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機械市場黃金期到來
近幾年來,中央及農業部不斷出臺各種文件、政策,一再強調要調整種養結構,構建糧經飼統籌、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這為我國的畜牧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意味著畜牧機械產業將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在主要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糧改飼政策的出臺為目前競爭激烈的農機市場開辟了一片藍海。農機化管理司產發處副處長李偉表示,配合農業部糧改飼政策的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將會加大對畜牧機械的補貼力度。
李偉介紹,近兩年,農業部加大了對畜牧業機械的補貼力度。從補貼標準上看,一般農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5萬元,但擠奶機械單機補貼額可提高到12萬,高性能青飼料收獲機、大型聯合收割機單機補貼額可提高到15萬元。從補貼范圍看,全國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為11大類43小類137個品目,其中畜牧業29個,農產品初加工26個,林果業(果茶桑)14個,設施農業4個,水產養殖3個。特別在2016年農業部、財政部印發的財政支農項目實施工作中也明確提出了加大畜牧業支持。從補貼重點看,將中央財政補貼資金重點用于糧棉油糖及飼草料等主要農作物生產關鍵環節所需機具。飼草料生產所需機具是首次列入中央財政補貼資金重點,足可看出國家對此的重視程度。從補貼效果看,投入畜牧業機具購置補貼的資金逐年增加,2016年中央財政投入5.4億元,補貼購置85392臺,資金使用排在前三位的品目分別是撿拾壓捆機、青飼料收獲機、抓草機,其他依次為飼料攪拌機、飼料混合機、割草機、擠奶機、鍘草機、顆粒飼料壓制機、以及壓捆機、孵化機、送料機和摟草機。


李偉表示,由于我國的畜牧業機械化水平相對較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還將持續穩定地實施。他透露,未來補貼的比例將保持在22%~30%之間,對于一些重點機具,補貼的測算標準可以提高,如像青飼料收獲機這類機具的測算標準就應該按照頂額的標準來測算。同時,農機化管理司也正在積極探索以直接補貼為主,配套金融保險融金租賃的方式幫助購機人解決資金不足問題。(孫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