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英
時間問題是歷屆學生的普遍難題,因時間雖非物質卻與運動有關,它有自然的變化規律,又有人為制定的規則。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思考,總結出一套解決時間問題的方法——“兩點一線數軸法”。本文即是對此教學的總結,聊以分享和希冀指教。下面以問帶思,循序漸進,用問題說明“兩點一線數軸法”。
一、“兩點一線”——地方時的基準
問題1:甲、乙兩圖(圖1)中的陰影表示黑夜,經線間隔相等,將A、B、C三點的地方時填在下面表中(表略)。
問題2:根據下圖(圖2)中的信息求出北京時間。
問題1主要是糾正部分學生的誤解,他們以為各地全年日出(在晨線上)都是6時,日落(在昏線上)都是18時,而忘了不同經線的地方時不同。晨昏線是時刻變動的,以變動不居的晨昏線作為相對恒常有律的時間基準顯然不行。地方時以赤道為基準,此即“一線”,是利用了晨昏線的性質之一——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所以赤道終年晝夜等長,每天6時日出,18時日落。以不變應萬變,地方時是以赤道為準,再以同一經線地方時相同來處理即可。
問題2是為了解決圖上(如圖2)若無赤道出現的時間問題。由此得出地方時的另一基準,即筆者所謂的“兩點”(正午12點和子夜0點),此“兩點”亦利用了晨昏線的另一性質——晨線和昏線的交接點是白晝的中間為正午12點和黑夜的中間為子夜24點(0點)。
結論:地方時的基準是“兩點一線”,所謂“兩點”是白晝的中間正午12點(時)和黑夜的中間子夜24(時)/0點(時);“一線”是赤道,赤道亦看兩點,即赤道與晨線的交點是6點(時)、與昏線的交點是18點(時)。
二、兩點一線——日期的分界線
問題3:下面(圖3)是北半球的俯視圖,當A點的時間是21日12時,求B、C、D三點的時間。
很簡單,當A的時間是21日12時,B是21日18時,C是21日24時(同時是22日0時),D是22日6時。由此可見C所在的經線是日期的分界線,這條經線處于黑夜的中間(子夜),是筆者后面所謂的“兩點”——它同時是舊的一天(21日)的24點和新的一天(22日)的0點,此半夜的經線將地球分為兩個日期,該線以西是舊的一天,以東是新的一天。這是一條天然的日期的分界線。
但新的問題出現了,當D是22日6時,則A的時間是22日12時,B是22日18時……走向了無窮未來,逆向計算則可返回無盡過去。很明顯,同一地不可能同時是過去、未來的任一天(任一日期)的同一鐘點,如A同時是21日的12時,又是22日、23日……的12時,還是20日、19日……的12時。筆者的學生將此稱為“時間怪圈”(如下圖4)。
顯而易見,只有處于半夜的經線這一條日期的分界線是不夠的,它是一條天然的日期分界線。天然不足,唯以人為補之。如何人為補救呢?我們看問題4。
問題4:接上題及圖3,當A點是30°E時,求180°E和180°W的時間。
根據地球自轉的方向,人為規定了世界上日出最早(時間最早、最新)的地方是180°E,日出最遲(時間最晚、最舊)的地方是180°W。
由此,我們可得一時間箭頭如下,此即筆者要講的第三個“兩點一線”(亦即“兩點一線數軸法”的“數軸”),“兩點”是左端(西邊)的180°W和右端(東邊)的180°E,“一線”是將任一緯圈自經度180°處斷開拉直成一時間之箭,箭頭是180°E,箭尾是180°W,方向是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用此時間之箭(有限“數軸”)可計算任何時間問題(包括日期問題)。
用“數軸法”(如圖5)可立即計算得,180°E的時間是21日22時,180°W是20日22時。
180°E和180°W為何鐘點相同,日期卻相差一日(180°E比180°W早一日)?在數軸上一目了然,兩者首尾相距經度360°,經度15°一小時,所以相差24小時即剛好一日。
現在,再求(圖3)A、B、C、D各點的時間,當A點是30°E時,它們的時間就是唯一的了,除了C點既是20日24時又是21日0時。我們終于走出了“時間怪圈”,活在了當下,而不再會同時既是現在又是過去還是未來“三位一體”——那可是神。
結論:日期的分界線可概括為“兩點一線”,“兩點”是兩個鐘點,是處在半夜的經線的兩個時刻——同時既是舊的一天的24點又是新的一天的0點,它是一條日期的分界線,此線以西是舊的一天,以東是新的一天;“一線”是“日界線”(180°經線為主體),180°E比180°W早一日,鐘點相同,此線以西是新的一天,以東是舊的一天,“日界線”當然也是一條日期的分界線。
三、“兩點一線數軸法”——時間的計算方法
問題5:當廣州(23°N,113°E)的太陽升到最高時,當地的時間是幾點?
根據題目信息和已有知識,可知(1)太陽升到最高即正午,地方時是12點;(2)廣州的當地時間即北京時間,亦即120°E的地方時。所以問題可更簡明表述為:已知113°E的地方時是12時,求120°E的地方時。用“兩點一線數軸法”即可,求解如(圖6)。
問題6:班上某同學出生于10月5日9時,當時與他生日同一天的范圍是多大?
同樣用“兩點一線數軸法”,如(圖7)。
此法避開了“日界線”的繁瑣并可減少失誤,將那套人為的規定——什么早一天、遲一天、向西越過、向東越過、加一日、減一日……皆拋開不理,(“日界線”已被撇在了兩邊)只要在時間軸上找出0點(24點)即將地球分為新的一天和舊的一天的兩個范圍,此點以東至180°E為新的一天,以西至180°W為舊的一天。
結論:時間的計算用“兩點一線數軸法”,“兩點”是左端(西邊)的180°W和右端(東邊)的180°E,“一線”是將任一緯圈自經度180°處斷開拉直,成一時間之箭,箭頭是180°E,箭尾是180°W,方向是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用此時間之箭(有限“數軸”)可計算任何時間問題(包括日期問題)。
四、總結
將兩點一線數軸法的三種情況再簡單總結,如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