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蓮
中國分類號:G451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的不斷成長。
一、 薄弱“小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及分析
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國家的重大教育決策,而教育均衡的首要問題是師資力量的均衡。目前,貧困地區薄弱“小學校”的教師專業發展明顯滯后,解決不好這部分教師的專業成長問題,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就無從實現。
在我縣就普遍存在這樣的“小學校”:地處山區、交通不便且距所轄的中心校遠;學校師生人數少,教研力量單薄;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缺乏良好的教研氛圍,包括校園文化、平等的交流平臺、有效的同伴互助;缺乏專業引領,如各級教研人員的規范性指導、專家的講座等培訓;缺乏必要的支持,包括時間、資金、情感等。以上多方因素,促使這些學校在硬件條件得到改善的今天,教師在專業發展上仍受到很大困擾。具體原因分析為:
(一)、在這些“小學校”里,以新招聘的年輕教師居多,他們工資待遇比較低,學校生活條件又艱苦,還有個別青年教師把當前的工作作為臨時跳板,導致部分教師不能安心于自己的教學,造成專業成長不能有效推進;年齡稍大的教師則是家庭、學校同時兼顧,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學,并且他們對先進教學設備的操作能力差,同時外出培訓、學習交流的機會少,形成專業成長受阻。
(二)、國家對教育投資力度加大了,但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的制約,學校在制定發展規劃時,著重考慮的是硬件的改善,注重的是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師的內在發展需求,教師專業素養的培養,教師潛能的激發。
(三)、缺乏專業引領和專家指導。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生活條件艱苦,信息閉塞,留不住能起到專業引領作用的優秀教師,同時教學專家幾乎不涉足這些教學力量薄弱的“小學校”。
(四)、大山深處,網絡不暢通,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有困難。縣教師進修學校通過中小學教師繼教網組織的教師遠程培訓,有部分教師不能按期有效保質完成學習、發帖、撰寫研修日志、線下交流等學習任務,達不到遠程網絡培訓的預期目的。
二、幾點思考和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對于類似這樣的“小學校”,要想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須充分考慮其地域性和師資力量的特點,從以下四方面入手,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使他們在專業化的道路上快速成長。
(一)、激發教師的教育情感。教師的教學工作時刻伴隨著教育情感,要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必須激發他們的教育情感。首先,有關教育部門要考慮給予這些“小學校”更多的優惠政策。如:提高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增加外出學習培訓、交流機會,增加中高級職稱值數,并適當放寬職稱評定條件,實行教學教研量化考核等,以此激發教師的工作學習熱情,增知識,長見識,提素質,開放教師長期閉塞的教育思想。有了激情,教師們才能始終孜孜不倦地探索,挑戰自我,使專業成長成為教師內在的自我需求。相反,被動接受再多的教學理論、學科知識或教學方法,都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專業成長。其次,新教師上崗培訓時,除了教育理論、教學方法的培訓外,更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思想的灌輸,要求新教師對教育事業、對學生充滿熱愛,有堅定的教育理想信念。
(二)、組建學習型團隊,營造良好的讀書、學習環境和研討交流平臺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個終身學習、積累、探索的過程,是教師的各種能力、情感不斷成熟、不斷提升、不斷創新的過程,是教師自信心增強、教育教學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教師的見識增長了,視野開闊了,具有了精湛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理論知識,隨之而來的是教學品位的提升,專業成長的化蛹成蝶,繼而得到升華。
“小學校”交通不便利,教師各種外出培訓、學習交流機會很少,學校要創設條件為教師學習提供便利,建立教師閱覽室,網絡學習室。組建起學習型的教師團隊,在書本中學、在網絡中學、在實踐中學、相互學,“讓學習成為習慣”,形成濃烈的學習氛圍。
學校可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訂閱一份專業報刊、研讀一本理論專著,撰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且形成寫教育隨筆和教學反思的好習慣,喚起其自覺學習的積極性,讓教師在學習中豐富思想,積累知識,使專業成長在潛移默化中行進。并且適時地組織教師對學習、研究成果、心得體會進行交流,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相應的表彰。老教師可以向青年教師學習網絡技術,通過網絡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擁有更加廣闊的交流研討平臺。
(三)、在教學反思中提升素養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心理學家波斯納指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教師必須要密切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教學效果進行認真審視和分析反思,積極探索、解決教育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反思可以使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積累的經驗得到升華。教師在不斷“實踐——反思”的過程中專業知識得以積累,教學能力得到提高,這就是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更要具有反思的意識、能力和習慣,以形成自身的教學智慧。
一是反思教學,分析、評價自己教學活動的得與失,探索改進的方法;二是反思學生發展,分析、思考影響學生發展、能力培養的有利或不利因素;三是反思教師發展,分析影響自身發展、素質提高的主客觀因素。四是人際關系,思考影響構建和諧師生、同事關系的因素。反思是一名教師由稱職走向專業、由普通教師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必由之路。對于“小學校”的教師,客觀條件相對差一些,更要把教學反思作為專業成長的重要手段。
(四)、促進校際聯合,讓教師在合作互助的教研組織中共同成長
針對“小學校”教研力量薄弱的情況,應該促進校際之間的聯合,使“小學校”變成“大集體”。學校之間開展相互幫扶支持,加強教學教研活動的合作,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充分發揮區域性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共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破解農村學校普遍存在的教研力量薄弱、優質資源匱乏、缺失后勁的難題。
參考文獻:《中國教師報》、《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