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要:目的 討論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的涂片制作及巴氏染色過程,出現的影響涂片質量的因素。方法 對1742例甲狀腺FNA涂片,采用巴氏染色法染色后鏡下觀察結果。結果 鏡下可觀察到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核和胞漿均呈藍綠色,易區分。細胞核毛玻璃結構,核溝、核內包涵體等可見。結論 甲狀腺FNA涂片涂片后一定要及時固定,否則易腫脹變形,不易診斷。染色時需準確把握蘇木素染色時間,鹽酸酒精分化時間,才能使染色后胞核與胞漿著色分明,易區分。涂片固定時間過久、鹽酸酒精濃度過低,穿刺時出血較多、涂片過厚等都會影響紅細胞著色。
關鍵詞:甲狀腺FNA;細胞學涂片;巴氏染色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9-0176-02
甲狀腺FNA,是一種安全、快速的檢查手段,對于患者的創傷小,且對甲狀腺疾病性質的診斷準確性高[1-2]。經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US-FNA),還可對微小結節進行穿刺[3],有助于病變的早期發現、合理治療。而對甲狀腺疾病的明確診斷需要依靠病理學,因此,提高甲狀腺FNA涂片的質量,對于甲狀腺疾病性質的診斷至關重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6年本科室甲狀腺FNA行細胞學檢查的病例為研究對象,共有1742例被納入本研究。納入標準:經B超檢查需進行甲狀腺FNA病例;患者及家屬同意或要求行甲狀腺FNA細胞學檢查。男性408例,女性1334例;年齡14~84歲。
1.2 方法
1.2.1 甲狀腺FNA細針穿刺涂片經B超引導下進行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對穿刺出的組織進行抹片。組織盡量涂抹均勻,然后將涂片放入95%酒精中固定30 min。
1.2.2 巴氏染色先將涂片浸入75%的酒精溶液1 s左右,水洗后用蘇木素染液染色3~5 min,再放入1.5%的鹽酸酒精溶液中5~10 s,經水洗,再依次過75%、95%的酒精溶液約10 s,然后放入EA/OG溶液中3~5 min,染色后依次過95%的酒精溶液和無水酒精,最后浸入二甲苯溶液,濕封后鏡檢。
2結果
甲狀腺FNA細胞學涂片,經巴氏染色后鏡下觀察。可見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核呈藍綠色,胞漿呈藍綠色。膠質成紅色或藍綠色,紅細胞呈淡藍色或淡粉色,見圖1。
經統計195例甲狀腺細胞學涂片鏡下觀察到濾泡上皮成分較少。其中164例無法準確診斷,需進一步檢查。22例診斷為甲狀腺囊性變,3例意義不明確的非典型性變,2例亞急性甲狀腺炎,1例嗜酸性變。濾泡上皮成分少可能與甲狀腺結節小,結節本身病變性質有關。在染色過程中,有少數涂片出現脫片現象,通常出現在膠質結節中。可能是由于穿刺出的膠質多,抹片時膠質較厚而引起的。
在巴氏染色過程中發現:涂片固定時間過久,如超過72 h;或使用濃度過低的鹽酸酒精溶液分化,會出現紅細胞著色明顯,見圖2。這些紅細胞會遮擋所需觀察的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進而影響診斷。蘇木素染色時間太短,胞漿和核不易區分;染色時間過長,胞核著色深,無法觀察核溝和核內假包涵體。通過鹽酸酒精的分化,可有效分化胞核蘇木素著色,淡化涂片中EA/OG液對紅細胞著色。
3討論
甲狀腺FNAC是細胞病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診斷結果與組織學診斷結果符合率較高[4]。一些微小乳頭狀癌病例,由于術后大體標本取材未取到穿刺時相應的部位,而導致其診斷結果與細胞學結果不符。通常,影像學檢查無法明確甲狀腺疾病的性質,而甲狀腺FNAC對于鑒別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和敏感度[5]。但是,甲狀腺FNAC對于濾泡性腫瘤良惡性無法鑒別。故影像學檢查結合病理診斷,可以更有效、準確地確定甲狀腺疾病的性質[6]。
在所有甲狀腺FNA涂片中,有195例甲狀腺細胞學涂片中濾泡上皮細胞含量較少,其中的164例無法診斷。這與操作者的穿刺技術,以及結節的大小、位置等因素有關[7]。手無法觸及的微小結節,經超聲引導下可準確定位。一些出血皺縮的甲狀腺結節,穿刺出的組織量相對較少,也會出現細胞涂片中濾泡上皮成分較少的情況。
此外,有63例涂片鏡下可見血性成分,其中45例濾泡上皮成分少,無法明確診斷,僅8例為甲狀腺出血囊性變,鏡下可見組織細胞。對于無法明確診斷的病例,我們不能排除血液成分遮擋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而導致觀察到的細胞量較少。抑或穿刺時出血而影響了穿刺出的細胞量。經過巴氏染色,絕大部分的紅細胞在鹽酸酒精溶液的影響下,著色較淡。但出血囊性變的結節,或者結節周圍血供較豐富時,穿刺時易引起出血。當穿刺的血液成分過多,涂片較厚時,鹽酸酒精溶液對紅細胞著色的淡化不明顯。
染色時,蘇木素染色一般3~5 min,染色后的核漿易區分,且毛玻璃結構、核溝、核內假包涵體明顯可見。若蘇木素染色時間過短,胞核和胞漿著色淺,不易區分;染色時間過久,核深染,核溝、核內假包涵體等病理特征不易觀察。經1%~1.5%的鹽酸酒精溶液作用后,紅細胞著色淡。但血液成分較多且涂片較厚,固定過久或者使用濃度較低的鹽酸酒精染色,紅細胞均正常著色,淡化不明顯。因此,穿刺后的涂片一定要及時固定,但不能固定時間過久。一般來說,經95%酒精溶液固定半個小時后即可進行巴氏染色,固定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8 h。染色時宜用1%~1.5%濃度的鹽酸酒精溶液,一般需分化5~10 s。鹽酸酒精濃度過高,引起所有細胞損傷。
總之,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涂片的質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穿刺的規范及準確操作,細胞涂片后的及時固定,巴氏染色時蘇木素染色時間及鹽酸酒精溶液的濃度和染色時間。在制片時,要及時固定、準確把握蘇木素染色時間和鹽酸酒精溶液分化時間,以平衡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核與胞漿的著色,有效地提高涂片制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馬騰,朱強,石文媛,等. 超聲引導下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對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價值[J].中國耳鼻喉頭頸外科,2015(10):507-509.
[2]陳婭婭,嚴赟,司徒明珠,等. 超聲引導下負壓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對甲狀腺結節診斷價值[J]. 現代實用醫學,2015(9):1232-1234.
[3]周偉,倪曉楓,葉廷軍,等.超聲引導下小于5mm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細胞學與超聲評估的應用價值[J].2014(1):7-10.
[4]陳茂勝.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應用[J].2016,10(18):1065-1067.
[5]韋明. 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診斷價值[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10):84-84.
[6]嚴佳梅,黃品同,游向東,等.超聲造影結合細針穿刺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4,23(3):222-226.
[7]鄔宏恂,張冰潔,臧亞萍,等.甲狀腺結節超聲引導下細針抽吸細胞學無法診斷結果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4(8):523-526.
編輯/李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