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云
摘 要:我國是世界能源生產與消費大國,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發電國,但是我國的發電結構中火力發電的比重遠遠高于水電、核能、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的比重。因而,隨之不合理的發電結構,我國在能源與環境這一問題上就更加迫切去尋找突破口。利用光伏發電系統來促進供電產業的發展,不僅安全可靠,沒有污染排放外;不受資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以利用建筑屋面的優勢。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要注重從多方面去分析,注重從價值鏈的角度去分析,要注重采取適當的經濟效益評估的方法。
關鍵詞:光伏;發電;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TM615 文獻標識碼:A
當今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是很大的,化石能源的消耗與日俱增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甚至是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國在太陽能這一儲量最為豐富的清潔可再生資源的開發還沒有深入,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想要真正利用好我國的大部分國土面積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就要重視發展光伏發電產業。
1.關于光伏發電系統的概述
光伏發電系統主要有獨立光伏發電系統、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首先,獨立光伏發電系統主要負責邊遠地區的光伏發電,比如農村地區的光伏發電,它有一個優點是能離網光伏發電。其次,并網光伏發電主要分為帶蓄電池的并網發電系統和不帶蓄電池的并網發電系統,能通過并網逆轉器把其產生的直流電轉換成符合要求的交流電輸入到公共電網。帶蓄電池的并網光伏發電的優點在于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靈活選擇要不要接入公共電網。最后,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往往是用來滿足特定的客戶需求的,靠近客戶配置小的光伏發電系統。光伏發電系統的能源質量高,建設周期比較短,采取能源花費的時間也比較短,使用者比較容易接受。但是,光伏發電系統在利用太陽能發電的時候,需要用到太陽能電池板,而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點。還有,太陽能電池板獲得的能源跟隨四季、晝夜的變化而變化。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受以上這些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
2.關于我國光伏發電運營模式
在我們國家,在光伏發電的投資上,因為投資大,往往需要參與的投資主體也比較多,而且我國在光伏發電的運營模式上還有很大改善。我國的光伏發電的運營模式往往分為3種,即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統購統銷模式、自發自用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就是指當光伏電站有多余的電量時可以賣給相關電網企業,如果光伏發電系統所發的電量滿足不了用戶需求時,那么電網企業就應該向用戶正常供電。政府往往會對統購統銷模式進行相應的補貼,統銷統購模式主要是讓投資方投資與運營光伏發電系統,且要并入輸電電網。這種模式不僅有利于電網的安全運行,還有利于電網企業實施分時計價,方便計量發電。自發自用模式的光伏發電系統的投資建設往往是用戶自己,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量要優先供用戶所用,如有用不完的才按照相應價格賣給電網企業,同時也獲得政府的補貼。總而言之,這3種模式都是政府扶持和鼓勵的,都會受到政府的補貼。在進行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的評估時,要充分考慮好這3種模式。
3.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原則的確立
首先,要知道不一樣的考察對象其經濟效益有正負之分,在進行經濟效益評估的時候,為了得到總的經濟效益要對正負效益進行嚴格的統計。其次,正向經濟效益主要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所產生的直接效益,因為光伏發電減少了碳的排放,所以正向經濟效益還應該算上減少治理碳排放的錢。再次,反向經濟效益主要用來計算光伏發電系統所消耗的成本,比如接入系統的費用。最后,在進行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時,還應該認真考慮光伏發電系統的網損變化,以及投資資金的時間價值,要在采用“復利”的基礎上去進行現值與年值的轉換。
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還要綜合考慮項目的設備、土建、業主等費用,要綜合考慮項目的盈利能力、運營能力以及償還能力。項目的盈利能力即是通過這個項目盈利水平的高低來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而項目的運營能力主要是看項目充分利用自身資產新創造財富的能力,要盡可能使該項目在一定時間內盡量生產更多的產品,獲得盡量多的利益。項目的償還能力是指在項目的壽命周期內資產,特別是現金資產對于債務的償還能力。在進行經濟效益評估的時候,通過以上這些經濟效益評估原則,才能更好的進行經濟效益評估。
4.關于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
4.1要多方面分析光伏發電系統的價值
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要注重從多方面去分析,注重從價值鏈的角度去分析。因為我國的廣發發電產業正處于初期階段,技術水平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硅原料和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國外,這使得我國出現市場容量不足以及原料不足的局面。我國重視到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所以對光伏發電進行相應的補貼。自發自用以及統銷統購模式運營的光伏發電系統,往往都會受到國家相應的補貼,即自發自用的運營模式往往是按照當地的火力發電電價去收購光伏發電系統多余的電量,并且給予相應的固定補貼。由此可見,在對光伏發電系統進行經濟效益評估的時候,要從多方面去評估,要充分考慮電費計價方式、用戶用電負荷、光伏發電系統的運營模式等等,在進行評估時,不能馬虎。
4.2明確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流程
首先,要確定光伏發電實施的區域,進而確定光伏發電機容量,還要了解所確定光伏發電實施區域的太陽能資源狀況,其次,要慎重考慮光伏發電系統的3種運營模式,即統銷統購模式、合同能源模式、自發自用模式,通過分析模式的可行性來確定光伏發電接入方案、用戶配電網方案、邊界條件以及計算參數,同時還要了解相關政府的光伏補貼方式。再次,根據以上信息來計算各運營模式下的成本構成和收入構成,還要計算全壽命周期總成本現值以及全壽命周期總收入現值,進而計算出各模式下的收益/成本的比值。最后,按照這樣的經濟效益評估的流程進而評估相關各方案的經濟效益。而評估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時,可以采用敏感分析法以及凈現值法。所謂的敏感分析法就是指通過分析項目的影響因素來確定對項目經濟效益有重要影響的敏感因素。通過引入敏感度系數,進行模型計算來分析測算相關敏感因素對項目經濟效益的影響程度。凈現值法是指架設市場理性的條件成立,即光伏發電的目標是追求收益最大化;在這種前提下來考慮凈現值。從而通過相關計算來計算出初始投資以及壽命周期內第i年的資金流出量以及資金流入量。相信按照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流程來進行評估,才能真正有利于提高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促進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
結語
本文由淺入深的來探討光伏發電系統經濟效益的評估,近些年的光伏發電的發展,面臨著諸多的問題,還需要政府的補貼與扶持,還不能比較獨立的參與市場競爭。面對這種現狀,就要做好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只有做好了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評估,才能真正促進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使其真正能夠獨立的參與市場競爭,進而為優化我國的能源結構以及環保貢獻出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呂忠,蘭飛飛,曲娟,等.太陽能發電示范基地的光伏發電試驗及效益分析[J].氣象水文海洋儀器,2011,28(4):106-108.
[2]龔道仁,陳迪,袁志鐘.光伏發電系統碳排放計算模型及應用[J].可再生能源,2013,31(9):1-4.
[3]曾鳴,呂春泉,田廓,等.智能電網對低碳電力系統的支撐作用[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1,35(23):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