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卞瑞鶴 綜合整理
“農洽會”,砥礪奮進20年
本刊記者 卞瑞鶴 綜合整理
從1998年第一屆“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會”召開,到如今的“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農洽會”),彈指20年,這個為全國所注目的盛會,走過了一段意義非凡的歷程。
20年間,“農洽會”從當年的“馬路市場”成長為5A級“國字號”農產品加工業展會,從單一的農產品交易模式演進為技術、科研、資本、政策一體化交流協作平臺,從中原大地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2017年的金秋季節,河南駐馬店市又一次迎來“農洽會”,她帶著累累碩果,帶著億萬人民砥礪奮進的力量,完成了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檔升級,促進了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效,實現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
商賈云集,5A級展會魅力四射
9月13日,第二十屆“農洽會”隆重召開,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團參會。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等43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負責人,以及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等38家商會、協會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并發布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
本次“農洽會”參會代表團172個,參會企業5000多家,其中國內外500強企業20多家。參會客商和專業觀眾超過3萬人,其中境外嘉賓500多人。上海冠生園、河北君樂寶、臺灣徐福記等近300家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家樂福、沃爾瑪、大商新瑪特等30多家知名連鎖超市負責人參加會議。

第二十屆“農洽會”重點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最讓人引以為豪的是,今年 7 月,“農洽會”已被農業部評為國家5A級展會,成為農業部舉辦的4個5A級農業展會之一,也是全國地市級舉辦的唯一的5A級農業展會。
“本屆‘農洽會’規模、層次、效果突破往屆,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信息化程度也得到進一步提升。”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相關負責人蔡力介紹說,展會對展區進行了科學規劃布局,設立了綜合展示區、農產品食品機械裝備展示區、境外與港澳臺展示區、農產品展示和貿易區、科研成果展示推介等展區,總展出面積近3萬平方米,內設國際標準或特裝展位2500多個,來自境內外4900多家企業參展。
駐馬店市市長陳星介紹,本次會議主要有8項內容:一是農產品加工業重點項目發布、洽談和簽約,二是優質農產品展示和貿易,三是農產品加工業科研成果展示推介、項目發布和簽約,四是參展產品評定及品牌培育,五是國際合作交流活動,六是農產品推介及采購項目簽約,七是中國農加工洽談會20周年成果展示活動,八是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區建設論壇。

河南“三品一標”展臺前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
“三品一標”完美首秀
本屆“農洽會”,河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受邀在產品貿易區特設河南“三品一標”展區。此次參展“三品一標”企業規模龐大,產品數量空前、門類齊全,展區面積達1300余平方米,展出產品達500余種,涵蓋了糧油、果蔬、茶葉、食用菌、酒類、飲料、面制品、畜禽產品、調味品和休閑食品等10大類。
來自河南省的130家“三品一標”企業、580余“三品一標”人組成的河南“三品一標”展團亮相天中大地,首秀“農洽會”。
由于河南“三品一標”工作系統組織得力,持證企業響應積極,參展產品“高大上”,“三品一標”專業展區受到蒞會領導、廣大市民、國內外客商及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普遍稱贊。參展企業現場銷售額達70余萬元,現場簽約額3000多萬元,達成意向購銷和擬合作項目協議2.13億元。
在現場,鳳泉薄荷大師、賢峰茶仙子、潘根記山藥姑娘、帝旺花菇姐姐、奔健粉條妹妹、王屋山石匣醋師傅。紅峰山藥大叔、悅豐葡萄哥、富強葡萄哥、曹鎮大米哥、小相菊花兄弟、盛康鹵蛋兄弟和雙圓鴨蛋兄弟等一批品牌宣傳達人在展會上活躍非凡,為宣傳推介“三品一標”品牌添彩良多。
這次首秀,不僅集中展示了河南“三品一標”新成果、新形象,也為“農洽會”注入了一波清流。尤其是“助品牌騰飛,促供需結緣”的辦展理念和“打造綠色中原,享受綠色生活”的展示主題首現“農洽會”,不僅點亮了“農洽會”宗旨,也助推“農洽會”更上新臺階。
國際范兒足,特色產品閃耀全場

展會上讓人耳目一新的有機蔬菜種植模式
與往年相比,本屆“農洽會”國際范兒十足,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歐盟駐華代表和德國、愛爾蘭、羅馬尼亞等國家的10多名駐華使館官員,“一帶一路”沿線9個國家的32名嘉賓,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等37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277家企業參會參展。這不僅顯示出本屆“農洽會”更加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也顯示出境外資本對中國農產品的青睞。
本屆“農洽會”還邀請了國內農產品加工業領域知名專家,開展了產品評定活動。產品評定權威性高,影響大。共有15個省(區、市)285個企業的577個產品參加評定,評定產品共分為糧油、畜禽及水產、果蔬等四大類。經過來自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的13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組認真評審,共評出金獎30個,優質獎142個。金獎產品中,糧油制品類13個,畜禽及水產品類3個,果蔬制品類4個,其他類10個。與去年相比,參評企業增加67家,參評產品增加124個,金獎增加4個,優質產品獎增加14個。產品評定的權威性、精準性和知名度達歷年最高。
順應時代性,實現合作共贏
今年的“農洽會”新增了農產品食品機械裝備展示,結合原有的產品、技術展示,初步構建了“產品—技術—裝備”展示體系。
在各項機械裝備展示方面,重點展示了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裝備、新技術、新產品,突出了創新、綠色主題,提升了展示的整體性、新穎性、時代性。
在境外與港澳臺地區展示區,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突出“一帶一路”地區展示,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合作,釋放國際農產品加工合作共贏紅利。同時,成功舉辦了20周年成果展,全面展現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歷程,展示了新水平,展望了“農洽會”的辦會前景。
除此之外,今年的“農洽會”在豐富完善原有活動的基礎上,還舉辦了“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區建設”論壇,圍繞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業和都市生態農業,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實現生產要素集聚優化,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協同發展等內容,開展研討交流。
最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洽會”還加大了對貧困地區,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優質綠色產品的展示、展銷支持力度,為貧困地區免費搭建展臺、提供免費食宿,并幫助其宣傳推介。在產銷對接活動中,優先安排四川、貴州、新疆、湖北等貧困地區開展項目推介活動,促進農企對接、農超對接,積極引導貧困地區利用特色農產品優勢,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