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蕊
【摘 要】農業規模化生產前期所需資本一直是困擾農戶的一大難題,自有資金和民間借貸都不能很好地滿足其資本需求,農戶迫切需要金融方面的支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是金融方面支持農業發展的重要嘗試。而抵押貸款進行過程存在著一系列制約因素。為此,作為我國農地流轉試點改革地區之一的山西省新絳縣探索出一條符合切身實際、突破各制約因素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新絳模式”道路,使金融有效支持農地流轉成為可能。
【Abstract】The capital need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problem for farmers, private capital and private lending can not well meet its capital needs, however, farmers urgently need financial support, so, the mortgage loan of rural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attempt to suppor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finance.But there are a series of constraints in the process of mortgage. So, as one of the pilot reform areas of agricultural land circulation, Xinjiang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has explored a path of "Xinjiang Model" of rural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has broke through the constraints, and made the effective financial support for farmland transfer possible.
【關鍵詞】農地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貸款模式
【Keywords】farmland transfer; rural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mortgage loan; loan mode
【中圖分類號】F0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9-0115-02
1 引言
農地流轉和規模化生產需要大量資金,然而,我國農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很難達到流轉生產的資金要求。農業規模化生產前期所需資本成為困擾農戶的一大難題,這就需要政府的補貼和更大程度上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
而另一方面,農村存在大量閑置資產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何撬動或盤活農村閑置資產也是農村發展面臨的一個問題,而農村資產的核心離不開兩個字——土地,在一些有經驗的發達國家或地區,存在的農地抵押制度模式的主要功能都在于通過盤活以農村土地資源為主的農村現有資源以及發放土地證券來吸收社會資金,從而支持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可見,盤活土地資源對我國農村和農村金融發展有重要意義。
新絳縣在2013年成為山西省金融支持土地流轉的試點縣之一后,推出農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打造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金融支持土地流轉工作機制。2016年,有一定土地流轉工作經及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經驗的新絳縣成為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之一。
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探訪相關機構,深入了解分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新絳模式”,為我國其他地區進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提供參照。
2 調研準備
2.1 調研地點介紹
①農業大縣。新絳縣是一座有著一千四百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坐落于山西省的西南部,是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就是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熱同期,這樣的氣候對農業生產有利。縣耕地面積就占了縣國土總面積的60%。戶籍總人口數有33萬,其中農戶就有7萬戶,從事農業生產和經營的人數達28萬。②省土地流轉示范縣。新絳縣政府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本政策不變的前提下,規整土地流轉機制,創新土地流轉模式,做到了引導全縣農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提升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程度,大大促進了全縣農村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由此被評為山西省土地流轉示范縣。到目前為止,新絳縣全縣大約2.95萬戶的農戶進行了經營權的流轉,流轉面積達到了19.9萬余畝,占新絳縣耕地面積的37.5%,經營面積規模達到50畝以上的有3.77萬畝。③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2013年,新絳縣成為山西省金融支持土地流轉試點縣之一,其轄區金融機構在省、市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行的指導幫助下,先行先試,因地制宜,大膽探索,創造性地推出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打造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金融支持土地流轉模式。
2.2 概念理解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是指“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變,在穩定農戶土地承包權的基礎上放活經營權,以承包地經營權作抵押,由銀行等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承包方農戶或農業經營主體發放的貸款,并要求在一定期限內償還本息”。
土地流轉在我國本質上是土地經營權流轉,指“農戶保留所承包土地的承包權,將承包地經營權按照相關原則轉讓給其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
3 發展經營權抵押貸款必要性分析
3.1 金融支持與農地流轉協調發展分析endprint
在農地流轉剛開始的時候,流轉的范圍小,缺乏政策支持等原因導致難以形成一定規模大小的農業生產經營,這時的農業生產所需的資金規模小,獲得金融支持的交易成本可能比需要的資本還大,農戶幾乎不會專門去金融機構貸款,金融機構制也沒有專門的金融產品。
隨著中央和地方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相繼出臺以及農 的改革,轉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拉動帶來大量的金融需求,需求大也使金融機構產生了創新支持農地流轉貸款品種的動力。隨著農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條件的放開,金融創新支持農地流轉力度更大,大量資金的流入也使得農地流轉規模不斷擴大。農地流轉規模在金融支持充足的條件下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3.2 農地流轉急需突破金融困境
農地流轉需要金融支持,大規模的農地流轉也使土地的價值提升,這無疑會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實現雙贏。而現如今,金融支持卻不能很好地服務于農地流轉,原因在于農地流轉的流轉形式、方向、規模、效益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
農地流轉至今逐漸形成集中化、規模化生產經營,農業經營者數量減少,農地金融方面的需求方角色漸漸從單一農戶向轉變,由此帶來的金融需求規模擴大。另一方面,現代農業形式諸如特色農業、品牌農業蓬勃發展,合同訂單農業也促使了高效農業和外向型農業的發展。土地流轉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對金融業支持農業的服務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4 新絳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模式
新絳縣土地流轉工作已開展多年,在金融支持農地流轉方面探索出自己的一套辦法,形成了符合自身實際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模式。該模式以其成立的農村土地物權管理服務中心為依托,形成了農村物權“確權頒證-抵押-價值評估-風險擔保-銀行貸款-物權收回發包”整套工作機制。
5 新絳模式對農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模式構建啟發
5.1 參與主體構建
①土地規模經營主體。扶持和培育土地規模經營主體,鼓勵生產經驗豐富、生產效益高的種養大戶或家庭農場承租土地,發展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規模經營主體,解決實現土地流轉的有就業需要的閑散農戶的就業問題。土地規模經營主體除了具備高的生產效率外,還需要具有良好的信用。②政府中介機構。我國在農地金融各方面都不成熟,這就需要政府發揮規范引導作用,使農地金融良性發展。地方政府要大膽探索,搭建政府中介機構,專門服務農民貸款問題。中介機構職能明確,確權、評估、擔保、抵押等主要工作由專門部門負責,做到加快確權頒證工作,建立農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做好產權服務平臺。③金融機構。隨著農地流轉的發展,農地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規模化經營所需的資本多,規模化生產的時間長,這就要求金融機構相應地推出新的適合規模經營所需的貸款種類。基層金融機構更能了解貸款需求實情,根據實情制定相應的農貸品種,在農貸方面應適當放權給基層金融機構。
5.2 運作環境構建
①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我國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法律法規仍模糊不清。雖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沒有政策法律做支撐,工作的開展多少會有所顧忌,工作后期產生的問題也難依據統一標準解決。所以建議政府明確關于相關法律法規,盡快完善我國的農村金融制度。②營造健康融資環境。建立健全征信系統,我國農村信用建設還很落后,金融機構對農戶的信用狀況無法得到確切的信息。加強對農戶的金融知識教育,提高農戶的還貸意識。
【參考文獻】
【1】雍濤.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模式選擇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2】鄭旭,張琴.金融支持農地流轉:機理及制約因素分析 [J].農村經濟,2015(02):57-61.
【3】田藝彬,馬新立,蔡平.以新絳模式為利源拉動土地有序流轉 [J].中國農村科技,2015(07):76-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