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當前新經濟新業態發展的意義和前景,闡述了吳江發展新經濟新業態的已有舉措和存在的制約因素,并對優化扶持新經濟新業態企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舉措。
關鍵詞:吳江;新經濟;新業態;企業
新經濟新業態是符合未來趨勢并能夠支撐經濟發展新興力量的經濟新形態,在“十三五”規劃中,新經濟新業態被放在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吳江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提出“先進制造業立區、現代服務業興區”總目標,發展新技術、培育新業態。然目前而言,新經濟新業態尚處在成長階段,有待不斷蓄積力量。而要更好地支持培育和發展新經濟新業態,按照李克強總理“要讓政策向新動能、新產業、新業態等傾斜,大力發展‘新經濟”的號召和要求,應當加大對我區新經濟新業態企業的扶持力度,全力推進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
一、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前景
1.昭示改革與轉型的重要方向和亮點。雖然新經濟新業態在形態上呈現出多元和寬泛的特點,但其每一個具體路徑都是通往改革和轉型,體現出深化改革和深度轉型的新亮點,是新常態的核心元素。因此,盡管目前看來新經濟新業態還不夠清晰和明亮,但它卻是通往未來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它將使經濟發展更具普惠性和包容性,也將給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無限機遇。為此,吳江有必要提前布局以便搶占未來發展先機。
2.構成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和焦點。在創新驅動的發展背景下,產業與產品創新不再是創新的全部內容,業態和模式的創新將顯得更加普遍,從而使得實現技術創新和應用的原有擴散發展模式發生變化。在當前新舊發展動能轉換的重要時期,新經濟新業態由于具有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等特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觀,正在形成新動力,成為填補傳統產業下滑“空缺”和穩增長的重要支撐之一。因此,李克強總理指出:“我們培育壯大新經濟、發展新動能,不僅是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在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促進實體經濟蓬勃發展。”吳江需要加快形成新經濟新業態所帶來的新動能。
3.具備規模化擴張的發展需求和潛力。盡管新經濟新業態目前尚處在初生性發展階段,整體表現還比較稚嫩和弱小,在發展規模上還無法跟傳統的動能等量齊觀,但它代表著經濟發展的新趨勢。特別是在跨界融合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新經濟新業態不僅能為區域的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也能為其經濟發展創造新的消費增長點。因此,新經濟新業態具備引領潮流的潛質,吳江需要加大力度推進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規模,使其在未來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新經濟新業態在吳江的發展現狀
伴隨傳統支撐力量的逐漸消退,以及基于對新經濟發展意義的深刻認識,吳江正在努力構建經濟發展的新興支撐力量。
1.吳江發展新經濟新業態的已有舉措
近年來,吳江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工作措施,在體制機制創新、思想觀念更新、新技術支撐、推進創新創業等多方面積極作為,努力營造新經濟新業態發展的文化土壤和良好環境。(1)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整合。吳江堅持開拓創新,多管齊下,多措并舉,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大力推動企業用好用足各類扶持政策,通過整合資源、創新發展模式培育新經濟新業態,使傳統動能的改造和提升取得積極進展。(2)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吳江充分利用自身基礎優勢,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近年來吳江的電子商務產業總體發展較快,成功獲評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黎里鎮成為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鎮,橫扇北橫村成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村,以盛澤的紡織、橫扇的羊毛衫、北厙的標識牌、金家壩的女鞋、震澤的蠶絲被等為代表的區域性塊狀經濟電子商務發展很快。在電子商務平臺方面,有吳江思源創業園、阿里巴巴盛澤產業帶、東方市場紡織電子交易中心和中國綢都網等諸多載體。(3)以產業深度融合催生新業態。如果沒有制造業作為基本,發展就失去未來;如果沒有服務業作為創新方向,提升空間就會被壓縮。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吳江堅持制造業立區、服務業興區,并根據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服務業與制造業之間呈現出融合互動的態勢,加快打造制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催生的新業態,使“服務型制造”成為引領制造業產業升級和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4)發揮創新載體的企業孵化作用。吳江高度重視創新載體建設,目前為止,吳江科創園、汾湖科創園、盛澤科創園和太湖新城科創園將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吳江汾湖電商科創園成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吳江科創園成為省級加速器,這些創新載體的建成,很好地發揮了企業孵化作用,也為培育和發展新經濟新業態企業提供了適宜的土壤。
