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云怡
就在巴西總統特梅爾帶著浩浩蕩蕩的經濟界代表團到訪中國,并參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前一周,巴西政府公布了對57個國家控股部門進行私有化改造的計劃,而特梅爾此行正是呼吁中國資金參與巴西的改革。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跟隨特梅爾來華訪問的巴西國家工業聯合會工業發展主任卡洛斯·愛德華多·阿比賈奧迪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專訪,為準備去巴西做生意的中企提供了一些建議。
環球時報:您覺得在“金磚”的框架下,中國和巴西未來可以主要在哪些領域擴大經貿合作?
愛德華多:基礎設施領域是最值得關注的領域之一。首先,巴西和其他金磚四國一樣,都是發展中國家,這意味著我們都非常需要提升現有基礎設施的水平。巴西也確實較為缺乏基礎設施,而我們已經親眼看到,中國在這個領域做得非常好,遠比我們更發達。此外,巴西在地理上幅員遼闊,這意味著巴西對鐵路、港口、高速路和能源設施的需求還有很大開發空間。
環球時報:是否能為中國企業推薦一些具體的、值得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
愛德華多:比如能源領域就可以是一個選擇。中國在能源這一塊非常強,現在巴西的輸電線和電廠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國企業在運營,未來也依舊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鐵路是另外一個富有潛力的領域。中國一向對后勤保障型的基礎設施興趣十足,而且中國本來就需要從巴西大量進口貨物。比如,巴西的大豆和谷物需要更快地從內地運往港口,以便接下來轉運中國。此外,運輸速度和安全性的提升也通常意味著更低的價格成本,這也許是中國公司非常感興趣的。
環球時報:對中國投資者來說,比起其他國家,巴西有哪些獨特的優勢?
愛德華多:巴西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我們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農業產品,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東西。同時,我們現在還有吸納新的投資和建立新的項目的廣闊空間,尤其是高科技項目,這是巴西急需的。此外,巴西的制造業在數量上很多,但有待技術升級,在這一點上中國與巴西也有不少合作的機會。
環球時報:不少投資者會擔心巴西正在經歷的經濟衰退。您認為這是否會構成海外投資進入巴西的障礙?
愛德華多:2008年當美國和歐洲遭遇經濟衰退時,巴西危機還沒那么嚴重,但后來衰退的影響卻漸漸顯現,而我們的政治問題加劇這一點。但我認為巴西經濟衰退不會持續太久,而巴西也有足夠能力像俄羅斯一樣實現復蘇。我可以肯定地說,巴西可以在短期內復蘇。
環球時報:中國企業到巴西做生意或是巴西企業來華發展過程中,您覺得還有哪些困難?希望兩國政府做些什么?
愛德華多:現在如果巴西企業在中國做生意,那么它們需要同時在中巴兩國繳納社會保險費用,這意味著雙重的稅費。倘若能在這方面有所減免,無疑將會更好地促進投資。此外,如果想為投資者們創造更為舒適的環境,最好還能針對需要頻繁商務旅行的生意人們出臺更寬松的簽證政策。如果在這些細節方面我們能做得更好,每一個金磚國家都將從中受益。▲
環球時報20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