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雪++陳志恒++楊斌芳++朱小伶


摘要:結合醫院導診現狀,對基于手機定位技術開發智能導診系統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分析了開發智能導診系統的利弊,并對系統功能進行了探討。智能導診系統改變了傳統的導診服務模式,使導診服務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化,對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手機定位;智能導診系統;醫療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9-0017-03 Feasibility Study on Developing Intelligent Guidance System Based on Mobile Phon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HE Xue,CHEN Zhi-heng,YANG Bin-fang,ZHU Xiao-ling
(Health Management Center,Xiangya Third Hos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Hunan,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hospital guidance,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smart guidance system based on mobile phon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is studied.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intelligent guide system are analyzed,and the system function is discussed.Intelligent referral system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guide service mode,so that referral services from passive service to active service transformation,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level,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information,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Key words:Mobile phone positioning;Intelligent guide system;Medical information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豐富與滿足,但是人們的健康狀況反而變得不容樂觀,令人擔憂[1]。前往醫院看病就醫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大、中型的知名醫院,更是“人滿為患”。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將移動互聯網絡和各種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醫療服務,從而解決醫療服務中存在的問題,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2]。
智能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產物,其不但具有實時接入移動互聯網的功能,并集成多種傳感器和模塊,如加速度計,GPS和WiFi模塊。另外,其功能強大,擴展性強,第三方軟件支持多,同時具有強勁的處理能力和友好的人機交互,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3]。因此,將現代網絡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基于手機定位技術開發智能導診系統,實現患者的位置的定位、檢查科室的尋找與排隊選擇功能,達到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提高醫院導診的工作效率的目的,同時對于促進醫院信息化發展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1 醫院導診服務的現狀
近年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醫院的服務創新過程中,不斷得到貫徹和深化。全國各大醫院都建立自己的導診服務系統,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服務模式單一、服務內容局限,基本上是通過人工服務,接受指導部分患者就診,幫助患者解決簡單問題等等,這樣就很難讓導診發揮其優勢,不能充分起到導診的作用。而且,服務往往是被動的,缺乏積極性,工作效率低,患者得不到滿意的服務[4]。
2 開發智能導診系統的利弊分析
2.1 開發智能導診系統的動力
由于中、大型醫院患者激增,人工導診工作量大,不能做到一對一服務,導致患者無法迅速準確的找到檢查、治療的病房科室,另外由于對排隊信息缺乏及時了解,造成大量患者排隊扎堆或“門可羅雀”的現象屢見不鮮,這就對醫院的導診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5]。
