效把握本地區資源合理利用,保護自然環境,而且能將這些收入用于本地區公共服務和產品的供給。第四,符合效率原則。不同地區的地理結構、優勢資源各不相同,各地政府掌握的相對全面細致,地方來負責花費更少,還可促進資源利用。
四、結語
2016年隨著營改增的完成,地方稅體系中的矛盾更加突出,主體稅種缺失,地方財力減少,以致地方政府無法充分實現其職能,進而阻礙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完善地方稅體系迫在眉睫,而對于地方稅主體稅種的選擇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了地方稅主體稅種選擇的前提之下對地方稅主體稅種的選擇給出了一定的建議
【參考文獻】
[1] 朱青.完善我國地方稅體系的構想[J].財貿經濟,2014(5).
[2] 孫小童.我國地方稅主體稅種選擇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4.
[3] 賈康.我國地方稅體系的現實選擇:一個總體架構[J].改革,2014(7).
[4] 劉曉紅.中國地方稅體系研究[D].山西大學,2008.
[5] 李羨於.消費稅劃歸地方稅的利弊分析及改革建議[J].地方財政研究,2016
[6] 關禮.構建我國地方稅體系的探索[J].稅務研究,2014(4).
作者簡介:馮若凡(1995—06月—15日)女,漢族,河北人,遼寧大學經濟學院,2017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稅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