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為華


摘要:目的 探討社會支持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方法 采用自編一般資料調查表、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MUNSH)、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對重慶市3家二甲醫院和3個社區的5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重慶高血壓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得分為(28.49±8.87)分,社會支持總分為(35.82±6.38)分,二者顯著相關(r=0.433,P<0.01)。社會支持總分、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對主觀幸福感有預測作用,可解釋總變異的23.80%。結論 重慶高血壓老年人主觀幸福感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與社會支持關系密切,社會支持是患者主觀幸福感的有效預測和干預因素。
關鍵詞:高血壓;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社會支持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9-0072-02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LI Wei-hua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Chongqing 4041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Methods By 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5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hongqing city 3 hospitals and 3 communities.Results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score of Chongqing elderly patients was 28.49±8.87,and the total score of social support was 35.82±6.38,which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r=0.433,P <0.01).Social support scores, subjective support,and objective support have a predictive effec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which can explain 23.8% of the total variation.Conclusi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elderly people with hypertension in Chongqing is at the middle level,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support.Social support is an effective predictor and intervention factor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patients.
Key words:Hypertension;Elderly;Subjective well-being;Social support
重慶市6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病率為44.4%[1],疾病不僅影響老人的身心健康,也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照顧負擔,關系到患者本人和其家庭的幸福程度。多項研究證實社會支持是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對重慶市老年高血壓人群進行抽樣調查,旨在為提高患者主觀幸福感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按照重慶市功能區域劃分,選擇都市功能核心區、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都市功能拓展區3個區域,每個區域抽取1個行政區,再從行政區中選擇1家二甲醫院和1個社區,向60歲及以上的高血壓老年人發放調查表,共500例。接受調查的老年人納入標準:①符合國際統一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8.7 kPa和(或)舒張壓≥12.0 kPa;②年齡≥60歲;③自愿參加。剔除標準:①存在精神性疾病;②患有腫瘤且半年內接受過化療、放療的患者;③不愿參加調查的患者;④伴有嚴重軀體損害的患者。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 利用調查問卷進行面對面訪談,調研時間是2016年7月~2016年11月。醫院調查對象,由調查員在患者非治療時間面對面的問卷訪談;社區調查對象,調查員篩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民檔案庫中符合研究納入標準的對象入戶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所有調查員均為經課題負責人統一培訓的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高年級學生,熟悉本課題調研目的、調研方法、調研注意事項等。
1.2.2調查工具與調查內容 ①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居住地、婚姻狀況、子女數量、居住類型、文化程度、生活來源、醫療費用支付方式、高血壓患病年限、伴隨疾病。②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MUNSH):由Albert和Kozma編制,用于測量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量表由24個條目組成,分為正性情感(PA)、負性情感(NA)、正性體驗(PE)、負性體驗(NE)4部分。對每個條目回答“是”計2分,“不知道”計1分,“否”計0分。主觀幸福感總分 =PA-NA+PE-NE,總分越高說明受試對象主觀幸福感越高。我國學者劉仁剛對該量表進行了修訂,翻譯后量表信度Cronbacha α系數為0.866,重測信度為0.758[2]。③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量表由肖水源編制,共10個條目,分為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部分[3]。社會支持總分等于3個維度分數之和,總分越高表明社會支持越高。量表總體Cronbacha α系數為0.896,各維度Cronbacha α系數為0.825~0.849。endprint
1.3統計學方法
問卷收回后,剔除無效問卷,進行統一編號。由2名工作人員將全部數據錄入SPSS19.0數據包并進行分析,采用統計描述、 Pearson相關分析及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等。
2結果
2.1一般資料
問卷發放500份,回收482份,剔除不完整問卷(問卷中≥20%項目未回答),有效問卷478份,有效回收率為95.60%。478例高血壓老年人平均年齡為(71.48±7.44)歲,其中男性230例(48.10%);女性248例(51.90%)。來自農村的患者183例(38.30%);城鎮患者196例(41.00%);城市患者99例(20.70%)。314例(65.70%)患者已婚;100例(20.90%)喪偶;離異和再婚者均是32例(6.70%)。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359例(75.10%)。本組研究對象患高血壓的平均年限為(7.82±6.13)年。
2.2重慶高血壓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現狀
重慶高血壓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總分為(28.49±8.87)分,其中PA為(5.73±2.86)分,NA為(3.55±2.79)分,PE為(7.62±2.73)分,NE為(5.3±3.74)分。
2.3重慶高血壓老年人社會支持現狀
重慶高血壓老年人社會支持總分為(35.82±6.38)分,與正常人國內常模(34.56±3.73)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308,P<0.01)。各維度得分分別是:客觀支持(7.33±2.41)分,主觀支持(20.85±4.24)分,支持利用度(7.64±2.05)分。
2.4高血壓老年人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分析
經Pearson相關分析,SWB總分、PA、PE得分與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正相關關系;NA、NE得分與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負相關關系,見表1。
2.5社會支持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主觀幸福感的多因素逐步回歸分析
以SWB總分為因變量,以社會支持總分及各因子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社會支持總分、主觀支持、客觀支持進入回歸方程,對SWB總變異的解釋為23.80%(R2=0.238),見表2。
3討論
3.1重慶高血壓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得分情況分析
主觀幸福感總分≥36分為高SWB水平,≤12分為低SWB,介于兩者之間為中等水平[4];SWB>24分為正性情感占優勢,<24分為負性情感占優勢[5],本次調查重慶高血壓老年人總的幸福度屬于中等水平,正性情感占優勢,低于趙科等研究的重慶市農村老年人SWB總分(33.78±8.16)分[6]。提示老年人罹患高血壓后仍對生活有著較為積極的態度,但是疾病作為一個不良生活事件給老人帶來了更多的負性體驗,降低了老年人幸福感受。
3.2重慶高血壓老年人的社會支持得分情況分析
社會支持是指從感情上或實際上給予自己幫助的有關各方面關系的人的總稱。個體感受到的被關愛、被尊重和成員歸屬的支持效果對疾病的康復有幫助[7]。本組研究對象社會支持總分為(35.82±6.38)分,高于正常人國內常模,但低于吳玉瓊等研究中的老年組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總分(38.10±8.96)分[8],可能與調研樣本選取的地區差異有關。
3.3重慶高血壓老年人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關系
調查顯示,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系密切(r=0.433,P<0.01),這與林榕等的研究結果相似[9]。社會支持是患者主觀幸福感的重要預測因素,表1中社會支持總分、主觀支持、客觀支持都會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老人將獲得的支持和關懷視為自我價值的體現,將其轉化為內心對生活的幸福感受和自我滿足。因此,各種形式的社會支持均能提高老年人的自信和自尊心,使生活變得更加富有意義和活力[10]。社會、社區、家庭應重視高血壓老年人群體的心理感受,提供各種形式的主觀支持和客觀支持,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逐步提高老人的主觀幸福感。
參考文獻:
[1]胡蓉,侯永蘭,黃曉波,等.重慶市老年人高血壓流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8,27(3):225-228.
[2]劉仁剛,龔耀先.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的試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9,7(2):107-110.
[3]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4(2):98-100.
[4]楊貴芳,宋繼紅,林榕,等.福州市養老機構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1):2062-2064.
[5]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86.
編輯/李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