2.1.1 提高服務質量,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開發智能導診系統,將大量重復的導診工作交給手機和網絡來完成,讓更多的人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作上去,讓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有效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同時也減少了患者抱怨,促進醫患關系更加和諧。
2.1.2 符合醫院信息化發展趨勢 建立完善的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建設數字化醫院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現代醫院發展的重要標志。開發智能導診系統是將信息和網絡技術相結合,實現患者的位置的定位、檢查科室的尋找與排隊選擇,達到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提高醫院導診的工作效率的目的,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高效的生活方式。它既是醫院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也是現代醫療系統向信息化轉變的重要體現,符合醫院信息化發展趨勢。
2.2開發智能導診系統的局限性
2.2.1開發成本 開發智能導診系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主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硬件方面,為了能夠讓患者在該系統上能夠迅速、準確地定位自己或相關科室的位置,需要布置大量的WiFi信號發射器,從而滿足精確定位的需求。另外,對于網絡安全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軟件方面,手機開戶端和服務器端軟件的開發直接關系到平臺的成敗,無論用戶的體驗和系統的管理,都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從而保證軟件的易用性。另外,還需要對軟件的功能進行全面的測試,以保證其穩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對于中、大型醫院,智能導診系統適用性較強。endprint
2.2.2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一直是比較熱門的話題,各種網絡詐騙犯罪層出不窮,必須引起重視。智能導診系統需要手機連接醫院WiFi網絡才能實現定位功能,網絡安全勢必受到患者的關注。網絡安全得不到保證,會導致患者的信息泄露,從而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因此,必須進行嚴格的網絡測試,在保證WiFi網絡不對醫療設備產生影響的條件下,利用技術手段確保網絡安全,讓患者無憂。
2.2.3適用人群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6月,我國10~49歲網民比例為88.1%,50~59歲和60歲以上的人群比例分別為5.3%和3.7%[6]。由此可以推測,對于年齡在10~50歲以下的人群,能夠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并很快掌握的智能導診系統的使用。但是,對于60歲以上年齡較大的人群,使用智能導診系統存在一定的困難。
3 基于手機定位技術開發智能導診系統的可行性分析
3.1手機定位技術概況
定位技術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也是一種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物聯網、救災減災、國防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手機定位的方法有很多,如GPS定位、WiFi定位、基站定位、藍牙定位、北斗定位等。其中 GPS 和WiFi模塊,已成為智能手機的基本配置。GPS系統對高山、海洋、城市等室外環境都能進行較準確的定位,但其易受到天氣和位置的影響,AGPS是其重要補充。在室內環境進行定位時,WIFI定位已得到廣泛應用[7]。本文探討的智能導診系統便是基于AGPS定位和WiFi定位技術進行開發的。
3.1.1 AGPS 定位技術 GPS即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建立的新一代衛星定位系統,也是目前最成熟而穩定的定位系統。GPS 具有全天候、全球覆蓋、快速高效等特點,隨著人們對定位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多,已被廣泛應用于軍事、公交調度、物流等領域。
AGPS 是輔助GPS定位的一種方法,其定位原理和 GPS 是一樣的,只是加上網絡的輔助,如WiFi。AGPS定位是用來加快定位速度的,它首先利用基站大體定位當前所在的位置,然后通過網絡將這個位置發送到服務器,服務器根據這個位置將此時經過的衛星參數(如位置、仰角等信息)反饋給智能手機等定位設備,設備上的GPS就可以很有目的的去搜索衛星,從而使搜星速度大幅提高,達到幾秒內實現定位,并把位置信息按照傳輸協議提供給接口,由手機圖形界面顯示給用戶[8],見圖1。
3.1.2 WiFi定位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主要有藍牙、WIFI和紅外數據傳輸,其中,WiFi應用最為廣泛,已經成為手機等移動設備上使用最普遍的無線通信方式。它是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的一個子集和標準,屬于采用WLAN協議中的一項新技術。與其他通信技術相比,WiFi具有傳輸速度較高,可以達到11 Mbps,有效距離長以及在相同的底層無線網絡結構下,系統總精度高的特點[9]。
