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淑蓉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干預在陰道炎護理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86例陰道炎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43例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43例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干預,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出對照組83.72%。結論 對于患有陰道炎的患者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給予健康教育護理,對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和降低疾病的復發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健康教育干預;陰道炎;常規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9-0151-02
本次實驗通過對選取的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86例陰道炎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健康教育干預,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以分析健康教育干預在陰道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6例陰道炎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3例。實驗組中,年齡23~48歲,平均年齡(34.2±2.9)歲,病程3~17個月,平均病程(8.2±3.9)個月;其中細菌性陰道炎13例,念珠菌性陰道炎17例,滴蟲性陰道炎10例,老年性陰道炎3例;已婚23例,未婚20例。對照組中,年齡20~46歲,平均年齡(33.7±2.3)歲,病程3~19個月,平均病程(8.6±3.9)個月;其中細菌性陰道炎13例,念珠菌性陰道炎16例,滴蟲性陰道炎11例,老年性陰道炎3例;已婚22例,未婚21例。兩組患者的婚姻狀況、病程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上不存在任何明顯的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婦科檢查、陰道分泌物培養檢查、藥物過敏實驗檢查以及電子陰道鏡檢查。
1.2.1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檢查結果以及身體狀況記錄患者的臨床用藥情況。
1.2.2實驗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干預。
1.2.2.1收集健康狀況信息 患者入院后,醫護人員應當熱情接待,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客觀真實的收集患者病史、生活方式、衛生習慣,膳食結構等相關健康狀況信息。
1.2.2.2健康狀況評估 根據采集的信息準確有效的評估患者目前的健康狀況,正確分析引起陰道炎的高危因素。
1.2.2.3建立健康檔案 對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提供健康狀況跟蹤與服務,通過短信、電話、互聯網郵件等方式跟蹤患者執行健康管理計劃的情況。
1.2.2.4健康干預方案的制定及實施 對于急性炎癥期的患者,應盡量臥床休息。合理膳食,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食物,盡量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合理運動提高機體抵抗力;保持外陰清潔干燥,不過度清洗陰道,盡量穿透氣的內衣褲,勤更換,并用開水燙洗或紫外線暴曬;注意經期衛生,選舒適的無過期綿柔衛生巾、少用護墊;健康的性生活,固定性伴侶,經期、炎性期禁止同房;不濫用抗生素等。陰道炎患者常因長反復發作、疼痛、瘙癢等原因引起患者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甚至對治療失去信心。醫護人員應以熱情的態度與病員交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陰道炎的臨床治療方法,強調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樹立信心。臨床護理:教會患者準確配制藥液,陰道灌洗和坐浴的方法。清洗用物及坐浴用物,使用前后應用開水燙洗,一次性用物不能重復使用。
1.3觀察指標
陰道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評估標準[3]:治愈:患者陰部瘙癢、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顯示各項數據恢復正常水平;顯效:患者陰部瘙癢、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有明顯的好轉,實驗室檢查顯示各項數據與治療前相比有明顯的改善;有效:患者陰部瘙癢、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好轉,實驗室檢查顯示各項數據與治療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無效:患者陰部瘙癢、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沒有好轉,實驗室檢查顯示各項數據沒有明顯改變。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字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陰道炎具有反復發作性,應對患者衛生習慣、飲食習慣等進行健康教育,消除引起陰道炎久治不愈和復發的影響因素,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應,改善復發情況[1-2]。陰道炎患者往往由于病情反復,病程長,對臨床治療抱有的希望較大,因此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會出現緊張、焦慮、煩躁等情緒[3],醫護人員在患者入院時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熟悉患者病情,與患者多溝通,使其樹立信心,堅持治療。及時解答患者的問題,緩解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心理障礙;由于陰道炎治療藥物用法的特殊性,醫護人員應耐心教會患者清洗外陰、陰道的方法以及陰道用藥的方法;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生活中穿寬松柔軟、透氣性良好的棉質內衣褲,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勤更換,內褲應做燙洗暴曬等消毒處理[5]。及時消毒,防止發生交叉感染。本次實驗發現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均取到一定的臨床治療效果,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83.72%。實驗組有5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有10例出現不良反應,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于患有陰道炎的患者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給予健康教育護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衛生習慣,對控制疾病的發展,提高臨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的復發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譚海杰.健康教育干預在陰道炎護理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10(13):155-156.
[2]姜忠敏.健康教育干預應用于陰道炎護理中的臨床療效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7(92):171-174.
[3]王梅.健康教育干預在陰道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03(17):155-156.
[4]鄒富梅.婦科門診陰道炎護理健康教育干預效果探析[J].醫學信息,2014(28):81.
[5]李環宇.門診婦科陰道炎護理健康教育干預效果的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7):246-247.編輯/張建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