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娟
摘要:目的 探討胎兒不良結局與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之間的關系。方法 選取在我院分娩并出現胎兒不良結局的42例產婦為觀察組,對所有產婦展開臍帶及胎盤病理檢查,對比兩組病理改變的發生率,并分析胎兒不良結局與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之間的相關性。結果 觀察組中,38例(占90.48%)產婦的胎盤及臍帶發生病理改變,其中5例(占11.91%)絨毛發育不良,11例(占26.19%)胎盤形態異常,18例(占42.86%)胎盤過大,19例(占45.24%)臍帶血管堵塞,22例(52.38%)絨毛血管擴張,33例(占78.57%)絨毛纖維蛋白壞死,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結論 臨床醫護人員應將孕產婦妊娠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及時找出,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并加大對孕產婦的健康教育力度,在減少胎兒不良結局的基礎上,充分促進分娩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胎兒;不良結局;妊娠合并癥
中圖分類號:R714.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9-0087-02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我國對出生人口素質及健康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們對優生優育也愈發重視[1]。如何做好妊娠管理是圍生期保健的核心,其目的不但要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圍生兒病死率,及時發現高危孕婦并進行專案管理,防止妊娠相關合并癥及并發癥發生,有效地保障母嬰安全及健康。使胎兒不良結局的發生率降至最低,已成為醫療工作者面臨的一項嚴峻問題[2]。基于此,本文以出現胎兒不良結局的42例產婦為例,將其臨床資料與胎兒正常發育的產婦進行對比,并對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與胎兒不良之間的關系展開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分娩并出現胎兒不良結局的42例產婦為觀察組,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26.4±2.2)歲;孕周:<28 w有3例,28~37 w有30例,>37 w有9例,平均孕周(36.5±3.8)w。依照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來診斷產婦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3]。另選取同期胎兒健康發育的42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26.8±2.5)歲;孕周:<28 w有2例,28~37 w有29例,>37 w有11例,平均孕周(36.7±4.1)w。兩組產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接受胎盤及臍帶的病理學檢查。
1.2方法
有下列情況中的一項則可判定為胎兒不良結局:死胎、死產、新生兒死亡、小于胎齡兒、新生兒窒息、圍產兒畸形、對出現不良結局的胎盤及臍帶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并對癥進行分類[4-5]。其中,胎盤因素主要包括胎盤早剝、胎盤中植入、前置胎盤等,臍帶因素則包括臍帶扭轉、打結、單臍動脈以及臍帶脫垂等。
1.3統計學處理
采取SPSS 21.0軟件分析包對文中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則用n(%)表示,用?字2進行檢驗。P<0.05,表明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中,38例(90.48%)產婦的胎盤及臍帶發生病理改變,其中,5例(11.91%)絨毛發育不良,11例(26.19%)胎盤形態異常,18例(42.86%)胎盤過大,19例(45.24%)臍帶血管堵塞,22例(52.38%)絨毛血管擴張,33例(78.57%)絨毛纖維蛋白壞死。對照組上述胎盤及臍帶病理改變的發生率則分別為2.38%(1/42)、4.76%(2/42)、4.76%(2/42)、7.14%(3/42)、9.52%(4/42)、7.14%(3/42),均顯著低于觀察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實驗結果顯示,在出現胎兒不良結局的觀察組中,絨毛發育不良、胎盤形態異常、胎盤過大、臍帶血管堵塞、絨毛血管擴張、絨毛纖維蛋白壞死等并發癥及合并癥的發生率均顯著高于胎兒健康發育的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下就觀察組中胎兒不良結局與產婦妊娠并發癥合并癥之間的相關性展開進一步探討。
觀察組中17例出現畸形胎兒,對其胎盤展開觀察,8例出現胎盤過大,12例出現絨毛血管擴張,這一結果表明,胎兒出現畸形與絨毛血管擴張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具體分析,當胎盤的絨毛血管發生擴張時,會引起絨毛不成熟、水腫充血,以及血管壁狹窄及壞死等,進而影響到胎兒對母體營養的有效吸收。當孕產婦出現此種病癥時,通常會娩出體質較弱的巨大兒,其不但容易出現低血糖及呼吸窘迫綜合征等,而且病死率也明顯高于正常胎兒[6-8]。
此外,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通常合并感染、產科出血以及抽搐等癥狀,大大提高了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發生率,導致其出生體重低于正常的標準,再加上孕婦病情加重,常常需要提早分娩而造成早產,對母嬰健康產生嚴重危害,是孕產婦和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當臍帶方面出現問題時,也可引起胎兒不良結局。具體分析,臍帶中動靜脈作為胎兒與母體間的血流通道,其管徑大小、血流速度、阻力高低與胎兒供氧血量緊密相關,當臍帶扭轉、纏繞時,胎兒與胎盤之間的血循環減少,一旦循環胎盤阻斷,胎兒容易猝死。胎盤病檢可見到絨毛梗死或發育不良,絨毛血管擴張,絨毛合體結節增生和臍帶血管阻塞等。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孕產婦在妊娠期出現合并癥及并發癥會使得胎盤發生系統性的病理改變,進而導致胎兒不良結局。因此,臨床醫護人員應仔細觀察孕產婦妊娠期的各項體征,并加大高危妊娠的監護力度,指導其定期接受產檢,依據血常規、陰道分泌物以及病毒等多種檢查,及時找出孕產婦是否發生感染,并展開積極的治療;同時,定期施行B超檢查,對胎兒的發育情況進行實時了解,及時發現畸形胎兒。當臍帶或胎盤在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的影響下發生病理改變時,其循環阻力會增加,醫護人員便可借助彩色多普勒來檢測臍動脈血流的波形值,并將其作為胎兒宮內安危的監測指標:當正常妊娠時,絨毛血管腔隨著孕周的增加而不斷增大,絨毛間隙內的組織則變薄,臍動脈舒張期的流速及胎盤血流也增加,這對胎兒的生長及發育是非常有利的;而外周阻力增加時,則表明舒張末期的血流速度降低了,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
綜上所述,對于出現不良結局的胎兒而言,一個胎盤可存在一種以上的病因疾病變,且臍帶及胎盤病理改變與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在此種形勢下,臨床醫護人員應加大對孕產婦的健康教育力度,并將孕產婦妊娠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及時找出,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在減少胎兒不良結局的基礎上,充分促進分娩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沈梅紅,彭久君.胎兒不良結局與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相關性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7(05):87-88.
[2]陳麗,宮曉玲.胎兒不良結局與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的相關性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03(25):4957.
[3]王紅光,葛秀芳.胎兒不良結局與妊娠并發癥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02):383-384.
[4]卓有珍,項燕.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對母嬰結局影響的前瞻性對比研究[J].吉林醫學,2013,34(19):3818-3819.
[5]陳振連.妊娠晚期羊水過少對妊娠結局及圍生兒的影響[J].醫藥論壇雜志,2015,(11):45-46.
[6]王靜.胎兒不良與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相關性分析[J].醫學信息,2014,(17):444-445.
[7]陳海艷.羊水過少與妊娠并發癥的關系及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143-144.
[8]陳小江.晚期妊娠羊水過少與妊娠并發癥的關系及對圍生兒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187-188.
編輯/張建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