WiFi無線局域網主要由分布式系統、接入點、無線介質和接收設備四個組件構成,其中分布式系統是指實現不同接入點的連接的有線網絡系統;接入點是指無線網絡至有線網絡之間橋接功能的網絡設備;無線介質是指用于接收設備與接入點之間傳遞數據的無線網絡;接收設備是指具備無線網絡功能的設備或電子產品。WiFi工作組件見圖2。
通常,每個發射WiFi信號的路由器都有一個無線信號接入點,也就是常說的AP(Access point),而每一個AP又會對應唯一的物理地址,俗稱MAC(Media Access Control)。AP信號和MAC是進行WiFi定位的基本要素,其工作原理如下:
一般來說,在一段時間內無線AP是不會隨意移動的。當客戶端用戶開啟WiFi服務時,便可掃描并收集可能接收的AP信號,并將其顯示在客戶端無線信號列表中,同時以獲取了相應的MAC地址。客戶端將列表中AP數據發送到服務器端,服務器查找到AP對應的MAC位置,并根據AP信號的強弱程度,計算出客戶端設備的地理位置,并將位置信息返回到客戶端設備上予以顯示[10]。WiFi定位原理見圖3。
3.2智能導診系統功能的探討
智能導診系統的功能包括手機端和服務器端,其中手機端功能主要是患者服務請求的發起以及終端實現;服務器端主要是數據存儲與管理功能。
3.2.1手機客戶端的功能探討 結合入院一般就診流程,見圖4。以及日常患者所反映的查詢和排隊問題,設計了以下3個主要功能模塊:智能定位、排隊提醒和醫院百科。各功能模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在應用程序內,方便患者理解和操作。
3.2.1.1智能定位 當患者需要了解醫院各大樓的位置時,可通過手機GPS獲取。當患者進入大樓內,需要尋找具體的科室時,可以通過預先布置的WiFi網絡,接入AP信號,適時更新自己所在位置。針對患者的不同需求,系統提供了兩種查找科室的方式:①對醫患者依照醫院的地圖所顯示的科室名稱,找到自己要前往的科室。②患者輸入科室名稱,系統自動規劃路線。
3.2.1.2排隊提醒 系統根據患者的診療卡號以及當前各個科室的排隊情況,推薦排隊最少的科室進行檢查。當患者來到科室附近,系統會自動更新所需檢查科室的排隊情況,并予以顯示。當患者前面排隊人數小于3人時,系統會自動響鈴,發出提醒。
3.2.1.3醫院百科 當患者前面排隊的人數較多時,患者可以利用排隊等待的時間,了解醫院的相關信息,如醫院概況、特色科室、專家簡介,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緩解了患者等待的焦急心理。這種人性化的服務,對于舒緩醫療矛盾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2.2服務器端的功能探討 智能導診系統的手機端和服務器需要進行信息的交互,服務器根據手機端患者的請求,調用患者信息并檢索相關科室和AP信息,并傳輸給手機端進行信息和定位顯示。因此,服務器端為手機端的功能實現提供數據支持,其功能設計對于智能導診平臺的開發至關重要。endprint
3.2.2.1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包括患者信息以及醫院信息。其中患者信息是指患者診療號及其包含的患者個人信息、檢查項目等。服務器根據診療號,檢索到對應的檢查項目以及檢查科室,為排隊顯示以及定位服務。醫院信息是指醫院相關科室,醫生等信息。當患者發起尋找科室請求,服務器會檢索相關信息,規劃路線,另外,手機端的醫院百科功能涉及到的醫院科室,醫生等信息也是從服務器中數據庫信息實時調用的。
3.2.2.2 MAC地址管理 實現WiFi定位,需要對醫院的科室進行WiFi網絡的布置,這就必然產生大量的MAC地址。因此,需要對MAC地址進行管理,以便于其維護和故障診斷。
4 總結
開發智能導診系統需要結合當前的實際需求和現實情況,優先在中、大型醫院進行試點,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并逐步完善和推廣。基于手機定位技術開發智能導診系統改變了傳統的導診模式,使導診服務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化,對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袁慧穎.體檢信息系統在醫院的設計及應用[J].現代醫院管理,2013,11(2):83-85.
[2]王立準,王春雨,魏瑜帥.無線移動技術在數字化醫療中的研究與應用[J].醫學信息化學志,2015,36(4):25-28.
[3]劉志達.智能手機室內定位技術的研究與實現[D].華南理工大學,2015.
[4]劉凡民.醫院導診服務的現狀及發展思路[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2):273.
[5]李春林,劉建輝,張文體,等.醫院體檢排隊導檢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數字醫學,2011(4):56-57.
[6]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502934.html.2016-06.
[7]章嫚娜,王玉槐,曹世華,等.GPS+WIFI室內外混合定位服務系統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6(3):12-14.
[8]畢京學,甄杰,郭英.Android 手機 GPS 和 A-GPS 定位精度分析[J].測繪通報,2016(7):10-13.
[9]張玲,邱軍.無線定位技術在門診信息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3,34(9):34-38.
[10]王青.WiFi室內定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交通大學,2014.
編輯/錢洪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