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劉文偉
摘 要:《工程制圖》中包含很多國標的知識,類似于“制”度的相關規定;教學過程中相對枯燥,教學方法受到一定的“制”約。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工程制圖》理實一體化教學不僅局限在《制圖測繪》實踐內容,而應該用計算機輔助技術(AutoCAD、CATIA等軟件)將知識進行重構,在教學計劃、環境、資源、內容、組織和考核上全方位、多維度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實現手工繪圖、AutoCAD繪圖、三維設計圖的“圖”一體。
關鍵詞:制圖;理實一體化;CAD;在線開放課程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9.240
1 總述
《工程制圖》是很多高職院校的一門必修課程,工科專業為了更好的掌握《工程制圖》,還開設了《制圖測繪》的實訓課程輔助教學,但并不能很好的提高《工程制圖》教學和學習效率。隨著計算機輔助技術(AutoCAD、CATIA等軟件)成熟和Wifi和4G技術的發展,在線開放課程為《工程制圖》的教學和學習帶來更多的可能。
2 《工程制圖》理實一體化的
2.1 教學計劃上的理實一體化
首先,優化教學學期計劃安排。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工程制圖》(96學時)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輔助《制圖測繪》(32學時)實踐教學,基本安排在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實際教學中可以將第三學期和第四學期AutoCAD(32學時)二維繪圖與CATIA(32學時)等軟件的教學內容提前至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其次優化教學計劃內容設置,并將計算機繪圖、工程制圖、手工繪圖有機的融合起來,既避免了更多課程之間銜接上不便,也縮短的同一類型課程的教學進程,使得實踐教學更好的輔助理論教學,更易于學生的理解,同時也增加了64學時的實踐教學內容輔助《工程制圖》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教學環境上的理實一體化
很多《工程制圖》的教學還均停留在傳統的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學校根據實際新建制圖模型測繪教室和計算機繪圖機房,按照實際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環境,根據需要可以將課堂移至制圖測繪教室和計算機繪圖機房,建設計算機繪圖機房和測繪教室構建制圖的文化,做到環境育人。甚至可以在網上或者手機客戶端設置虛擬的班級進行課程教學,多元化的教學環境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2.3 教學內容上的理實一體化
將原有的《工程制圖》知識按照模塊劃分,設計為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中設置相關的任務,將原有的知識點顆粒化,分解到項目,融入到具體的任務中,系統的工程制圖、AutoCAD、CATIA等教學內容融合成為整體,形成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內容,編寫為學生學習工作任務書,通過項目引導,任務驅動,將原來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調整為主動的學習狀態。例如將原來的“零件圖”部分內容調整為“項目1-零件的測繪(繪制軸類零件圖的三視圖)、項目2-零件的標注(標注零件圖中的尺寸)、項目3-零件的技術要求(標注粗糙度、基準、配合尺寸、編寫技術要求)、項目4-零件的讀圖(讀盤類零件圖)、項目5-零件的計算機繪圖(繪制叉架類零件零件圖)、項目6-零件的計算機三維繪圖(繪制箱體類零件三維設計圖)”六個項目,將“零件圖”內原有的教學知識點和技能點都融合在內,通過學生完成相關的任務,自行掌握知識。
2.4 教學資源上的理實一體化
突破《工程制圖》只有教材和習題集的資源瓶頸,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可以開發木質的測繪模型(基本立體、截貫立體、組合體),購買二級減速器模型(測繪軸類、齒輪類零件),通過三維軟件設計配套《工程制圖》中的三維模型,同時也可應用三維軟件進行測繪,開發相關的實踐教學視頻,根據教學實際開發實踐任務指導書指導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借助現代媒體技術開發在線開放課程資源。
2.5 教學組織上的理實一體化
將知識點顆粒化后,根據顆粒化后的知識點,設計開發課件,學習視頻,課程學習資料,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在開發好在線開放資源的基礎上,采用翻轉課堂的學習方法,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改變以往的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使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導學生學習上,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同時利用手機客戶端實現對教學資源的共享,學生學習的實時監測,學生作業的批改和點評,實現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即時評價。學生的學習就不在收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2.6 教學考核上的理實一體化
改變以往只有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對學生的考核方式,從考核項目上進行擴展,將學生的實訓任務指導書成績、AutoCAD成績、三維軟件設計成績、測繪成績、平時成績、期末成績都作為考核項目之一,考核權重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確定。從考核方式上進行改變,由手機上的學習客戶端上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跟蹤記錄,確定每一個項目的成績。
3 結論
《工程制圖》的理實一體化應該是全方位、多維度的,是建立在在線開放課程的基礎上的,只有這樣適應現代碎片化學習和翻轉課堂的教學要求。尤其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講,本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控制力相對較差,更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培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