2.當前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存在的不足
(1)相對體量較小,有待加大推進力度。客觀來講,目前吳江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仍處于初創階段,體量小,成長也相對緩慢,缺乏有引領性、標志性的重大創新成果,缺少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雖然擁有亨通、恒力、盛虹等地標性企業,但是缺乏具有全國乃至世界級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也缺少在行業內領先的高水平企業研發機構。(2)電商產業規模偏小,帶動影響力不足。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吳江電子商務產業規模和影響力較小,缺乏具備廣泛影響力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本土電子商務平臺無論是從知名度還是業務涵蓋的范圍,都局限于本地區或本行業,導致電子商務前沿模式、超前理念在我區企業中的運用還非常稀缺。(3)融資渠道不通暢,企業發展存在資金約束。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個問題,由于觀念和體制方面的原因,中小企業客觀上游離于主流融資體系之外。部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抵押和擔保條件相對比較苛刻,突出表現為“融資難”和“融資貴”,無法適應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這種情況同樣存在于新經濟新業態企業當中,從而對吳江新業態企業的發展客觀上形成了很大的制約。(4)高素質人才的缺乏,影響到企業發展。我區在電子商務人才的培育、引進方面相對乏力,已有電商企業普遍反映高端人才稀缺,中端人才難留,電商發展的人才和技術的短板明顯,做大做強瓶頸難以突破。目前,職工素質不高、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缺乏已成為影響新經濟新業態企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endprint
三、優化扶持新經濟新業態企業的新舉措
1.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營造寬松包容環境。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快政策創新,出臺扶持新經濟新業態的政策措施,抓緊修訂制約新業態發展的各類規定,創新新業態行業準入制度。例如,為進一步發揮吳江科創園、太湖新城科創園等平臺優勢,可適當降低門檻,吸引信息系統運營維護商、電子商務服務商、中小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產業鏈關聯企業等入駐。
2.注重服務平臺建設,打造平臺企業培育庫。要加快各類開放式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聚焦新興金融、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搭建公共服務平臺。要努力引進和建設一批現代化、標志性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機構,通過“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模式提升科技服務成效。
3.加大電商扶持力度,強化企業互聯網思維。以互聯網為主要特征的新經濟新業態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一是應進一步優化當前我區已出臺的電子商務扶持政策,提高扶持力度,既要突出扶優扶強扶特色,又要注重扶小扶弱扶創業。要盡早培育或引進電商龍頭企業,打造區域性電商品牌產品。可針對國內電商巨頭、第三方支付平臺實施精準招商,吸引他們在吳江落戶。二是應結合現有綜合保稅區“境內關外”優勢,加快培育集跨境電商、保稅倉儲、智能物流、跨境金融支付為一體的電子商務產業園,促進企業由工業化思維轉向互聯網思維,廣泛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按照個性化、分眾化的互聯網思維特征,催生更多的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4.提供多元融資服務,扶持企業規模化發展。一是要加大對企業發展扶持的資金力度,鼓勵各類資本投資新業態,積極探索企業孵化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的融合模式,幫助企業發展壯大。二是創新融資服務方式,發揮金融創新對新業態的助推作用,通過設立“無擔保、無抵押、批量化”的信用授信模式以及“中小企業合作社”的形式,加強對新業態企業的金融服務。
5.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打造新業態規模優勢。一是以產業融合培養優勢產業新業態。新經濟與傳統產業升級具備共進互促、融合發展的空間,要依托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來培育新興業態,可重點組織實施一批科技計劃項目,引導和鼓勵我區印染紡織等傳統產業加快與移動互聯、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深度融合,孕育新業態,發展新經濟。二是加快做強新業態骨干企業。進一步完善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通過加大扶持力度,切實幫助一批新業態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形成具有吳江自身優勢的新業態產業集群,有效提升新型業態競爭力。
作者簡介:王冬(1976- ),男,江蘇蘇州人,蘇州市吳江區委黨校高級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