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下列職場薪酬常識關系到你的錢袋子,一起來看看。
最低工資≠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最低工資”指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據《最低工資規定》中的相關規定,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加點工資、特殊環境和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月工作日≠月計薪天數 “月工作日”指平均每月應工作天數。全年實際工作天數為250天,月工作曰為20.83天。“月計薪天數”是平均每月計算薪酬的天數。根據《勞動法》規定,年計算薪酬天數是年工作天數加上法定休假日,即250天加上11天。因此月計薪天數為21.75天。
發實物≠發工資據 規定,工資應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出差補助≠加班工資 “出差補助”指單位職工因公出差享有的住宿費標準、市內交通費標準、伙食補貼及因出差而享有的其他補助,與因延長工作時間而需支付的加班費不屬于同一概念。雙休日出差,用人單位既要給予經濟補償,也要支付加班工資。
強制放假≠不發工資 單位因經營原因停工、停產,是可以合法讓員工放假的。但員工要保護好自身合法權益,尤其對企業無薪長假行為,單位有義務提交全部或部分停工、停產等經營情況的證明。
加班費≠固定數額 單位固定加班費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加班費的計算規定為:一)在日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不低于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二)在休息日工作的,按不低于日或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不低于日或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
不休年假≠3倍工資 員工主動提出不休年假時,不能拿3倍工資;當用人單位征得職工書面同意不安排休年假后,員工才可拿到3倍工資。
春節紅包≠加班工資 春節加班用人單位必須發放加班費: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按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倍支付,初四至初七按不低于2倍支付。單位發“紅包”是對員工表現的肯定,是福利;加班費是對勞動者放棄法定假日休息的補償,二者概念不同。
(魯民浩薦自《工人日報》)
責編:天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