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華
普華永道日前發布了IPO 2016年市場回顧及2017年市場展望的主要數據。2016年滬深股市IPO達到227宗,高于2015年的219宗,增長4%,融資規模1,504億元人民幣,略低于2015年的1,586億元人民幣。
在2016年的227宗IPO中,上海主板IPO共計103宗,融資金額達1,019億元人民幣;深圳中小企業板IPO共計46宗,融資金額227億元人民幣。就上市企業數量而言,工業產品、零售、消費品和服務以及信息科技及電訊,是上海主板及深圳中小企業板IPO的主力軍。深圳創業板IPO共計78宗,融資金額258億元人民幣,上市企業以工業產品、信息科技及電訊行業為主。其中,2016年首次融資金額最高的新上市公司是上海銀行,籌資人民幣107億,其次是江蘇銀行,籌資人民幣72億。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主管合伙人林怡仲表示:“受到全球各種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以及經過2015年IPO暫停和重啟之后,2016上半年A股市場處于修復期,使得IPO數量出現低點平緩上調的態勢。進入下半年之后,市場運行總體穩定,IPO審核速度明顯加快,預期i~4-勢頭將會持續。預計2017年全年A股IPO為320-350宗左右,融資規模在2,200億一2,500億元人民幣左右。”
新三板市場在2016年迎來了蛻變的一年。隨著分層制度的推出,新三板市場向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在當前已經突破萬家企業的新三板市場,流動性不足是其面臨的主要矛盾,目前市場參與各方對于提高公司質量、改善市場流動性、完善融資功能等有許多迫切期盼。進入2017年,新三板將會向著更理性、更健康、制度更規范的方向發展。截至2016年,新三板已掛牌企業數達到10,163家,募集資金達1,165億元,交易量達到了1,912億元。
普華永道中國審計部合伙人孫進表示:“IPO提速意味著經歷2015年股市大幅波動之后,監管層更希望恢復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這對未來的深化改革有重要意義。提高IPO審核效率,降低企業排隊時間和成本,強化IPO信息披露,淡化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行政審核,這將有助于與注冊制對接,并逐漸向注冊制靠攏?!?/p>
盡管受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全球經濟復蘇速度疲弱以及滬深股市走勢反復等影響,2016年全年香港IPO集資額仍蟬聯全球第一,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及第三位的納斯達克交易所,這說明了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的需求依然強烈,新股活動也比其他交易所活躍,使得香港IPO市場繼續保持全球領先的地位。2016年,有126家企業在港上市,融資金額為1,948億港元,與去年相比,IPO數量和金額分別下降了9%和26%。
2016年底開通的深港通,將進一步吸引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加上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有較多的中小型成長股,包括有潛力的新經濟及高科技公司,將有助于香港股票市場拓寬基礎并提高投資信心,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內地多層次資本市場所擔當的重要角色。普華永道對2017年香港IPO市場感到樂觀,預計2017年全年將有130宗新股在香港上市,IPO融資總額將達2,200億港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