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東珠
【內容摘要】傾聽是課堂的一種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方式,是師生相互尊重的體現,有助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理解歸納能力,發展學生的鑒別式思維能力,有助于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數學課堂從學會傾聽開始,教師要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探究有效傾聽策略,提高小學生有效數學傾聽能力。
【關鍵詞】傾聽 傾聽習慣 傾聽能力
中國分類號:G642.421
古人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是很有道理的。而對小學生來說,“聽”則顯得更為重要了。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種學習方式,“會聽”都是必要前提。因此,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學會傾聽。”這里所指的“傾聽”又比前面的“聽”要更深一個層次。“傾聽”現代漢語詞典上定義為“用心細聽”,即指細心聽、專心聽。它屬于有效溝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數學課堂中學生傾聽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生認真聽教師講授知識,克服自我中心;二是認真聽完同學的意見,尊重對方,不要打斷對話,千萬不要去深究那些不重要或不相關的細節而打斷人,不要急于評價對方的觀點,不要急切地表達建議,要讓對方把話說完,不要做小動作,不要走神。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呢?
一、明確目標,培養傾聽的心態
《教學大綱》明確規定了要培養學生具有“善于傾聽”的技能。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這不關他的事,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這部分學生應該干什么,告訴他們“聽”也是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會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我經常會說:“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得怎么樣?”“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答題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
二、優化情境,積極參與活動
兒童注意力轉移除了自身年齡身心原因外,很重要的是數學課堂教學對他的吸引程度。新課程提倡情境創設教學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創設既新穎又實效的教學情境,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的主動性才能充分發揮,學生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果教學是枯燥的,沒有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思維難免不集中。因此數學教師要靠自己教學的吸引力扭轉學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學的內在魅力抓住學生的目光。教師可以在課堂中以美麗生動的童話故事或學生熟知的動畫情節或有趣好玩的游戲活動為教學情境,以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習的欲望,使學生樂于傾聽。
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一位教師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在取經路上,孫悟空分西瓜給豬八戒吃。第一天,他把1個西瓜平均切成4塊,給豬八戒1塊。豬八戒很快就吃完了并埋怨:“1塊西瓜太少了不夠吃!”孫悟空說:“明天,再多分點,給你2塊。”第二天,孫悟空把1個西瓜平均切成8塊,給豬八戒2塊。豬八戒別提有多高興啦!他一下子又吃完了,還是不滿意地說:“2塊西瓜太少了不夠吃!”孫悟空又說:“明天,再多分點,給你3塊。”第三天,孫悟空把1個西瓜平均切成12塊,給豬八戒3塊,笑著說:“八戒,這3塊都歸你了。”八戒連忙道謝:“謝謝猴哥!”同學們你們猜猜看,豬八戒是不是吃得一天比一天多?
三、教給方法,學會傾聽方法
1.細化“聽”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認識比較模糊。老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2.發揮示范的作用
當學生在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決不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做其他事,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了可感的榜樣。
3.轉換學生的角色
教材中某些新知識有的學生已掌握,這樣的內容,我們就可大膽放手,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課,當學生的角色發生變化時,常會因新鮮感而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和關注。在教學中,我時常讓學生換位當“小老師”,如教學“一圖四式時,學生根據前面學的看圖列式能編出算式,我就讓多個學生發言,上臺當小老師,說一說自己編的算式”,同學們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認可,所以講得特別詳細,下面的學生聽得也非常認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冰嘗無華,相蕩而成漣漪,石本無光,相擊而發火花,只要我們去做有心人,一定能成為“蕩水、擊石”的高手。數學課堂不僅要關注傾聽,更要關注傾聽的實效性。讓學生在傾聽中沉思,在傾聽中體會,在傾聽中質疑,在傾聽中提升!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更加生動精彩!
【參考文獻】
[1]黃愛華.傾聽是一門失傳的藝術,黃愛華博客,2010年
[2]李政濤.傾聽著的教育--論教師對學生的傾聽,《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第7期
[3]教育部.《新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4]福建教育.《傾聽,打開教育的另一扇窗》,2010年A4期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