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慶

摘要:目的 對比奧美拉唑與雷貝拉唑治療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按照隨機、均等原則將90例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為奧美拉唑組與雷貝拉唑組,均給予常規支持治療。奧美拉唑組與雷貝拉唑組分別給予奧美拉唑腸溶片和雷貝拉唑腸溶片治療。對比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及安全性。結果 治療后兩組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對應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后雷貝拉唑組評分遠低于奧美拉唑組(P<0.05);兩組臨床療效及總有效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奧美拉唑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稍高于雷貝拉唑組,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應用奧美拉唑和雷貝拉唑均能顯著改善癥狀,但后者癥狀減輕程度更為明顯,應當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膽囊切除術;膽汁反流性胃炎
中圖分類號:R6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9-0099-02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膽囊切除術后常見并發癥,利用膽囊切除術盡管可能完成膽道外科的治療,但是往往會損害胃黏膜,術后胃泌素分泌較術前明顯增多,引發膽汁反流,并且隨著胃黏膜的病理變化逐漸出現反流性胃炎[1]。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膽汁反流性胃炎在所有胃炎病例中構成比約為12.8%,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水腫、出血、糜爛等,可伴有惡心嘔吐、反酸、噯氣癥狀,嚴重影響胃部正常消化功能[2]。奧美拉唑腸溶片和雷貝拉唑腸溶片均是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反流性胃炎常用藥物,均屬于質子泵抑制劑,能夠抑制胃酸分泌,但是關于2種藥物在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鮮有報道。鑒于此,本研究特對90例此類患者開展對照試驗,旨在為臨床提供一種更佳的治療方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90例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納入者均行膽囊切除術,且于術后并發膽汁反流性胃炎,了解本研究內容和方法,均愿意積極配合。排除存在其它類型消化道疾病者,存在嚴重系統性病變者,罹患惡性腫瘤者,存在臟器功能不全者,存在奧美拉唑或者雷貝拉唑過敏反應者。按照隨機、均等原則分為奧美拉唑組與雷貝拉唑組各45例。奧美拉唑組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37~67歲,平均年齡(46.9±11.0)歲,膽汁反流性胃炎距膽囊切除術時間1~3個月,平均(2.0±0.4)個月;雷貝拉唑組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32~69歲,平均年齡(47.2±10.7)歲,膽汁反流性胃炎距膽囊切除術時間1~3個月,平均(1.9±0.5)個月。兩組數據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療法,包括飲食調整、調節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囑患者治療期間避免使用和膽紅素相近的食物。奧美拉唑組另給予奧美拉唑腸溶片(辰欣藥業股份,國藥準字H20083815)40 mg/次,2次/d,連續用藥1個月;雷貝拉唑組另給予雷貝拉唑腸溶片(山東新華制藥股份,國藥準字H20080683)10 mg/次,2次/d,連續用藥1個月。
1.3觀察指標
1.3.1治療前后癥狀評分 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后對癥狀嚴重程度評分,每項癥狀0~6分,總分即為癥狀評分,評分越高說明病情越嚴重。
1.3.2臨床療效 參照《現代胃腸病學》[3]將患者療效分為3個等級,其中將癥狀完全消失、胃鏡和組織學檢查全部恢復正常,癥狀評分改善≥80%為痊愈;將癥狀明顯緩解,胃鏡和組織學檢查基本恢復正常,癥狀評分改善≥20%為有效;將未達有效標準者記為無效。痊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
1.3.3安全性 將不良反應發生率作為評估治療方案安全性的重要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數據。癥狀評分組間和本組內比較采用LSD-t檢驗,臨床療效分布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法檢驗,總有效率和安全性組間比較采用?字2檢驗。若檢驗結果顯示P<0.05,則說明存在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癥狀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均較治療前對應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后雷貝拉唑組評分遠低于奧美拉唑組(P<0.05),見表1。
2.2臨床療效
雷貝拉唑組與奧美拉唑組臨床療效分布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且前者總有效率稍高于后者,但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2.3安全性
雷貝拉唑組頭暈、口干、發熱各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奧美拉唑組頭暈、發熱各有2例,口干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11%。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字2=0.137,P=0.711)。
3 討論
根據既往研究推測,膽囊切除術后并發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機制可能由于手術對胃黏膜造成的損害與膽囊功能減弱甚至喪失導致的排泌功能紊亂引發膽汁反流性胃炎。此類患者主要治療目標是抑酸、修復胃黏膜、增強胃部功能等[4]。常規療法能對其產生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仍需要給予針對性干預,才能促進病情快速康復。
奧美拉唑與雷貝拉唑均是胃腸道疾病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其中后者屬于新型藥物,不僅能夠改善胃腸道動力,還能夠對胃黏膜發揮顯著的保護作用,在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療中更能夠顯著減輕臨床癥狀。奧美拉唑能夠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且該藥物起效快、藥效持久、安全性高。因此,在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療中各有優勢,在臨床實際操作中應當依據患者的具體、綜合情況選擇適當的藥物。本研究中,雷貝拉唑組治療后癥狀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和奧美拉唑治療后,說明雷貝拉唑腸溶片在減輕膽囊切除術后并發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癥狀方面更具優勢。但是兩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和安全性均相近,說明奧美拉唑也是一種理想的選擇。
綜上所述,在膽囊切除術后并發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療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奧美拉唑或者雷貝拉唑,均可以顯著減輕癥狀、改善療效。
參考文獻:
[1]康薇,趙淑艷,溫如臻,等.奧美拉唑聯合鋁碳酸鎂治療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5(34):55-56.
[2]杜志永.奧美拉唑用于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1):4274-4275.
[3]管正鼎.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7):105-107.
[4]陶金華.雷貝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7):94-96.
編輯/王海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