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全國政協1月12日下午在京召開關于“提升中華老字號品牌質量”座談會。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全國政協委員、滬港經濟高級顧問、中華老字號企業培羅蒙董事長金建華在座談會上作了題為“發揚工匠精神、增強精品意識”的發言。
在中華大地上,提起老字號幾乎家喻戶曉,他們以其歷史悠久、品質優良、風味獨特、信譽卓越而著稱。這些老牌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無形資產。近年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新名牌的崛起和外國知名品牌的大量涌現,老字號面臨嚴峻的挑戰。
一是缺乏優質的產品。之所以被稱為老字號,是因為企業擁有質量過硬產品,在消費群體中形成良好的口碑。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消費者需求觀念隨之升級,有的老字號產品固步自封、缺乏創新意識。
二是缺少優良的技工。老字號企業強調的是手工技藝,在“前店后場”的年代,正是一大批技藝精湛、精益求精的優秀匠人,支撐著老字號的名號。如果缺少了這批優秀的工匠,老字號就只能是一個空殼,只剩下一塊招牌。
三是缺失優秀的領軍人物。民族品牌的發展需要一大批對民族品牌有深厚感情的領軍人物,要靠領軍人物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來實現。如果缺少了這么一批人,老字號的發展就缺乏動力和牽引力。
綜上所述,我認為解決我國老字號品牌發展的問題刻不容緩。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將提升老字號品牌(民族品牌)質量作為國家戰略
建議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制訂《中國民族品牌發展綱要》,特別在紡織、服裝、電子商務、家用電器等消費品行業中,適時培育打造一批國際知名的品牌。同時,建議適時建立中國國家工業博物館。我國擁有1800多個老字號品牌,分布在全國各省市、各地區,為此各級地方政府都要把老字號的發展,作為振興發展地方經濟的組成部分。如上海拿出了市中心鉆石級地段——大世界,作為上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和演繹基地,將老字號工業和工藝產品中的高技術、高技藝的精品、極品甚至絕品,進行展示和保護性搶救。
二、讓工匠精神回歸老字號
工匠是老字號的基礎,為此,全社會都要高度重視。一是教育機構要轉換辦學思路。各級各類學校過度重視書本知識,忽視勞動實踐是一大通病。應大力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心靈手巧”成為衡量人才的標準,尤其是在職業教育中要予以體現。二是完善工匠的激勵機制。要讓身懷絕技的工匠,在企業中得到應有的重視,受到高規格的待遇。三是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圍,對工匠予以人文關懷。工匠的勞動閃耀著智慧的靈光,只有全社會尊重工匠和工匠精神,“中國制造”才具備廣泛的基礎。四是建議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開發體系。以培養各行各業技術、技藝帶頭人為目標,以職業分類和職業技能標準為依據,構建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行業特點并與國際標準相銜接的人才體系。
三、鍛造一批老字號領軍人才
建議借鑒國外百年老店、世界五百強等大公司的做法,由相關部委牽頭制定中華老字號職業經理人選聘機制,鼓勵企業運用先進的人才管理模式,盡快培育一支專業化、市場化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分層分類明確經營者應具備的能力,建立起從選拔、培訓、考核到任用“四位一體”的培養模式,促使經理人的培養、培訓、開發體系化,使中華老字號(中華民族品牌)后繼有人,代代相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